一、變速器的常見故障
1.自行脫擋:變速器自行脫擋的主要原因有:齒輪端面磨損,形成錐面,工作中產生軸向推力;掛擋不到位,齒輪嚙合長度過短;定位鋼球損壞、彈簧折斷或疲勞變軟,定位銷折斷;撥叉與撥叉槽磨損;撥叉松動等。應更換損壞的定位鋼球、彈簧、定位銷;堆焊撥叉、齒輪,必要時更換新件。
2.掛不上擋:變速器掛不上擋的主要原因有:撥叉松動或變形,變速桿彎曲變形,撥叉軸卡滯,自鎖機構、互鎖機構卡滯(如孔內油泥過多),滑動齒輪與花鍵軸配合過緊或有毛剌,變速器蓋螺栓松動,軸承損壞,殼體變形等。應予校正彎曲變形件,修整毛刺,清除油泥污漬,更換損壞件。
3.亂擋:變速器發生亂擋故障的主要原因有:定位銷、定位鋼球與彈簧失效或折斷;變速桿端部與撥叉槽磨損過甚,變速桿端部滑出撥叉槽;互鎖裝置失效等。應堆焊磨損的變速桿,更換自鎖和互鎖裝置。
4.噪音:變速器產生不正常噪音的主要原因有:齒輪齒側間隙過小或因嚴重磨損以致間隙過大,滾動軸承磨損損壞,變速器內缺油等。對于齒側間隙過小,若噪音不十分嚴重,可不予處理,待運轉一段時間后故障現象會消失;若齒輪及軸承嚴重磨損或損壞,則應予更換;齒輪油不足時應添加。
二、變速器重要零件的修理
1.齒輪的修理:變速器齒輪常見的缺陷有:齒側和齒端面磨損、齒面剝落、輪齒折斷、齒圈松動或破裂等。修理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下列不同的修復方法:
(1)換向法。左右對稱的齒輪在出現單面磨損后,可將其左右齒輪調換位置或翻轉180°繼續使用。(2)鑲齒法。變速器齒輪中如果負荷小、轉速不高的齒輪出現了斷齒,可將斷齒的齒根部位刨出或銑出燕尾槽,并以一定的過盈量壓入新齒坯,經焊牢后整形可繼續使用。(3)鑲齒圈法。若變速器上的塔形齒輪某部位出現輪齒磨損超限,可先將其退火,車去該部的全部輪齒,另制一個齒圈壓裝在車去的輪齒處,為防齒圈松動,可用電焊在接合處點焊,或沿圓周鉆孔用穩釘固定。(4)堆焊法。若變速器齒輪的個別輪齒折斷或齒面、齒端磨損超限,可先用汽油將齒輪表面的污物、銹漬除盡,使其露出金屬光澤,再進行堆焊,然后經機械加工整形再經回火處理后可繼續使用。
2.變速器殼體的修理:(1)軸承座孔的修理。當軸承座孔磨損過度時,可用鏜孔鑲套法修復。鑲套時先將套的外徑尺寸加工好,壓入座孔內,再將套的內徑鏜至標準尺寸即可使用。應注意的事項是:各軸孔的圓柱度偏差應小于 0.03毫米;同時,兩座孔的共同軸心線與加工后表面的垂直度偏差在100毫米長度上應小于0.05毫米,不同軸各孔中軸線平行度偏差在全長上應小于0.06毫米。(2)殼體裂紋的修理。變速器的殼體出現裂紋時,可采用補板、焊補或膠補法修復。補板時,先沿著裂紋在裂紋的兩邊對稱鉆幾個直徑4.9毫米的孔,攻M6螺紋,找一塊3毫米厚的鋼板,墊在變速器殼體的裂紋上,并在殼體上新鉆螺孔的對應位置鉆直徑6.5毫米的孔,墊上石棉墊,用M6×1.0的螺釘將鐵板與殼體固定。焊補時,可先在殼體裂紋的兩端鉆直徑3.5毫米的止裂孔,然后沿著裂紋開V形坡口,再用鑄鐵焊條冷焊。膠補時也要先鉆止裂孔,開V形槽后再用環氧樹脂膠粘貼。
(安徽省桐城市農機校 疏澤民 郵編:2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