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劍虹
電子閱讀者的數量將會持續上升,這在對傳統紙質閱讀造成強烈沖擊的同時,也使得我國電子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因此,對讀屏時代背景下電子書發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大眾媒介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尤其是電子媒介和網絡媒介的豐富與發展,加速了讀屏時代的到來,很多閱讀者已經成為“讀屏控”,或者正在經歷從“讀紙”向“讀屏”的轉變,電子閱讀者的數量將會持續上升,這對傳統紙質閱讀造成強烈沖擊的同時,也使得我國電子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因此,對讀屏時代背景下電子書發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讀屏時代閱讀的主要特征
(一)讀者的注意力由散變聚
在讀屏時代,信息的傳播關鍵在于對受眾注意力的吸引,因為在傳統媒體時代,受眾的注意力始終是富裕的,但是在以電子和網絡為主的新媒體時代,受眾的注意力卻變得非常的零散,多被條塊分割或者成為稀缺資源。而隨著多屏互動讀屏時代的到來,技術上的進步與應用提高了信息的重聚效應和傳播速度,便于信息的共享,從而使得電子書的讀者能夠實現注意力從分散化向聚合化的轉變,使得讀者對信息更具主動權和控制權,閱讀過程中信息的傳遞、獲取也變得更有效率和更加準確,凸顯“讀者中心”的閱讀地位。
(二)閱讀信息的獲取呈現多維化、立體化
在讀屏時代,基于多屏互動的主要特征,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大大提高了人機交互、人屏交互的幾率,使得閱讀活動變得更具個性化、人性化和便捷性。尤其是在三網融合的大背景下,隨著智能化移動終端的不斷增多,觸屏閱讀中的人機交互使得信息的傳播變得更具直觀性、及時性、娛樂性和高參與度,閱讀信息的獲取也可以實現多維化和立體化,讀者對信息的接受、理解、保存和記憶變得更加便捷、高效,在拓展電子書閱讀渠道的同時,也使讀者在閱讀活動中變得更加主動和隨意。
(三)讀者被重新的分化組合
在讀屏時代,因“屏”而聚的讀者越來越多,讀者不僅僅是注重閱讀過程中的體驗,他們還勇于做時代的領先者和趕潮流者,但正是基于對“讀屏”的認同感,傳統讀者和網絡讀者被重新的分化、組合,越來越多的閱讀相關者可以及時溝通、分享閱讀感受。同時,“手機控”“電腦控”等閱讀相關者也在不斷地轉化和融合。
二、電子書的閱讀現狀與發展困境
(一)電子書的閱讀現狀
近年來,我國的電子書閱讀率實現了快速的增長,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國內網上的閱讀率為3.9%,2009年國內網上的閱讀率為25.6%,2012年的國內網上的閱讀率上升到了41.7%,電子書的閱讀人數更是達到了2.95億人。 截止目前,我國已經有接近20%的網民養成了通過互聯網閱讀時事新聞的習慣,16%的人群養成了電子閱讀的習慣,而且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讀者將閱讀的注意力轉移到電子書上。
以2010年為例,在我國的電子書市場上,數字圖書館、收費閱讀、手機閱讀、專用手持終端閱讀銷售收入分別達到了12260萬元、11350萬元、61430萬元和1317萬元。尤其是在運營商的支持和帶動下,手機閱讀的市場份額實現了快速的增長,而且個人市場份額已經遠遠超過了數字圖書館的市場份額,這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電子書行業的發展前景。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
圖1 2010年各個類型電子書的銷售收入比例
(二)讀屏時代電子書面臨的發展困境
在讀屏時代背景下,電子書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但是也同樣面臨著很多發展難題,具體說來,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電子書的閱讀工具和閱讀軟件的成本較高,而閱讀工具的價格往往又決定了電子書文字的顯示效果,尤其是對于那些具有特殊閱讀操作功能的電子閱讀工具,價格是很多普通閱讀者所難以承受的。
2. 電子書的版權問題也是制約電子書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一方面,電子書一般都設置了相應的版權限制,但是由于我國的相關立法工作還不完善,容易被他人盜版和復制。同時,也存在很多紙質圖書被違法掃描成電子書進行銷售的情況,不僅侵犯了紙質圖書的版權,也不利于電子書行業的規范化發展。
3. 網民的閱讀習慣也是制約電子書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2010年9月第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的結果顯示,我國的很多網民還是傾向于傳統的閱讀方式,如圖2所示:習慣于紙質圖書閱讀的占到了63.8%,傾向于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等電子閱讀方式的只占34.4%,還有一部分讀者習慣于二者相結合的方式,即網上打印下來閱讀的讀者占1.7%。 2011年9月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的結果顯示,相關數據有了一些變化,紙質圖書閱讀的比例占75.3%,11.8%的國民更傾向于“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傾向占比9.4%,有2.5%的人習慣“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還有1.0%的國民“習慣從網上下載并打印下來閱讀” 。
很多讀者之所以排除電子書的閱讀,除閱讀習慣方面的因素外,還與電子書的質量、閱讀過程的舒適度、閱讀器的限制以及讀者的信息化素質等有很大的關系。
4. 目前的電子書市場,還面臨著電子書格式不統一方面的技術難題,其中主流格式主要有TXT、PDF、CAJ、EXE、DOC等,但是有些電子書的文件格式可能與電子閱讀器無法實現相互兼容,這就形成多種電子書格式需要多種電子書閱讀軟件或閱讀設備的格局,不利于電子書行業的推廣與發展。
5. 電子書閱讀者的低齡化和低付費愿望。對于電子書的閱讀者而言,基本呈現出低齡化的特征,而且與學歷水平的高低呈現出反向比例關系。以手機閱讀為例,目前閱讀者呈現出低齡化、低收入的特征,這是因為電子書供應商提供給手機閱讀者的產品主要是網絡小說等低端產品,面向的閱讀群體也主要是工人、服務員、學生等低端手機用戶,他們的整體消費能力非常有限,所以讀者的付費愿望也非常低。據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的調查結果顯示,在接觸過數字化閱讀方式的國民中,僅有 41.8% 的人能夠接受付費下載閱讀,原因在于其他地方可能存在電子書的免費版本可供讀者免費下載,或者其他免費的閱讀替代品,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電子書行業的盈利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讀屏時代電子書的有效發展策略
(一)增強電子書閱讀過程的互動體驗
電子書之所以具有快速增長的生命力和對讀者的吸引力,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能夠給讀者提供不同于紙質閱讀的情感體驗,尤其是在人機互動、人屏互動日益頻繁的背景下,電子書提供給讀者的互動體驗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決定電子書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首先,電子書能給讀者提供更多的便利,降低電子書的檢索環節,豐富電子書的功能,例如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當遇到陌生的內容時可以在線查詢;讀到音樂介紹時,可以隨時聆聽;閱讀到不熟悉的地名時,可以隨時查閱三維地圖等。電子書的衍生功能,可以給電子書產品賦予更多的生機和活力。其次,電子書為讀者提供了人際互動與交流的平臺,讀者可以在閱讀器上進行分享、評論甚至與作者進行實時的交流,這樣可以有效激發讀者的閱讀熱情和付費欲望。
(二)重視讀者意見反饋機制的建立
為了在全社會范圍內塑造電子書的良好形象,提高電子書的出版水平,電子書出版社一定要重視讀者意見反饋機制的建立。通過對讀者意見反饋結果在第一時間的掌握,可以對電子書的內容、版面、營銷方式等進行及時的更新和調整,不斷提高電子書讀者的忠誠度和滿意度。例如,出版社可以建立錯別字反饋機制,對于讀者發現的錯別字要在新版及時更正,同時對于多個讀者反饋的相同建議,要及時反饋給作者,讓作者參考讀者的意見對作品進行潤色和完善,這些都是吸引讀者的重要方式和途徑。
(三)加強電子閱讀器技術改進和應用推廣
目前,很多閱讀者不習慣用電子閱讀,很大的原因就是傳統的電子閱讀器在長時間閱讀時容易產生眼睛疲勞,很難獲得“深閱讀”和“紙質閱讀”的體驗。但是隨著電子閱讀器技術的不斷進步,現在的閱讀器對人眼睛的傷害已經非常小,而且也比較適合進行深閱讀和長時間閱讀,但是要想進一步擴大電子閱讀器的使用人群,還需要做好以下幾點:1. 加大對新型電子閱讀器的科技投入和推廣力度,及時做好市場宣傳工作,使讀者能夠及時了解電子閱讀器的優勢和特點;2. 進一步降低電子閱讀器的市場價格,實現盈利方式的轉變,要給讀者更多的實惠,通過銷量的上升和電子書銷售規模的擴大拉動行業利潤的上升;3. 要提高電子閱讀器的品質,豐富電子閱讀器的功能,如提高外形設計的美觀度,設計出更綠色化和輕巧化的產品等。
(四)嚴格制定電子書的各種標準,提高產品質量
電子書是通過電子技術手段將傳統圖書的圖、文、聲、像進行技術革新,將其存儲于磁、光、電介質上,通過一定的設備進行閱讀的圖書,但是由于沒有統一的標準,造成電子書市場相對混亂,電子書的質量更是參差不齊。為了促進電子書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降低各種中間費用和閱讀成本,相關部門一方面要盡快完善電子書行業的立法工作,制定嚴格的電子書質量標準和格式規范,從圖、文、聲、像等各個環節對電子書的內容標準進行嚴格的界定,盡快建立統一化的電子書行業標準,這對電子書行業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
從“讀文時代”到“讀屏時代”的變遷,電子書的發展是機遇與挑戰并存,雖然現在很多人仍舊認為電子閱讀方式在閱讀的延伸性和舒適度上有所欠缺,很難獲得紙質閱讀的相同體驗,在很多情況下都是一種的“淺閱讀”,但是對于那些已經習慣了電子閱讀的讀者來說,更能體會到電子書的優勢和美妙。我們只要能夠制定更加規范的行業規范和發展策略,就一定能夠促進電子書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基金項目:“科技創新推動唐山市經濟發展的作用與對策研究”,課題號: 12140203a)
(作者單位:唐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