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伴隨著國際貿易的日益發展,文化軟實力之間的競爭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國家通過圖書版權的貿易進行文化勢力的滲透和影響已經成為一種主導趨勢。本文在經濟學理論指導下對當前的對外圖書版權貿易逆差現象進行分析,從而探討我國對外圖書出版貿易的健康合理途徑,提升中國文化貿易的軟實力水平。
[關鍵詞]經濟學;對外圖書;圖書版權;貿易逆差;途徑
[作者簡介]魏瑞,黃河科技學院商貿學院。
[基金項目]2012年度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結項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2B390。
圖書的對外版權貿易主要是指圖書的著作權全部或者部分經濟利益通過版權轉讓或者版權許可的形式而取得一定經濟收入的對外貿易行為,國際上也稱版權交易,隸屬于貿易的許可范圍之內,屬于一種無形的資產貿易。
中國自1992年加入《世界版權公約》和《伯爾尼公約》以后,圖書版權貿易得到空前發展,可是一直處于圖書版權貿易的逆差地位,圖書的引進和輸出的比例大約保持在10∶1的比例,并且經過多年的貿易發展和努力,這種不樂觀的現狀并沒有得到很好改善。圖書版權對外貿易逆差對一個國家究竟會有什么樣的重要影響?在風云變幻的國際貿易中,政府和微觀經濟體作為宏觀調整的主體在改變中國對外圖書版權貿易的現狀方面又該做出什么樣的改革和努力?我們將從經濟學的視角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可以為中國圖書版權對外貿易提供一些積極的參考意見和改革途徑。
一、經濟學視角下中國對外圖書版權貿易逆差現象的分析
(一)經濟學中比較優勢和競爭力優勢視角下對版權對外貿易逆差現象的分析
依據David Ricardo提出的經濟學比較優勢資源理論,世界上每個國家因為受到國內外市場競爭和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誘使,一般都會選擇生產那些有利于自己國家現實情況,資源環境和人們精神生活等方面相對具有優勢的產品,從而保持自己在國際貿易市場競爭中的有利地位。對比較優勢理論進行分析的時候,David Ricardo提出了兩個指標參考系數: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簡稱RCA(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和trade special coefficient,簡稱TC(貿易競爭優勢指數)。根據David Ricardo提出的比較優勢資源理論中兩個重要的參考指標體系,我國的圖書版權對外貿易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1,貿易競爭優勢指數<0,是一種處于圖書版權對外貿易的逆差地位,這也說明我國的圖書版權在國際貿易市場中沒有比較優勢,同時也不具備競爭優勢。
(二)需求理論下對中國圖書版權對外貿易的分析
按照市場機制下的需求原理,當其他一切條件沒有變化的時候,價格最低,那么需求量就應該最大。中國的圖書版權對外貿易價格在總體上要遠遠低于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然而圖書版權對外貿易卻總是處于一種貿易逆差狀態,這是不是就說明市場機制下的需求原理已經過時沒有作用呢?其實不然,需求原理首先要有一個默認的基本前提條件,那就是在市場上提供的商品可以滿足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或者某一種特殊效用,這是商品需求產生和最終形成的一個基礎。倘若市場的商品不能或者只能少部分滿足消費者的效用,那么需求原理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換言之,中國在國際市場上提供的那些圖書版權并不能滿足或者只能少量滿足國外讀者的效用需求,也就是不能針對性地有效供給,因此中國圖書版權對外貿易逆差的現狀也就不難理解了。
(三)中國圖書版權對外貿易的成本——收益分析
在國際市場上,對外進行貿易的最直接目的和動機就是實現貿易利潤最大化。可是從我國目前的圖書版權對外貿易的現實狀況來看,是屬于高投入而圖書版權對外貿易收益甚微的狀態,這樣的圖書版權對外國際貿易現狀也是造成國內很多圖書雜志社不愿意將更多資金投放在圖書版權國際貿易輸出的一個重要原因。圖書對外版權貿易缺少足夠的資金投入,那么就造成了優秀的作品產出數量大幅度降低,當優秀作品變得更少的時候,那中國圖書版權對外貿易就會變得更加困難。
二、政府和出版社共贏下的圖書版權對外貿易途徑分析
(一)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圖書版權對外貿易政策
我們通過上面經濟學視角下中國圖書版權對外貿易現狀的分析,政府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調控的主體,可以采取以下積極健康的措施進行宏觀調控,促進中國圖書版權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
1. 加強政府對對外圖書版權貿易出版社的財政補貼
此種方法是世界上很多國家常用的方法之一。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圖書版權對外貿易在激烈的國家貿易市場中一直處于不利的競爭地位,國內的出版企業規模偏小,文化創新能力動力不足。為了讓中國的對外圖書版權發展強大,政府作為市場經濟宏觀調控的主體,應該在不違反世界國際貿易組織的原則下,對實行對外圖書版權貿易的出版社進行財政補貼,設立專門的發展獎勵基金來培育和發展對外圖書版權出版社,從而徹底改變中國在國際市場上圖書版權對外貿易的長期逆差地位。
2. 對對外圖書版權出口貿易的出版社實行更為寬松的稅收優惠政策
政府應該對進行圖書版權對外貿易的出版社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和減免政策。例如增值稅稅率就要比其他行業的增值稅稅率低4個百分點,對于有些圖書版權的增值稅應該實行先征后退的政策。我國的出版社在對外圖書版權貿易中處于非常不利的競爭地位,政府應該實行更加優惠和寬松的財政政策扶植出版企業。
3.政府應創建國際版權的共享信息平臺系統
國內出版行業因為對國際市場上圖書需求信息沒有足夠的了解,經常會出現和國際市場圖書需求之間脫節的情況,或者是國內現有的圖書可以滿足國際市場上讀者的需要,然而國內出書出版機構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此類圖書的版權對外輸出。國家制定頒布的優秀企業“走出去”的優惠政策和措施有時候也不能及時傳遞到出版行業之中,這就造成了當前國內出版行業對外圖書版權輸出的一種滯后和混亂。我們應該在政府的主導下建立國際圖書版權信息共享平臺,加強對對外圖書出版企業的引導和支持,將國內出版行業做大做強,從而占領國際市場上圖書版權對外貿易的有利地位。
(二)建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國際版權市場機制,實現有效供需
市場的有效供給短缺是造成我國圖書版權對外貿易逆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滿足國際市場上的圖書版權供需要求,增加中國的圖書版權貿易總量,筆者認為作為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出版行業應該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革。
1. 資金支撐下的民族原創作品開發
只有足夠的支出才可以保證產出的質量和數量,這是經濟學中一個基本觀點。圖書版權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形式,可以通過供給需求關系來創造市場。《狼圖騰》(長江文藝出版社)、《碧奴》(重慶出版集團)、《中國讀本》(遼寧出版集團)等這些在國際對外圖書版權貿易中取得不錯成績的圖書都屬于原創作品,出版社應積極鼓勵圖書的原創,加大對原創作品的投入和支持。我們也必須注意,由于原創作品的高投入和高收益特點,因此同時也存在很大的風險性,出版社應充分做好前期的市場調研工作,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
2. 開發可以滿足國外市場的圖書版權貿易作品
當前國內很多的出版物因為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原因而不能很好滿足西方讀者,對于國外圖書市場沒有足夠的調查和了解,那么出版社也就無法開發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圖書作品。因此,要做到圖書版權國際市場上的有效供給,首先就要對國外的圖書市場進行充分調查和了解。當做好國外圖書市場的分析以后,要和國際的有關部門或者國外的圖書出版發行單位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市場調查,然后生產出可以滿足國外讀者精神文化消費需求的圖書刊物。除此之外,對外貿易的圖書也應該從思想主題、印刷質量和裝幀設計等方面適應國外讀者的需要。
3. 以市場為導的國內文化企業集團的培育
伴隨著中國經濟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對外圖書出版的企業應該緊抓改革機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進行內部的深化和改革,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企業集團。此外,出版企業要進行資源的整合重組,產業結構升級,充分發揮企業的優勢資源,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在根本上解決我國對外圖書版權貿易的逆差現象。
國際貿易市場風云變幻,中國的出版行業一定要在市場機制的調整下進行民族品牌的創新和發展,才可以保證中國對外圖書版權貿易的有利地位,徹底改變中國圖書版權在國際市場上的逆差地位。
[1] Milton Friedman. Price Theory[M].NJ:Aldine Transaction. 1976.
[2] 楊巖松. 政策不調整,版權貿易舉步維艱[J]. 中國版權,2004(4).
[3] 姚德權,趙潔. 中國版權貿易研究綜述[J]. 國際經貿探索,2007(1).
[4] 董錦瑞. 我國扭轉版權貿易逆差路徑分析[J]. 經濟問題,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