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雪
“這個卡給你,你帶孩子去騎馬吧,反正我人在國外,也用不上了。”
我凝神看著這張原來屬于我的這位表姐,未來屬于我的卡片——某某馬術俱樂部年卡。我立刻激動得不知道怎么辦好了。這不就是傳說中的貴族運動么,這么貴的卡是我的了?帶孩子去?才4歲,能行嗎?”
“你去了就知道了,到那兒騎馬的小孩子可多了!”
實話說,我真的覺得馬術這種運動離我這種普通收入的人來說實在是太遙遠了,但我禁不起這種能夠零距離接觸純血馬的機會。馬這么優美的生命,一直對我有著不可抗拒的誘惑力。
于是,一個晴朗的周末,我帶著女兒去了馬術俱樂部。到了那里,果然表姐說得不錯,整個場地除了有一兩個女子在做快步訓練,其他全是在習馬的孩子們。這些坐在高頭大馬上的兒童從3歲到13歲不等,最令我驚奇的是騎馬的孩子里女孩居多。
姿態、自信與愛心
去了幾次以后我開始與這些帶著孩子來騎馬的父母們混熟了。楊揚是一位5歲孩子的媽媽,她帶孩子來練習騎馬已經有1年時間了。“我閨女從小就喜歡動物,第一次帶她來,俱樂部的人就讓她看了看馬,然后讓她跟著教練刷馬,她特別開心,如今的獨生子女缺的就是愛心。這一年里,她每周都來,慢慢開始習馬,每次都要帶著切好的胡蘿卜喂馬,興致勃勃地刷馬,我覺得她對馬的那種愛是發自內心的。現在慢慢也開始學著關心周圍的人,我覺得學騎馬是來對了。”她的話說到我的心里去了,其實三五歲的孩子學習騎馬,并不是真的學習馬術,首先他們的力量還不能很好地控制馬匹,另外理解能力也有待發展。但是學騎馬的時候,學會與馬交流,通過清洗馬的毛皮,撫摸馬,喂馬吃胡蘿卜,培養孩子如何去愛,對于家長這不就足夠了么。
都說8到12歲是學習騎馬的最佳年齡,俱樂部里這個年齡的孩子確實也是數量最大的一群。“平時讓他挺胸,坐直,怎么說都不聽,幾分鐘都堅持不下來。騎了幾個月的馬,現在都不用我多說,他姿態非常好。”儀態是選擇帶孩子學習騎馬的家長們的共同關注點。“平時功課很緊張,周末其實也有很多的課外班,但是我們還是會騰出周末的一天,帶孩子到郊區來學習騎馬,然后去周邊郊游。”10歲男孩家齊的爸爸如是說。有好的身體才有好的基礎,學習固然重要,但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是玩游戲有趣還是騎馬有趣?”梓恩的媽媽問梓恩。“當然是騎馬啊。”這個11歲的小孩一度迷戀上了游戲機,整天心思都不在學習上,只想著玩。梓恩媽媽聽說騎馬可以訓練孩子的自制力,于是帶著試一試的心態報了一個暑期馬術班。梓恩開始覺得騎馬很累,但是幾天下來,開始愛上了騎馬。梓恩媽媽心疼地說:“半個鐘頭下來,兒子其實很累,腿很酸,這個時候只能靠意志力堅持。”一個幾十斤重的小孩子,駕馭著一千多斤重的馬兒,這種成就感讓孩子的心靈得到了巨大的滿足。這份滿足感最終讓梓恩脫離了對游戲的癡迷。而意志力的訓練對于未來的孩子來說更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接觸中我發現,帶孩子學習馬術的父母多數家庭收入屬于中等水平。一次馬術課三四百元的消費還是能接受的。雖然,京城有很多收費昂貴的馬術俱樂部,但是這種平民化的俱樂部也不是鳳毛麟角。“學個網球一個小時也要300多塊,這個收費學習馬術還是能接受的。”梓恩媽說。
騎馬是不枯燥的一種運動
和很多運動比起來,騎馬是不枯燥的。雖然一個小時不停地練習起、坐,實在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可是馬是一個活體,不像球類運動、跑步等是無生命的,每一匹馬的顏色、性情都不相同,馬的眼睛漂亮而且生動,孩子們在與馬的接觸中永遠充滿新鮮感。
俱樂部的資深教練馮教練說:這些年來俱樂部變化很大,最大的變化就是孩子來的很多。每年長期來俱樂部騎馬的兒童就有30多人,每到寒暑假,來的人就更多了。
對于兒童騎馬,馮教練說:“學騎馬兒童比成人更有優勢。一來,兒童心理沒有包袱,更容易放松:成人在初學時需要一次的心理撫慰時間,教練要幫助成人放下包袱。而兒童心理沒有包袱,一上來就可以直接進入學習了,比成人進入角色更快!二來,兒童柔韌性好,顛簸程度低:由于身體比較軟,而且自重小,顛簸的程度要比成人小很多。”
當我問起為什么女孩來騎馬的比男孩子多的時候,馮教練笑起來,“女孩與男孩相比更喜歡動物。別看表面上男孩膽子大,他們一上馬常常嚇得吱呀亂叫。女孩不一樣,她們喜歡動物,往往喜歡先和馬交流,馬這種動物有靈性,能通過嗅覺和氣味和人交流。女孩來的時候,常常帶胡蘿卜,說話輕聲細語,馬很快就會和女孩子熟悉起來,表現上就會更溫柔。很多女孩一開始也不是不怕,那么高的馬背騎上去還是有點害怕的,但是對于馬的喜愛往往戰勝了這種恐懼,就容易堅持下來。而很多男孩子動作比較大,弄得馬不是很舒服,馬有時脾氣就不好,雖然也不會有問題,但是騎馬其實重要的就是人與馬的交流,做到人馬一體才會覺得得心應手。交流中沒有得到愉悅的男孩子相對于女孩子來說更多,所以堅持下來的就沒有女孩子多。”
習馬一直是發達國家及歐洲貴族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傳統。馬術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培養、教育孩子氣質與品質的重要途徑。既讓孩子在駕馭中學會使生靈臣服,實現領導能力的鍛煉和提升,感受駕馭生靈駕馭自我的能力,更能感悟生靈與自我的完美結合。“下至三五歲,上至六七十歲都可以騎馬,并不是追求高檔的生活品位,也不是讓孩子去爭取奧運冠軍。既然孩子非常喜歡,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為什么不讓他親近動物親近自然呢?” 這個俱樂部的12歲孩子江欣怡的爸爸的一席話,真正說出了大多數家長的心聲。
騎馬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鍛煉平衡感:騎馬是一項非常鍛煉平衡感的運動。無論是初學者能穩穩地坐在馬背上,還是學習一些馬術動作,都對鍛煉平衡感很有益處。
塑造優美的體態:由于騎馬要求昂首挺胸、挺直腰板,所以通過學習騎馬的基本姿勢可以改掉彎腰駝背的習慣。而且,騎馬屬于豎線條拉伸的運動,如果能長期堅持,可以慢慢形成非常優美的體態。這也是為什么在西方的貴族家庭,都要求女性在很小的時候就學習騎馬,這樣能塑造公主般的氣質。
整體鍛煉身體協調性:騎馬屬于全身的運用,而且技巧大于力量,要求騎乘者手眼協調,所以對身體整體的協調性有很大的鍛煉。
培養優秀的心理素質:與馬的互動中,可以慢慢培養愛心、勇氣、耐心與智慧,不僅提升了情商,還增強了他們克服障礙的信心。
交往能力的提高:馬術首先要學會與動物的交流和配合,要知道馬想的是什么,也要讓馬知道自己想的是什么。孩子通過肢體語言與動物接觸,他會慢慢地學會體會別人,學會表達與溝通。這就是為什么騎馬可以作為自閉癥的治療方法之一的原因。
讓孩子身心愉悅:當孩子騎上馬背的一瞬間,有的孩子就感受到那種喜悅與興奮。有的孩子開始可能還害怕,但克服恐懼后,就能慢慢地感受到騎馬所帶來的新奇與舒暢。而且騎馬是一項主動運動與被動運動相結合的運動,與其他競技性運動比起來,騎馬讓孩子更加放松,獲得的快樂也更多。
Q:兒童騎馬危險嗎?
A:任何運動都有危險性,但是馬術是所有運動項目中比較安全的一種。如果說危險的話,在一些牧區,在沒有專門教練指導的情況下的“瞎騎”是很危險的。
Q:兒童騎馬有何安全保障?
A:首先著裝要按規定來,除了頭盔防護之外,兒童還要穿安全小馬甲;其次,兒童騎馬還要有教練專門的指導以及專門訓練的馬匹,教練會選擇經過專門訓練的比較溫馴的馬匹給兒童騎;再者,一般馬術俱樂部的場地都是沙地,也可以防止學員受傷。
Q:有了這些安全保障是否就不會受傷?
A:其實所有的問題,最后發現都是人的問題,而不是馬的問題。騎馬需要嚴格聽從教練的指導,有些學員以為交了錢就要騎個夠,有些人騎了幾天就覺得騎馬很容易,這些都是安全隱患。而如果嚴格按照規范騎馬,兒童騎馬是安全的。
(編輯·宋冰華)
ice705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