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磊


2013年4月16日晚11點,記者在戴旭大校位于北京西四環外的家附近見到了他。他個子不高,身著深綠色沖鋒衣,手里拿著筆記本電腦。
戴旭熱
在網絡上“喊打喊殺”的戴旭,生活中是一個善于體諒別人的人。這是認識戴旭的人一再和記者提及的一面。在數次推延了受訪時間后,他因為記者的“截稿時間”逼近而改變了主意。“讓記者現在過來吧。”戴旭說。當時已近晚上10點。
采訪是在一間茶樓開始的,他聲音高亢,講到興奮處他會使用一連串的反問句,并伴有握拳的手勢,但他并不喜歡打斷別人。其間他兩次接到女兒催促回家的電話,他一直安慰說“聊一會兒,很快就回家”。
戴旭生活的兩面,在茶水杯旁的筆記本電腦前鋪展開來。筆記本外,是一個普通中年男人所擁有的靜謐夜晚;筆記本里面,是讓他陷入其中的輿論熱潮。這次讓他“中槍”的是禽流感問題。
“對于最近風靡的禽流感,國家高層部門一定不要高調!否則就會像2003年的SARS那樣上當!當時M國為了打伊拉克,怕中國趁機采取其他行動,所以對中國使用了生物心理武器,中國舉國亂作一團,正中M國下懷。現在,M國故技重施。中國這次要吸取教訓,從容應對即可——死不了幾個,連中國車禍千分之一都不到。”
戴旭這條顯示發布于4月6日的微博迅速成為熱門話題。根據4月7日統計,當時全國已有18人感染H7N9禽流感,6人死亡。眾多媒體人及學者認為,這句話“已經超出了做人的底線,是反人類言論”。支持戴旭的人士則認為,輿論“高舉人性”口誅筆伐,實際上是“文革”做派。
事后,戴旭刪掉了最后一句“死不了幾個,連中國車禍千分之一都不到”,重新發布了微博。
“我并不覺得自己說的不對,而是覺得引起了爭議,刪掉最后一句有助于大家理解我的本意。”戴旭并不覺得自己要表達的意思不妥。
戴旭上一次走進輿論漩渦,是在兩個月前。2月20日,一條微博貼出的一張日文傳單上寫著“羅援戴旭建議:中日開戰就應該轟炸東京”。包括復旦大學教授馮瑋在內的網民轉發了這條微博并稱兩人為“狂徒”,“極端反華的日本右翼軍人也不會發出轟炸北京這種舉世震驚的狂言”。雙方隨后陷入罵戰。
“我并沒有說過這樣的話。”戴旭說。馮瑋介紹說,關于這一說法的網帖網上相關資料共16000條,果真沒有說過,謠言起于何處?之后戴旭發起還擊,稱馮瑋為“國賊”、“二鬼子”。
“他們中一槍兩槍,我已經是千瘡百孔了。”此后戴旭感到很受傷,雖然感到在微博輿論中有些不適應,他仍然覺得不能放棄。“網絡就是捍衛國家利益的上甘嶺,我不會后退半步的!”戴旭在微博上說。
戴旭并不孤獨。近幾年來,以張召忠、羅援、戴旭為代表的一批高級軍官在輿論中頻頻發言,已經成為中國觀點市場上的一道景觀,民間將他們統稱為“鷹派”。而戴旭又是其中最活躍者之一,在《C形包圍》一書中他說中國已經被敵人包圍;在演講里他宣稱“2030年美國將肢解中國”;作為空軍大校的他還曾斷言“除我外,600年來沒有一個軍人真正懂海軍”。除了軍事戰略之外,他對房地產、GDP問題也有很多評論流行于網絡。
敢寫敢說,戴旭的言論受到了《環球時報》、中華網等一批媒體的歡迎。在2010年12月某網站評選中,他被三十多萬網民公推為與郎咸平、張宏良等人并列的“中國互聯網九大風云人物”。
軍事專家、上海政法大學教授倪樂雄也在《盛世狼煙》序言中稱贊戴旭是“一位具有大師氣質的戰略家”。而另一些學者則憂心忡忡,認為戴旭“腦筋不清楚,危言聳聽,不學無術”。復旦大學教授馮瑋對記者表示,戴旭“無知言論正好給中國威脅論以依據”。
戰略家、鷹派、陰謀論家,“戴旭熱”延續至今仍在呈現不同面貌,戴旭本人對此一直很少評判。“對于捍衛國家安全來說,被說是鷹派也沒什么。”4月16日,戴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并不是一個好戰分子。”
投桃報李,以牙還牙
記者對戴旭的采訪,結束于凌晨1點。記者回市中心的住處時,他甚至幫記者和黑車司機講價。這與他在網絡上展現的強悍不同。2013年2月24日,鄭州大學的學生李江與伙伴管思聰到戴旭家中拜訪,戴旭也熱情接待了他們。
李江回憶說,2012年初他接到任務要采訪一個公共知識分子,當時他給時寒冰、曹建海、葉檀、熊培云和戴旭都發了郵件,只有戴旭回復了。戴旭在信中說,很高興看到有思想的年輕人,在他方便時可以面談。
“2009年時,我看到社會對他的正面評價是遠遠多于負面評價的,但是在他開通微博后,他的很多言行簡直是在給自己抹黑。”李江發現戴旭本人和他在輿論中展現的形象還是有區別的。
倪樂雄是戴旭的好朋友。他們的友誼開始于1997年,當時經人介紹他與當時還是上校的戴旭在北京軍區軍官俱樂部一起吃飯,兩人從近代歷史談到軍事,一聊近三個小時。戴旭個子不高,穿著便裝,“但能感覺到他眼睛里的那種強悍”。
“戴旭讀書不多,聰明,悟性高,是個難得的人才。”倪樂雄說戴旭的判斷令他贊嘆。戴旭曾判斷說,朝鮮跟中國的關系越來越僵,進而上美國的床。“現在證明都是對的。”
此后,兩人引以為知己好友。倪樂雄說,戴旭為人慷慨豪爽,到他的所在城市都會請吃飯。“這些年,朋友的禮節他都做到了,雖然我知道他其實也不是特別富裕。”
2008年戴旭寫成《盛世狼煙》一書,請倪樂雄寫序言,倪說本來自己討厭寫序,但還是破例給戴旭寫了。序言中,他稱“戴旭的文章,常有空谷足音、獨步千古之感”。戴旭也曾在文章中說,倪樂雄在某些方面是比肩“梁啟超、周恩來”的思想家。“他都沒商量,就寫上了,呵呵。”倪樂雄說。
“他是個投桃報李、以牙還牙的人。”倪樂雄說,戴旭和很多人發生爭吵符合他的性格。戴旭也解釋說,自己信奉對等原則,別人說我狂徒,自己當然要回擊罵回去。他的理由是《亮劍》中李云龍也愛說臟話。
“論據不足就說論據,怎么能人身攻擊呢。”戴旭覺得這是典型的“文革”做法,“現在中日關系這樣緊張,他(馮瑋)是日本的一個客座教授,我也懷疑他想干什么。”
學術大校
“現在一些人有和平麻痹的思想,我們全社會都缺少足夠的警惕性。”2009年底,戴旭開通了博客,借助網絡平臺宣傳自己的主張。戴旭坦承自己選擇網絡發聲,就是想借此警醒軍隊和國人。
戴旭說,1980年代軍隊里還有一個私下的交流會,總參謀部等軍官都會舉辦沙龍,探討學術觀點,但之后這類圈子交流就沒有了,只有正式的論壇和講座,他與倪樂雄就常常介紹對方到對口單位講座。
進入網絡之后,戴旭發表了大量關于貪腐、房地產以及GDP的評述,這令他贏得頗高的人氣。“房地產是沒什么技術含量的行業,只會使得GDP虛胖,這樣不會使得國家強大。”戴旭曾經觀察晚清危局,當時中國以茶葉、絲綢、瓷器占到世界生產財富的33%,但很快被能夠生產鋼鐵、槍炮的歐美列強打敗,而當時這些國家的GDP遠不如中國。他解釋自己之所以批評社會現象,就是覺得這限制了國家戰略。
對于軍人身份發言質疑國家的一些政策是否合適,戴旭認為沒有什么不妥。“日美等國軍人也是經常發表言論的。”
對于很多人覺得他是軍隊發言人的說法,戴旭說:“多數都是自己思考的結果,寫出來說出來。”
2012年,曾一度盛傳戴旭被轉業離開軍隊,原因就是其自負的態度不見容于同僚。據與戴旭有接觸的軍隊院校人士介紹,內部對與戴旭的評價也不一,很多人并不贊同他的看法。
2012年底,原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國防》雜志趙勤軒在退休后,一連發表數篇網文評述戴旭走紅現象。文中稱戴旭“危言聳聽,不具備學術性”,由此也引發了一輪討論。后來趙勤軒發文說,戴旭化名“萬木霜天”自夸并攻擊他。接受采訪時,戴旭說自己并沒有。“他(趙勤軒)很有意思,自己岳父曾是毛主席的戰士,經常說別人是五毛,其實背叛自己的信仰。”
“我研究國際戰略,除了跟蹤美國的軍事經濟動態,我的研究資料主要是軍隊刊物、外國軍事研究的參考資料。”對于很多懷疑他論據不足的說法,戴旭說“我掌握的資料他們知道么,有必要告訴他們么”。
戴旭的自信,在此次禽流感引起的風波中再次顯露出來。
“你判斷可能是美國散播了病毒,有什么依據?”記者問他。
“2008年2月,印尼衛生部長蘇帕莉出版了一本書:《是時候改變世界了——禽流感背后神秘之手》。蘇帕莉在書中指責印尼向世衛組織提交的禽流感病毒樣本受到美國軍方的控制,世衛組織與美國國家實驗室共享禽流感病毒樣本。我也在《北京日報》上看到一個報道,說之前南非白人政權毒殺黑人的病毒,這個病毒樣本被某大國拿走了,這個大國是誰。曾經,美國人還免除731部隊這些人的罪狀,讓他們為美國服務。那我為什么就不能懷疑呢?我不懷疑我就不能得出結論。”
而談到自己發那條引起爭議的微博的本意,戴旭說:“禽流感發生以來,很多老百姓只看到病毒傳播造成傷害,就事論事,容易引起一些恐慌。哈佛大學法學院一個教授曾說過,工業時代隨著技術進步,也會帶來流感等一些非傳統的安全問題。政府部門因為也沒有遇到過這些問題,就會應對過度,這反而讓老百姓覺得病毒可怕,形成恐慌。我的本意讓大家從容應對,這是非常清楚的。”
“軍隊學者在學術功底上差了些,論據上也有很多欠缺,和復旦等學校還是不能比的。”倪樂雄說之前跟戴旭探討,說中國1947年前后才會造機關槍。而實際上1930年代廣西就能造了,這在學術上是極不規范的。倪樂雄說他指出來之后,戴旭馬上就接受了。
馮瑋告訴記者,他跟戴旭等人主要的爭論還是集中在論據上面。他認為使用生化武器是違反國際公法的,戴旭質疑H7N9是他國散播的,這對一個國家來說是很嚴重的指控,應該有更清晰的證據。馮瑋曾呼吁同戴旭就一系列問題舉行公開辯論。
戴旭的回應是“他不配”。
● 摘編自2013年4月18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