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近來,朝鮮半島火藥味越來越濃,“第二次朝鮮戰爭”似乎一觸即發。回顧歷史,近半個世紀以來,曾經有過三次面臨“第二次朝鮮戰爭”的危急時刻。
酒瘋子總統喜怒無常
1961年到1979年期間,統治韓國的樸正熙生前一向被認為是一個意志堅強的鐵腕人物,但是《洛杉磯時報》的檔案文件顯示,樸正熙是一個情緒十分不穩定的人,尤其是在喝得酩酊大醉之后經常情緒失控,甚至動不動就用煙灰缸砸向他的部下。1968年,朝鮮半島局勢進入了最危險的時刻。當時朝鮮軍隊俘虜了一艘美國間諜船以及船上的間諜,他們據說是奉美國政府之命前往韓國干掉喜怒無常的樸正熙,因為當時的美國約翰遜政府擔心這個酒瘋子會把美國拖入第二次朝鮮戰爭。為此,約翰遜派出了塞勒斯·萬斯作為美國總統的外交特使前往漢城會見了樸正熙,以便試探虛實。
萬斯在返回美國后向約翰遜匯報說,“他十分情緒化,喜怒無常,而且經常喝酒。樸總統喜歡在開始喝酒時發布命令。他的將軍們經常把他下達的命令拖延到第二天上午,如果他在第二天上午對昨天晚上下達的命令只字不提,那么將軍們就當他昨天晚上說過的話根本沒有說過。”約翰遜聽到這里有點擔心了。一同在場匯報的美國駐韓國大使威廉·波特也對約翰遜說,樸總統已經“幾乎沒有一點理性,隨時都想向朝鮮發動襲擊”。雖然樸正熙后來沒有真的下令侵略朝鮮,但是美國政府從此以后覺得這位韓國總統不但是一個“危險分子”,而且“十分不安全”,因此決定暗中把他除掉。美國的這一企圖雖然沒有成功,但是樸正熙還是在1979年死于他的情報部長發動的一場軍事政變中。
韓“逞英雄”師長蓄意挑起
上世紀60年代,“軍事分界線”兩邊形勢大體穩定,朝韓下層軍官也略微消除一些芥蒂,經常互相越界交換物品。但當時韓國軍界有“能打才算有本事”的風氣,而顯擺本事的最便捷方式就是在“軍事分界線”上“逞英雄”。于是,一個叫樸定仁的韓軍師長認準了這條“升遷之路”。
1973年3月7日中午12時許,樸定仁接到報告,稱本師一個連隊在完成對鐵原“非軍事區”內的標志牌的修繕工作后,在返回營區途中與朝軍前沿哨所發生沖突。樸定仁近乎瘋狂地下令師屬炮兵集中轟擊朝軍第559哨所。密集的炮彈砸向朝軍陣地,這也是朝鮮戰爭后韓朝間爆發的最大規模炮擊事件。
當天晚上,想把事情進一步鬧大的樸定仁在未向上級請示的情況下,竟調集全師所有車輛開赴前線,擺出今天就要打過“軍事分界線”的架勢。這一瘋狂舉動徹底激怒了朝鮮方面,金日成立即號令三軍加緊備戰,增調部隊趕赴前線迎敵,并致電板門店停戰委員會,要求代表韓國利益的“聯合國軍”方面嚴懲戰爭罪犯。驚恐萬狀的美國政府嚴斥韓國方面“惹事”,韓國總統樸正熙甚至越過聯合參謀本部,急令第3師全員撤回南方,并要求樸定仁立即停職。4月3日,樸定仁遭到軍法問責,并被解除師長職務。
白楊樹被挖局勢失控
1976年8月18日上午9時許,在半島軍事分界線附近,一支由美軍官兵和韓國勞工16人組成的小分隊來到由朝鮮人民軍駐守的第3號哨所附近。他們一聲不響,就開始拼命挖掘哨所附近的一棵白楊樹根部。因為他們認為,白楊樹日漸茂盛,擋住了他們的觀察視線。
當時的3號哨所內,有2名朝鮮人民軍軍官和15名士兵。他們發現美軍竟然跑到自己眼皮底下挖樹,都厲聲斥責對方。但美韓士兵反而命令勞工加快施工。3號哨所的人民軍士兵只得請示上級。
10時許,數十名人民軍官兵乘卡車聚集到3號哨所附近的事發地點,阻攔美韓士兵繼續挖樹。美韓士兵不肯停手,雙方隨即發生激烈爭吵,繼而開始用斧頭、鐵管等器械進行群毆。現場兩名美軍軍官被打死,4名美軍士兵和5名韓國勞工被打傷,美韓方面的3部車輛被毀壞,鄰近的美軍第5號哨所門窗被砸。在搏斗中,人民軍也有5人被打成重傷。
事件發生后,美國立即做出強硬姿態。駐韓美軍司令官斯蒂爾將軍宣布駐韓美軍進入“扳槍機-3”級警戒態勢。8月21日,美軍方擺出動武架勢,駐韓、日等地美軍和駐關島的美國戰略空軍都進入三級戒備狀態,并召回全部休假人員。
朝鮮人民軍也不甘示弱,金日成以人民軍最高司令官的名義,向全國發布“北風1號”戰爭動員令,號令陸海空三軍、工農赤衛隊和紅色青年近衛隊進入戰斗狀態。美軍經過充分的準備和部署后,于8月21日上午再次派出64人,在36架武裝直升機和700名韓軍官兵的支援下,前往板門店共同警衛區,強行砍倒了那棵引起斗毆的白楊樹,并砸破朝方2個哨所的門窗。
面對武裝挑釁,金日成要求人民軍官兵保持最大克制,在做好戰爭準備的情況下,“嚴禁先開第一槍”。同時,“砍樹事件”發生的當天下午,應朝方建議,舉行了朝鮮軍事停戰委員會首席委員秘密會談。朝方向美方轉達了金日成主席的口信,希望“雙方應作出努力使今后不再發生此類事件”。此后局勢趨向緩和。
● 摘編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