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鵬

賽斯·肖斯塔克開著他破舊的本田向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附近的天文臺駛去。
他人到中年,口若懸河,尖嗓音,是一個很難找到的專職外星搜尋者。他的牌照就能說明問題,上面寫著:“SETI GUY”(意思是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的人)。
肖斯塔克博士是搜尋地外文明研究所的一名科學家。搜尋地外文明研究所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山景城,是從事地外智能生命尋找的最杰出的組織。
肖斯塔克對這個研究所感到非常自豪。他說:“我們正在進行最最重要的實驗,這是搜尋地外文明計劃從來還沒有做過的。”
對許多人來說,尋找外星人這個概念會讓人馬上想到小報上報道的UFO目擊事件和劫持案件。然而,搜尋地外文明研究所在科學界贏得了嚴肅組織的好名聲,試圖從科學的角度解答這個緊迫的問題:宇宙中只有我們地球人類嗎?
馬里蘭大學物理學教授、美國物理協(xié)會華盛頓分會主任羅伯特·帕克博士說:“他們是真正的科學家。如果你在地球上尋找乘坐飛船的外星人,那你就可能是瘋了,但是尋找無線電信號卻不那么瘋癲。”
該研究所也從最近的一些發(fā)現(xiàn)中獲益匪淺,因為宇宙中的行星不像人們先前想象的那樣稀少。這使得搜尋地外文明研究所成為尋找地外文明的領銜組織。
以華盛頓特區(qū)為基地的美國科學家聯(lián)盟空間政策主任約翰·派克說:“它就像一個大教堂,你可以認為搜尋地外文明是在從事我主的事業(yè),所以值得;你也可以認為它純粹是在浪費時光。我認為他們雖然很累,但是在干正經(jīng)的事。”
許多人肯定認為這個研究所的工作與現(xiàn)實脫節(jié),有些工作要用射電望遠鏡尋找外星發(fā)給地球的信號,不管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最近出版的著作里說,外星智能極其稀少。
在《稀罕的地球:宇宙中復雜生命為什么不常見》一書中,地質(zhì)學家彼得·D.沃德和天文學家唐納德·布朗利寫到,宇宙中有許多死區(qū),在那里生命極不可能存在。他們堅持認為適于居住的星球“極其稀有”。
不過,雖然搜尋地外文明研究所的科學家一直在搜尋外星人,但他們沒有聲稱已經(jīng)了解到外層空間的確有外星人。
該研究所“鳳凰”計劃主持人吉爾·塔塔爾博士說:“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兩個可能,或者是有外星生命和外星智能,或者沒有。科學能夠提出這個問題,然后想法通過實驗找到這個答案。”“鳳凰”計劃利用全球最大的望遠鏡廣泛搜尋外星信號。
搜尋地外文明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它是一個非營利公司。1985年,美國航空航天局與其簽約,從此它在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搜尋活動中發(fā)揮著主要作用。
然而,1994年美國國會削減了美國航空航天局搜尋地外文明項目的經(jīng)費,搜尋地外文明研究所也突然處于危機狀態(tài)。因為它只能依靠公共資金運行。
從那時起,研究所只得依賴于私人捐資,至今已得到捐款2500萬美元。但是,公共資金的缺乏迫使研究所選擇廉價的實驗方法來繼續(xù)其搜尋活動。
近期,研究所揭開了大量衛(wèi)星天線的原型,這些衛(wèi)星天線可以組合成一臺全球最大的射電望遠鏡。
這個方法至今還未經(jīng)證實。這是把成千上萬個廉價的現(xiàn)成衛(wèi)星天線連接起來。傳統(tǒng)的射電望遠鏡結構巨大,建設成本也極其昂貴。
搜尋地外文明是在為社會提供服務嗎?
搜尋地外文明研究所通過相對低廉的搜尋活動,不動用公共資金,最糟糕的情況也只是浪費自己的時間和金錢。但是對于那些相信其他星球上也有智能生命存在的人來說,這個研究所的工作毫無疑問是值得的。
帕克博士說:“我想,大多數(shù)人認為外層空間里有外星人。由于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我覺得我們見不著他們,但是與他們通信是另一回事。想把人送到太空里去,其代價昂貴得要命,困難得嚇死人,但是發(fā)送無線電信號卻用不了太多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