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

不久前,科學家得出新結論,認為一顆巨大的隕星碰撞地球,可能是猛犸滅絕的原因。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猜測猛犸的滅絕與早期人類大肆獵殺有關,但是目前研究人員顛覆了這一觀點。他們認為,一顆巨大的隕星穿過地球大氣層,分解成數千萬噸燃燒的殘骸,散布在四個大洲。
這些隕星殘骸釋放著有毒氣體,嚴重污染了空氣并阻擋了陽光照射,導致地球溫度驟然下降,大量植物死亡,地表地貌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該研究報告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暗示猛犸的滅絕并非是早期人類棲息地擴張以及侵略性捕殺所致。
在隕星碰撞后,像人類等地球物種通過移居、縮小群居規模來適應周圍的環境,或者只是改變生活來解決這一問題。但是像猛犸等其他一些物種,它們散布在歐洲、亞洲部分地區和北美洲,卻無法適應變化的環境,不久便滅絕了。這份研究報告指出,巨大隕星碰撞地球,將永久地改變地球歷史進程。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人類學家、地質學教授肯尼斯·唐克斯利指出,猛犸從興旺種群轉變至完全滅絕僅用了幾十年時間。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那個時代:在辛辛那提地區遍布著體型龐大的猛犸,但當隕星碰撞地球之后,在你的有生之年,你將親眼目睹猛犸從地球上滅絕。
唐克斯利帶領一支研究小組與全球各地的科學家建立合作關系,他們發現小球體燃燒后的碳殘渣分布在四個大洲,其歷史可追溯至1.28萬年前。他們對全球20個考古遺址的基巖進行了分析,發現其歷史可追溯至冰河時期,而這一時間正好與猛犸在地球上的彌留之際相符,當時猛犸與劍齒虎生活在同一個時代。隕星進入地球大氣層時可能已出現分解,將使地球氣候產生突然、顯著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