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丹
8露西(1974年)
露西是標本AL 288-1的通稱,由唐納德·約翰森等人于1974年在埃塞俄比亞阿法爾谷底阿瓦什山谷的哈達爾發現。古人類學研究中一般僅能發現化石碎片,很少發現完整的顱骨或肋骨,因此露西的發現尤其重要,為古人類學研究提供了大量科學證據。露西生活于約320萬年以前,并被歸類人族。
1972年,法國地質學家莫里斯·塔伊布在埃塞俄比亞阿法爾三角洲發現了哈達爾地層。稍后他組建了國際阿法爾科學考察隊,邀請了來自三個國家的三名科學家共同指導研究工作。參加科考隊的科學家有美國人類學家唐納德·約翰森、英國考古學家瑪麗·李奇、法裔古生物學家伊夫·柯本斯。科考隊由四名美國人與七名法國人組成。1973年秋天,科考隊調查了哈達爾有關人類起源的化石與文物。
1973年11月,第一輪實地考察接近尾聲時,約翰森注意到了一處前端被略微切開的脛骨上段的化石,并在附近找到了股骨下端。當他試圖拼接兩段化石時,膝關節所呈角度顯示編號為AL 129-1的化石屬于直立行走的原始人類。此化石年齡超過300萬年,遠大于任何當時已知的標本。此地點距之后科考隊發現露西的位置有2500米遠。
在接下來的一年中,科考隊展開了第二輪實地考察并發現了一些原始人類顎骨。1974年11月24日,在阿瓦什河邊約翰森放棄了更新現場筆記的計劃,并和他的研究生湯姆·格雷一起在162號地點搜索骨骼化石。
唐納德·約翰森與蒂姆·D.懷特在越來越熱的干旱平原上,花了2小時調查多塵的地貌,之后約翰森決定在回去前繞行到一個至少被其他隊員檢查過兩遍的溝壑底部。最初,他們也沒有發現任何明顯的化石痕跡,但就在兩人將要離開時,約翰森發現斜坡上有一塊肱骨碎片,在其附近還有一塊來自顱骨后方的碎片。隨后,他們在約1米外發現了股骨碎片。進一步觀察后,他們發現斜坡上還有更多的骨骼化石,包括一些脊椎骨,一部分骨盆,一些肋骨以及顎骨的碎片。他們標記此處后返回了營地,并且因找到了如此眾多的來自單一人科動物的化石而激動。
當天下午,科考隊全體隊員抵達溝壑處,開始發掘此地點并準備精細的采集。整個采集過程最終用了三周時間。一天晚上,當科考隊全體隊員在營地慶祝這一重大發現時,錄音機上正在反復播放甲克蟲樂隊的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因此,約翰森便將標本AL 288-1昵稱為露西。
在接下來的三周內,科考隊找到了數百件樣本,無一重復,確認了最早關于樣本來源于單一個體的猜想。科考隊在進一步分析后,計算出發現的樣本占完整骨骼的40%。約翰森根據骨盆開口寬度認為此樣品是雌性。
露西僅有1.1米高,重29千克,外觀上類似于黑猩猩。盡管該個體腦容量小,但其骨盆和腿骨的功能幾乎和現代人類相同,顯示這些原始人類已可直立行走。
根據與埃塞俄比亞政府的協議,約翰森將骨架帶回位于克利夫蘭的克利夫蘭自然歷史博物館。歐文·洛夫喬伊在那里重建了這副骨架。約9年后,標本被歸還給埃塞俄比亞。
露西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外翻的膝蓋,該特征顯示露西通常直立行走。其股骨頭小,股骨頸短,皆為原始特征。露西的肱骨與股骨的長度比為84.6%,現代人類為71.8%,黑猩猩為97.8%,這顯示南方古猿或者上肢開始縮短,或者下肢開始縮短,或二者同時進行。露西的腰曲也顯示其習慣于直立行走。盡管其他南猿個體帶有足弓,但露西可能是非病理性平足。
露西的骶骨保存得很好,但是胯骨被扭曲了,這導致了兩種不同的重建方案。第一種方案預計露西的骼嵴小、沒有內唇。但此方案因兩側骼相同時恥骨下支無法互相接觸而被證明有誤。
稍后,蒂姆·D.懷特提出了另一種方案,此方案中骼嵴寬大并帶有內唇。在這個方案中,露西的髖臼寬度正常,恥骨下支長度正常。其恥骨弓張開超過90°,與現代女性相仿。但是其髖骨仍然小而原始。
顱骨證據顯示,其腦顱小而原始,門牙較猿更類似于匙形。腦容量為375毫升~5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