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棟
隨著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耐藥菌株正在逐年增加,特別是多重耐藥菌或泛耐藥菌株的問題已經成為醫學界乃至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為了解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2012年8月1日進行了全院抗菌藥物應用橫斷面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調查對象:2012年8月1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當日出院患者,不包括新入院患者。
調查方法:采用橫斷面調查方法進行調查。7月28日對全體參與調查人員集中培訓,然后隨機分配到各科室。8月2日采取病歷與床旁調查相結合的方法,查閱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及實驗室檢驗報告,逐項填寫個案調查表。
抗菌藥物的應用:是指調查日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調查日之前的不計。包括靜脈注射、肌內注射、口服。不包括抗結核治療藥物;不包括抗菌藥物的霧化吸入;不包括抗病毒藥物;不包括眼科、耳鼻喉科等局部用藥;不包括抗真菌藥物。
結果
抗菌藥物使用率及聯合應用:調查住院患者1026例,有418例使用抗菌藥物,使用率4074%,與衛生部規定抗菌藥物使用率“力爭控制在≤60%”的要求一致,其中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五官科抗菌藥物的使用率分別為2468%、4613%、525%、7928%、5151%。一聯、二聯、三聯使用率分別為345%、595%、029%。根據抗菌藥物的使用目的,治療和治療+預防用藥共318例,送細菌培養64例,送檢率2013%,偏低,與“住院患者治療抗菌藥物病原學檢查送檢率≥30%”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不同科室與抗菌藥物使用及聯合用藥構成比,見表1。
抗菌藥物應用目的及病原菌送檢率:抗菌藥物應用目的構成比及病原菌送檢率,見表2。
抗菌藥物使用種類:全院使用抗菌藥物7類23種。使用頻率占前10位抗菌藥物是頭孢哌酮/舒巴坦、頭孢西丁、頭孢噻肟、左氧氟沙星、替硝唑、頭孢替安、頭孢他啶、美羅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
討論
抗菌藥物使用率:本次調查顯示,我院抗菌藥物使用率4074%,與吳安華等報道全國178所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5693%的結果相比[1],結果偏低;與《醫院感染管理辦法》中規定的“抗菌藥物醫院使用率<30%”相比,結果偏高。說明我院在抗菌藥物的使用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規范現象,有待進一步提高。
抗菌藥物的種類:我院共使用抗菌藥物7大類23個品種。品種主要集中于廣譜酶抑制劑和頭孢菌素類,說明我院使用抗菌藥物起點高,分級管理制度執行力不夠。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導致多重耐藥菌株的產生。
聯合用藥情況:抗菌藥物以單一使用為主(3450%);“二聯用藥595%”;三聯用藥029%。低于全國抗菌藥物聯合用藥率(5693%)。說明我院抗菌藥物使用方面比較合理,但在聯合用藥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
用藥目的:全院418例使用抗菌藥物患者中預防用藥2392%,治療用藥6053%,治療加預防用藥1555%。說明我院抗菌藥物適應證把握不夠嚴格,過度依賴經驗用藥。
病原菌送檢率:治療性使用抗菌藥物的細菌培養率過低,我院細菌培養率2013%,低于衛生部要求(國家標準≥30%)。沒有針對性的使用抗菌藥可以導致細菌對該藥產生耐藥性,必須使用其他抗菌藥才能控制疾病,如此惡性循環,最后導致超級耐藥菌的產生。只有做到提高臨床醫生對病原學送檢的重視程度,并及時正確的采集、送檢標本,正確的病原微生物培養、分離和規范的細菌藥物敏感試驗才能為臨床提供合理用藥的依據,從而減少和避免耐藥菌株的產生。
參考文獻
1吳安華,任南,文細毛,等.我國178所醫院住院患者橫斷面抗菌藥物使用率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12):88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