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華
摘要目的:觀察、分析呼吸內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特點及其對藥物敏感度情況,指導抗生素的合理選擇。方法:收治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14例,取其痰標本,分離出257株病原菌,并對其進行檢測及藥敏試驗,觀察病原菌的分布特點及抗藥情況。結果:病原菌種分布中革蘭陰性菌154株,革蘭陽性菌57株,真菌46株,革蘭陰性菌中優勢菌依次為銅綠假單胞菌44株,大腸埃希氏菌38株,陰溝腸桿菌24株。革蘭陽性菌中優勢菌依次為表皮葡萄球菌26株,金黃色葡萄球菌16株。革蘭陰性菌對亞胺培南、阿米沙星等具有較高的敏感性,革蘭陽性菌對萬古霉素具有極高的敏感性。結論:呼吸內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多種多樣,各病原菌對藥物敏感性也不同,應分析患者致病菌,合理選擇抗生素,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呼吸內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藥性
下呼吸道感染在呼吸內科中屬于比較多見的疾病,其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1]。隨著人們體質的減弱及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人們機體抵抗力越來越差,病原菌抗藥性逐漸增強,再者多種抗生素的嘗試也使機體內環境紊亂,出現更加強悍的病原菌,引發更多嚴重的疾病。收治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14例,分析其病原菌分布特點以及耐藥性情況,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14例,男180例,女134例,年齡18~75歲,平均352±21歲;肺炎52例,支氣管哮喘39例,糖尿病27例。
方法:①取樣方法:對314例患者提取痰標本,陽性培養257例。具體取樣方法為:要求患者早晨起床以后用清水反復漱口,清除口腔內雜物;用力咳嗽吐痰,并用無菌容器手機,1小時內送檢;對于咳嗽吐痰無力的患者,則通過氣管人工吸取痰液;對痰標本進行涂片檢驗,符合相關標準才可繼續培養病原菌。②鑒定和試驗方法:采用血瓊脂、麥康凱平板作為合格痰液標本的培養基,在培養箱中培養1天左右,觀察病原菌種分離情況并進行生化鑒定。采用紙片擴散法對病原菌進行耐藥性試驗,按照NCCLS判定標準評定病原菌耐藥性結果[2]。
統計學處理:將觀察到的病原菌種分布例數、病原菌耐藥性情況導入到數學分析軟件SPSS140中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分析各種病原菌的所占比例及耐藥率。
結果
病原菌的分布情況:病原菌種分布中革蘭陰性菌154株,革蘭陽性菌57株,真菌46株,革蘭陰性菌中優勢菌依次為銅綠假單胞菌44株,大腸埃希菌38株,陰溝腸桿菌24株。革蘭陽性菌中優勢菌依次為表皮葡萄球菌26株,金黃色葡萄球菌16株。見表1。
革蘭陰性、陽性病原菌耐藥性分析結果:經過藥敏試驗,發現革蘭陰性菌對亞胺培南、阿米沙星等具有較高的敏感性,而革蘭陽性菌對萬古霉素具有極高的敏感性,見表2、3。
討論
本研究中,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致病菌群革蘭陰性菌154株,所占比例接近60%。而在革蘭陰性菌的分布中,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氏菌、陰溝腸桿菌是其優勢菌群,這3種病原菌占革蘭陰性菌的比例達到70%左右。呼吸道感染的另一重要病原菌是革蘭陽性菌,所占比例222%,其中的優勢菌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兩者所占革蘭陽性菌比例達到738%。病原菌分布的研究結果與國內相關報道基本一致[3]。
經過藥敏試驗研究,發現革蘭陰性菌總體上對亞胺培南比較敏感,其對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腸埃希氏菌、陰溝腸桿菌等具有極高的敏感性,但是銅綠假單胞菌對亞胺培南會有很高的耐藥性,其比其他抗生素更易導致抗藥性強的銅綠假單胞菌產生。如果致病菌是多種菌,使用亞胺培南會有很好的效果。另外還可以結合多種無沖突的抗生素進行治療,進一步的研究還在開展當中。在革蘭陽性菌里面,幾乎沒發現存在抗萬古霉素的菌群,其對革蘭陽性菌具有極高的敏感性。但是臨床上并不推薦把萬古霉素當做治療革蘭陽性菌的首選藥物,原因是為了避免抗萬古霉素菌群的出現和尚未確定萬古霉素是否會引起其他病原菌群的產生。
總而言之,治療呼吸內科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要注重分析其病原菌,了解各種抗生素對病原菌的敏感性,從而合理地選擇治療藥物,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楊玉霞,欒斌,馬麗娜.2000年~2010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構成變遷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16):3509-3511.
2張秀紅,錢俊,耿先龍.兒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15):3286-3288.
3劉芳,周玉寶,楊庚,等.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1):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