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玲等
摘要目的:探討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低視力的原因。方法:收治行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患者4738例(5648眼),其中術后1個月最佳矯正視力低于0.3的527眼的眼部情況,尋找低視力原因。結果:高度近視視網膜病變者121例(22.96%),青光眼性視神經病變及其他視神經疾患者109例(2068%),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114例(2163%),老年性黃斑變性者103例(1954%),弱視者19例(361%),角膜斑翳或白斑者21例(398%),視網膜色素變性者12例(228%),黃斑前膜者16例(303%),手術并發癥者12例(228%),術后低視力的發生絕大多數都與其眼部的原有眼病有直接的關系。結論: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聯合人工晶狀體植人術后發生低視力的主要原因為術前存在的眼底病變。
關鍵詞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低視力
白內障是世界范圍內常見的致盲性眼病,在我國居于致盲原因的首位,每年都有大量白內障患者行手術治療。隨著超聲乳化儀器的飛速發展,手術技巧的不斷完善,白內障手術的復明效果日臻完美,絕大部分白內障患者術后視力恢復良好,但也有一部分患者視力恢復不理想,現將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1月4738例(5648眼)超聲乳化白內障術后低視力原因分析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12年1月~2012年11月對白內障4738例(5648眼)行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其中男2045例(2476眼),女2693例(3172眼),年齡6~103歲。老年性白內障4654眼,并發性白內障863眼(其中高度近視并發白內障272眼,糖尿病并發白內障274眼,青光眼術后并發白內障241眼,虹膜睫狀體炎并發白內障76眼),外傷性白內障89眼,先天性白內障42眼。術前矯正視力為光感~03。
方法:①術前檢查:術前檢查全身狀況無手術禁忌證,眼部無活動性炎癥,常規沖洗雙眼淚道,排除感染性疾病。測裸眼視力,屈光檢查,檢查雙眼的最佳矯正視力、視網膜視力、光定位和色覺,裂隙燈顯微鏡檢查,散瞳眼底檢查,眼壓檢查,IOL-MASTER或A型超聲診斷儀測量眼軸長度,計算IOL度數,B型超聲診斷儀觀察眼后段,自動角膜屈曲率儀測量角膜表面中心3mm直徑范圍的屈光力和曲率半徑。OCT掃描雙眼黃斑區厚度及形態。特殊病例還需要檢查角膜地形圖、UBM等。②手術治療:所有患者均由經驗豐富的手術醫生在表面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完成,術前用美多麗散瞳,愛爾卡因表面麻醉,05%聚維酮碘結膜囊消毒,行常規角鞏膜緣后鞏膜隧道切口或者透明角膜切口,在2點作側切口,術畢球結膜囊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術眼紗布覆蓋,塑料眼罩保護。術后給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每2小時1次滴眼,2周后改為每日4次,3周后改為每日2次,至術后4周停藥,并在睡前涂典必殊眼膏。記錄術后1、7、30天的矯正視力。
診斷標準:采用我國低視力診斷標準[1],即最佳矯正視力<03為低視力。本研究以術后1月最佳矯正視力<03作為低視力診斷標準。
結果
術后低視力原因,高度近視視網膜病變者121例(2296%),青光眼性視神經病變及其他視神經疾患者109例(2068%),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114例(2163%),老年性黃斑變性者103例(1954%),弱視者19例(361%),角膜斑翳或白斑者21例(398%),視網膜色素變性者12例(228%),黃斑前膜者16例(303%),手術并發癥者12例(228%),術后低視力的發生絕大多數都與其眼部的原有眼病有直接的關系。
討論
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具有切口小、術后散光小、裸眼視力恢復快的優點。術后視力恢復的程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隨著超聲乳化手術的有序發展,顯微手術設備和手術技術、手術熟練程度的不斷提高,眼科醫師已把手并發癥降低到了最低限度,原發眼病日益成為白內障術后低視力的最主要原因。本研究結果表明絕大多數是由術前早已存在的眼部其他疾病和已波及眼部組織的全身疾病所引起玻璃體、視網膜及視神經病變。分別為:①老年性黃斑變性:是一組累及視網膜光感受器——視網膜色素上皮層-Bruch膜——脈絡膜內層血管多組織的病變。近年資料也顯示,Phaco可引起或加重AMD,其機制可能與超聲能量有關[2]。②高度近視視網膜病變:高度近視又稱為病理性近視,其特點為屈光度持續進行性加深,眼軸明顯延長,眼底病變早期即可開始,并進行性加重,視功能明顯受損。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行超聲乳化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其術后視力恢復程度與眼軸長度及眼底病變有直接關系,眼軸越長,眼底病變越重,則術后視力越差[3]。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國內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逐步上升,最近的權威報道是589%~1054%[4]。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異常導致的視網膜缺血性改變,是糖尿病視力下降及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4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會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5],且發病率隨病程增加而明顯增高。早期干預治療能減少臨床低視力的發生,這在預防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低視力發生上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④青光眼視神經損害:青光眼術后并發白內障是目前常見的抗青光眼術后并發癥之一,可能與晶狀體直接損傷、淺前房及房水動力學改變等因素有關。⑤另外,角膜斑翳、視網膜脫離、視網膜色素變性、弱視等均是引起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低視力的另一方面,亦要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