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也是大學生全面發展自身能力、適應社會競爭的需要。以環境工程專業為例,以考核方法改革作為切入點,分別對理論課程、實驗課程、教學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和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考核內容和方式進行了剖析、改革,旨在為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考核方式;創新能力;環境工程
作者簡介:周震峰(1978-),男,山東淄博人,青島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副教授。(山東 青島 266109)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1年青島農業大學環境工程特色專業建設點項目(項目編號:XTSZ1104)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07-0023-02
創新是21世紀大學生應當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綜合能力的基本要求,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大學生是當前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務。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包括更新觀念、培養創新型師資隊伍、注重教材建設和加強實踐環節等多種途徑。[1]在高校教學活動的諸多環節中,考核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進一步加強考核方法改革,采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和新穎的考核手段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環境工程是一個邊緣性交叉型的綜合性學科,屬于典型的工科專業,除了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外,創新能力和創新素質的培養對于環境工程專業學生未來的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以環境工程專業為例,分別對理論課程、實驗課程、教學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和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考核內容和方式進行了剖析和改革,旨在為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新的思路。
一、理論課程考核
理論課程的目的是向學生傳授基本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方法,為學生后期開展實踐活動提供理論指導。環境工程專業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數理化理論基礎并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等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為從事污染防治工程設計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礎。盡管環境工程專業具有偏工程、重應用的特點,但傳統的環境工程專業理論課程考核仍主要以考試分數為主,而且往往采取閉卷考試的形式,考試內容多以記憶性的題目作為主要題型,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及其實際應用能力難以得到真實考查。鑒于環境工程專業的工學特色,考核方式應當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進行改革。在考試內容上,除了考查學生對于環境工程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的學習情況外,還需要通過計算題和設計性的題目來判斷學生對于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在考試形式上宜采取閉卷+開卷、考試+課程論文相結合的方式,閉卷考試主要考核學生的理論知識,而開卷考試主要考核學生的工程設計能力和計算能力。[2]作為傳統考試方式的有效補充,撰寫課程論文可以達到拓寬學生知識面和學術視野的目的。結合當前的熱點環境問題或實際的工程項目,為學生提供一定數量的論文題目要求學生利用圖書館或電子數據資源庫廣泛地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后對問題展開論述,形成一篇高質量的課程論文。通過對理論課程考核進行改革,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再采取死記硬背的形式,而是更多地通過理論聯系實際進行記憶,既可以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又能達到對理論知識活學活用的目的,創新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實驗考核
實驗教學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操作技能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傳統的環境工程專業實驗考核往往“重結果、輕過程”,導致學生一味追求實驗結果,忽視實驗過程的細節,難以真實反映學生實驗操作、試驗設計和數據統計分析的能力。因此,建立科學合理的綜合評價方法是實驗考核方式改革的重點之一。[3]在實驗考試的內容上,應包括實驗基本原理、基本操作、設計方法、統計分析方法等。實驗成績由平時實驗和綜合實驗兩大部分組成。平時成績主要考查學生的實驗操作水平、實驗數據的處理能力、實驗結果的正確性和實驗報告撰寫的規范性等;綜合實驗采取面試+隨機實驗的形式,面試主要針對環境工程實驗的基本原理、主要實驗步驟、實驗注意事項等問題對學生進行綜合提問,隨機實驗可以由3~5人編為一組,要求學生按照給定的材料要求進行試驗設計,并按照試驗設計方案分工合作開展工作,形成完整的實驗報告,并依據每個學生在實驗過程的表現給予評分。改革實驗考核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4]
三、教學實習考核
教學實習是理論教學的重要補充,是教育教學體系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不可替代的重要環節。環境工程專業的教學實習往往以參觀各種污水處理廠、燃煤熱電廠和生活垃圾填埋場為主,教學實習考核主要通過實習報告+平時表現判定成績,考核形式過于簡單。實習報告存在嚴重的抄襲現象,實習成績很難拉開差距,既無法激發學生的實習興趣也難以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判斷分析的能力,大大降低了實習效果。新的考核形式可以改為綜合答辯或研討會。每個學生根據實習內容詳細說明實習單位現有的污染治理工藝流程和設施運行狀況,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根據所學專業知識提出工藝及設備的改進方案,依據每個學生的答辯情況或者發言情況進行分數的評定。這種考核形式要求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必須認真聽講、仔細觀察、深入分析,實習結束后還需要通過查閱專業的文獻資料才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可以較為全面地反映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其創新性思維。通過教學實習考核方式的改革既可以督促學生較好地完成實習任務,也便于實習指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實習效果,總結實習經驗,對實習效果進行較為客觀準確的評價,為改進教學實習提供參考依據。
四、課程設計考核
課程設計是工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工科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環境工程專業主要有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和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三門課程,配有相應的設計訓練。課程設計的成果一般為圖紙,但單純依據圖紙進行成績的評定往往存在抄襲等諸多問題,難以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可以采取理論考試+圖紙評閱或分組答辯+圖紙評語相結合的方式。理論考試主要針對設計過程中設計思路、參數選擇等關鍵性問題進行筆試,考試結果可以較好地反映出設計成果是否為學生自己所做;分組答辯的方式不但可以較為直接地掌握學生的設計情況,而且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效果較好。但與理論考試的方式相比較,答辯需要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較多,可以作為理論考試的有效補充。通過采取這種靈活多樣的課程設計考核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學生抄襲,提高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
五、畢業設計考核
畢業設計是提高工科學生工程設計能力的一種綜合訓練,旨在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為學生畢業后從事環境工程設計與施工奠定基礎。環境工程專業的畢業設計主要圍繞污水處理廠設計、除塵器設計和垃圾填埋場設計三大類題目進行,題目相似度較高。一旦畢業設計過程缺乏有效的指導,極易造成有的畢業設計內容過于簡單、設計缺乏新穎性,并可能存在抄襲現象。另一方面,現有的畢業設計考核基本上以評閱和答辯兩部分成績構成,形式比較簡單。因此,畢業設計應當將題目的新穎性、工藝的先進性、設計的創新性、格式的規范性作為考核的重點,在設計中明確學生自己的創新之處。在考核形式上,可以抽取小部分設計進行盲評和重復率檢測,避免學生借鑒前人的設計進行簡單的重復性工作。在評分時,可以根據學生設計中所選工藝和設備的難易程度賦予相應的難度系數,從而提高學生的設計積極性。另外,依據學生在畢業設計中的創新性給予額外的加分,以此激勵學生在畢業設計中進行創新性的工作。
六、綜合素質考核
在現有的學分制條件下,畢業考核形式多以學生學分達到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作為衡量標準,一旦理論課程和實習實踐環節缺少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訓練,將難以實現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因此,在培養方案中有必要增加創新學分作為畢業考核的必修學分。創新學分的高低可以依據不同類型高等院校環境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確定。創新學分的獲取要求學生必須在大學階段參與教師的科研活動、創新教育項目、挑戰杯比賽、大學生創業計劃、環保競賽等,具體的成果形式可以為發表的學術論文、獲獎證書,也可以是學生自己撰寫的小論文、項目申報書、計劃書等,成績的評定由專業教師依據成果的質量或獲獎的等級進行量化賦分。通過設立創新學分,使學生在大學階段至少經歷一次創新能力提高的綜合訓練,可以彌補理論教學或實踐環節創新訓練不足的缺陷,最終實現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楊友文,張曉安,胡興祥.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5(S1):89-90,94.
[2]賀君,宋來洲.環境工程專業特色教學初探[J].教學研究,2011,
34(3):55-57,66.
[3]葉琳,陳芳艷,唐玉斌,等.環境工程專業綜合實驗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20):20.
[4]戴竹青,王密華.環境監測實驗教學改革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8(1):135-137.
(責任編輯: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