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芳等
腦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急性期腦卒中患者發生跌倒者可達14%~64%,患者跌倒后將產生恐懼心理,因害怕跌倒而限制活動、減少社會活動以及與社會隔離,部分腦卒中患者因此長期臥床[1]。認知損害對于老年卒中患者跌倒有直接影響,導致運動和平衡功能降低,使跌倒的危險性增加。本文對多方位干預預防老年卒中患者跌倒的效果進行觀察。
資料與方法
2009~2011年收治老年腦卒中患者352例,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中腦卒中診斷標準,年齡65~80歲,生命體征平穩,神志正常,能夠完成治療和測評;洛文斯頓(Loewenstein)作業療法認知評定量表(LOTCA)評分<100分;病程≤6周。將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17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比較,見表1。
干預方法:兩組均給予常規的臨床治療和康復護理。康復護理的具體措施:①心理護理:啟發誘導患者正確對待疾病,鼓勵患者戰勝疾病,加強對家屬的心理疏導工作,提供良好的家庭和社會支持,以“自我護理”模式為主,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②健康教育:由護士、醫生、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一起參與,根據個體差異制定相應的健康教育計劃并加以實施。③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訓練和指導:指導患者進行日常生活能力訓練,設計簡單易行的康復訓練,如投球、撥算珠、套圈、搭積木、抓木釘、沙板磨等,以及訓練穿脫衣服,使用餐具等。干預組在此基礎上增加多方向干預措施,針對6項危險因素進行干預:認知損害、睡眠不足、失動、視覺損害、聽覺損害和脫水。具體實施,見表2。
患者的特征,見表1。干預組和對照組的一般情況比較無顯著差異,入院時患者平均危險因素兩組相似。
跌倒發生率干預組(9.9%)顯著低于對照組(15.0%,P=0.02),配對比值比0.60(95CI 0.39~0.92),干預組跌倒危險性顯著降低。簡短智能測驗記分<24與跌倒有顯著相關性(P<0.01),跌倒累積發生率干預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圖1)。跌倒總次數分別為62對90(P=003),干預組顯著低于對照組。采用MFES量表進行跌倒效能測試,治療后兩組均較治療前分數增高(P<0.05或P<0.01),而干預組增分更顯著。
討論
此對照臨床研究為多方位干預預防老年腦卒中患者跌倒提供了試驗證據,干預預防跌倒可減少跌倒總數,干預組和對照組之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跌倒發生率干預組(9.9%)顯著低于對照組(15.0%,P=0.02),配對比值比0.60(95CI 0.39~0.92),干預組跌倒危險性顯著降低。簡短智能測驗記分<24與跌倒有顯著相關性(P<0.01),跌倒累積發生率干預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圖1)。跌倒總次數分別為62對90(P=0.03),干預組顯著低于對照組。采用MFES 量表進行跌倒效能測試[3],治療后兩組均較治療前分數增高(P<0.05或P<0.01),而干預組增分更顯著。
本研究采取多方位干預措施,對腦卒中患者跌倒的6個危險因素進行分類干預,收到了顯著的效果。這一研究結果表明,腦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損害,通過以改善認知為主的綜合干預措施,幫助患者更好地改善認知功能,提高平衡能力,掌握預防跌倒的方法,降低跌倒危險因素,從而有效地減少跌倒風險。
參考文獻
1趙雪平,閆桂芳,張紅衛,等.康復期腦卒中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8,23(6):563-564.
2史艷,解慶凡.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期腦卒中偏癱患者繼發性障礙的影響[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6,12(9):819-820.
3楊富英,呂小春,關惠儀,等.認知功能訓練對腦損傷后記憶障礙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1):975-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