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古華等

摘要目的:觀察舍曲林對阿爾茨海默病伴發焦慮癥狀的臨床療效。方法:將符合標準的6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兩組均予多奈呱齊勤出治療,治療組予舍曲林治療,觀察4周,采用漢密爾頓量表(HtMA)評定療效,簡易智力狀態檢查(MMSE)評定認知功能,不良反應量表(TESS)評價安全性結果兩組基線HtMA評分無差異,得出結論舍曲林能有效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關鍵詞舍曲林阿欠茨海默病對照研究
阿爾茨海默?。ˋD),又叫老年性癡呆,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起病隱匿,病程呈慢性進行性,是老年期癡呆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主要表現為漸進性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人格改變及語言障礙等神經精神癥狀,嚴重影響社交、職業與生活功能。在現今社會人們生活安定、生活水平提高、科學技術和醫療衛生事業速猛發展,人口的老齡化日益嚴重,AD患者的發病率明顯增加。舍曲林能有效地減輕患者的抑郁癥狀,包括煩躁情緒,并能減輕持續性的疲勞癥狀以及焦慮狀態,在治療抑郁癥和焦慮障礙方面,療效顯著,安全性好,耐受性強,是當前治療抑郁、焦慮障礙時首選藥物之一。因此,我們前瞻性的應用舍曲林治療AD患者,并與阿米替林進行對照,以探討舍曲林治療AD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
資料與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阿爾茨海默病患者60例。入組標準:①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標準;②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14分;③年齡60~80歲;④簡易智力狀態檢查(MMSE)評分13~24分;⑤1個月內一直服用多奈呱齊。
研究方法:入組60例,用隨機數字表法將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均繼續多奈呱齊(安理申)治療(睡前口服5mg/日)。治療組患者在入院次日早餐后口服舍曲林,起始劑量25mg/日,視不良反應在2周內加減,最大劑量50mg/日。對照組僅用多奈呱齊。分別于治療前與治療后的第1,2,4周末評定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于治療后第1,2,4周末評定不良反應量表(TESS),于治療前與治療后第4周末評定簡易智力狀態檢查(MMSE),復查血常規、生化常規和心電圖。根據漢密爾頓量表(HAMA)的減分率評定療效,與基線相比HAMA減分率>50%有效。由接受過培訓的1名主任醫師及1名主治醫師完成HAMA評定(一致性檢驗Kappa=0.86)。治療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60~80歲,平均707±55歲;病程1~5年,中位數23年,四分位數間距15~35年;受教育程度0~15年,中位數8年,四分位數間距5~11年;舍曲林平均劑量33±34mg/日。對照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60~80歲,平均711士50歲;病程1~5年,中位數25年,四分位數間距15~35年;受教育程度0~15年,中位數8年,四分位數間距5~11年。兩組間性別構成(X2=028,P=079)、年齡(t=117,P=025)、病程(z=023,P=082)以及受教育程度(z=0154,P=088)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統計學處理:治療前后HAMA評分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臨床療效比較采用X2檢驗。
結果
治療前后兩組HAMA評分:比較治療第1周末,治療組患者的HAMA評分較入組時下降(t=453,P<001),隨著治療進展,分值下降越明顯,而對照組到第4周末HAMA評分才較入組時下降(t=371,P<001)。第1周末起治療組的HAMA評分低干對照織。見表1。
兩組治療前后簡易智力狀態檢查(MMSE)評分:比較治療前治療組MMSE評分166±28分,對照組165±27分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9,P=093),治療后2組MMSE評分分別為173±28分、170±29分,差異也無統計學意義(t=072,P=048)。
討論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不但有認知功能障礙,還常出現精神行為異常,上述癥狀進一步影響生活質量、加重認知功能障礙加重。多奈呱齊能有效治療BPSD,尤其是對于妄想、脫抑制癥狀療效明顯。但多奈呱齊能夠有效治療輕中度癡呆伴發的焦慮癥狀,但要經過12周,起效時間長,故需要有起效更快的藥物有效控制焦慮癥狀。舍曲林通過調節5-輕色胺神經遞質而發揮抗焦慮作用,與膽堿能受體、腎上腺能受體、組胺受體、r一氨基丁酸受體及苯二氮受體幾乎沒有明顯親和性,不良反應少。
本研究治療組有16%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對照組13%,主要是消化道癥狀,但對于伴有焦慮癥狀的癡呆患者,即便是輕微的不良反應也會降低患者及其家屬對治療的依從性,因此在治療前給患者及其家屬做好充分的解釋工作,為了減輕惡心癥狀,囑飯后服藥,對于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及時給與對癥處理后癥狀很快消失,沒有因不良反應而脫落。
當然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處:①舍曲林與食物同服可使血漿藥物濃度增加,故應考慮血藥濃度差異,但由于條件限制,在研究中未監測藥物濃度。②由于本研究為開放性,護士在查房時也會對患者鼓勵、勸說、解釋、贊揚等常規心理支持,但由于護士的心理宣教方式存在差異,且對患者有選擇性,故可能給本研究帶來偏倚。本研究為開放性,觀察時間較短,且病例數少,均為住院患者,故結論尚不能推廣到社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