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振林

摘要目的:探討阿奇霉素聯合痰熱清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方法:將124例支原體肺炎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62例,對照組給予阿奇霉素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痰熱清注射液,觀察兩組治療后療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3.34%,顯著優于對照組的67.50%;治療組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阿奇霉素聯合痰熱清注射液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可提高療效,改善患兒癥狀,且不良反應少。
關鍵詞阿奇霉素支原體肺炎痰熱清
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因患兒起始癥狀往往不典型,常造成臨床診斷和治療的誤判。患兒常表現為發熱、持續頑固性咳嗽等癥狀,不僅可造成患兒呼吸系統的損害,且可通過激活免疫系統而累及多個肺外器官系統,如不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引起小兒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最終導致死亡。近年來,聯合應用阿奇霉素、痰熱清注射液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療效顯著,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6月收治支原體肺炎患兒124例,均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版中支原體肺炎診斷標準。隨機將患兒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62例。其中男73例,女51例,年齡2~13歲,病程3~9天。兩組均有發熱和(或)持續劇烈咳嗽癥狀,肺部體征不明顯,胸片提示肺炎,WBC正常,青霉素及磺胺類藥物治療無效,ELISA檢測肺炎支原體-IgM抗體≥1:80。兩組年齡、性別、癥狀等資料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
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化痰、止咳及平喘等對癥治療。對照組給予阿奇霉素10mg/kg+250ml生理鹽水中靜滴,療程5天,停藥3天,再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懸劑10mg/(kg·日),1次/日,連用3天,停藥4天,共用藥2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痰熱清注射液0.3~0.5mg/kg+250ml 5%葡萄糖靜滴,1次/日,連用7天。
療效判斷標準:①痊愈:用藥3天后咳嗽等癥狀消失,體溫恢復正常,胸片正常;②顯效:用藥3天后咳嗽等癥狀明顯減輕,體溫恢復正常,胸片明顯好轉。③好轉:用藥后病情好轉,但不明顯。④無效:用藥72小時病情無好轉或加重。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結果
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93.34%,對照組總有效率67.50%,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臨床癥狀及住院時間比較:治療組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較對照組明顯縮短,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2。
討論
肺炎支原體是引起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的常見病原體,多發于<5歲的兒童和冬春季節,占小兒肺炎的20%,近年來其發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由于肺炎支原體不僅可造成呼吸系統損害,且可導致多系統的免疫損傷,患兒常伴有混合感染,造成病程遷延,增加了臨床診斷和治療的難度。其發病機制主要為病原體的直接作用和病原體激發免疫系統的反應。患兒常表現為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并常伴有頭痛及胸骨下疼痛等癥狀[1]。
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其化學結構穩定、抗菌能力強,血藥濃度高,組織滲透力強,體內分布較廣,其感染部位的濃度較非感染部位高出6倍,且半衰期可達36~72小時。但單用阿奇霉素患兒易發生耐藥,咳嗽、發熱等癥狀消除較慢,雖可取得一定得療效,但常伴有腹瀉、惡心等消化道不良反應,還可引起粒細胞、血小板減少等[2],患兒對治療的依從性較差。痰熱清注射液主要成分為黃芩、山羊角、熊膽粉、金銀花及連翹,具有宣肺、清熱解毒及化痰止咳等作用。藥理學研究顯示,黃芩具有清熱解毒、宣肺瀉火之功效;熊膽粉可解毒、抑菌、鎮咳、解痙、平喘及化痰;金銀花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山羊角具有鎮靜、解熱及免疫功效。研究表明,痰熱清可抑制免疫細胞的超敏反應和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從而減少炎性介質致氣道炎癥和肺組織的損傷[3]。本文結果顯示,兩藥聯合應用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較對照組可顯著提高療效,且咳嗽、退熱及肺部啰音的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等臨床指標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阿奇霉素聯合痰熱清注射液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可提高療效,縮短療程,且不良反應少,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學高.小兒肺炎支原體的診治進展[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8):1246-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