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琴 孫寧 徐玉芳
摘 要:目前多媒體教學已經普遍用于高校教學當中,它能通過文字、聲音、圖畫、動畫等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但多媒體教學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在教學中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a)-0186-01
多媒體教學是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圖表、圖像、聲音按教學的要求集成在一起設計成教學課件,課堂上通過計算機投影技術對課件內容進行演示和講解[1]。隨著互聯網技和電腦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教學當中。尤其醫學專業課程,專業性、實踐性較強,同時又十分抽象,難以描述,多媒體教學能通過文字、聲音、圖畫、動畫等生動地展示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更充實、更形象,但是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1 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師對多媒體教學認識的誤區
許多教師認為只要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教學便是先進的教學手段,過度使用多媒體課件,所有的授課全部采用課件講解,而放棄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久而久之,過分依賴課件,忽視了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教學能力退化,成為了一名電腦“放映員”。當電腦出故障,課件出現問題的時候,便不知所措,無法授課,影響教學。而且,醫學課程中,有一些課程,如《人體解剖學》《細胞生物學》等,的確需要大量的圖片、動畫等多媒體資料來更直觀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可以增強教學效果。而有一些課程或章節更多需要的是教師的講解與引導,若千篇一律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缺乏靈活性和生動性,難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創新,會覺得枯燥乏味。
1.2 課件質量低
多媒體教學中,課件必不可少。而部分教師對多媒體知識及電腦技術掌握的程度有限,制作的課件質量不高。有些課件單以文字為主,間或穿插幾張表格及靜態圖片。使用這樣的課件授課,必將弱化教學效果。個別教師甚至將書本內容直接大段粘貼到PPT上,學生感覺老師在照本宣科,很快視覺疲勞,注意力下降,學習的興趣喪失。
1.3 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氣氛不佳
醫學專業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很多,開設的課程相對較多,而課時卻很有限。教師在一堂課中講授的信息量很大,若單一使用多媒體授課,造成播放的速度過快,在學生眼中和頭腦中停留的時間短,使學生目不暇接,既沒有時間理解,也沒有時間分析、消化,常常會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產生大腦疲倦[2]。課堂上疲憊而又緊張,學習效率卻很低。
如果機械地使用多媒體,忽視了其它教學手段,課堂上往往出現這樣的情境:老師在電腦前看著課件講,學生要么低頭做自己的事情,要么抬頭面無表情地看著屏幕,老師和學生沒有交流、互動,課堂氣氛沉悶,教和學完全分離。
1.4 教學成本高
目前教師授課普遍使用多媒體,每間教室都需要安裝投影儀及電腦等,再加上日常維護,學校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除此之外,還需要一些輔助設施,如掃描儀、數碼相機、刻錄機、U盤、移動硬盤、電腦、網絡等,而這些設施基本上是自行解決。自行投入的多少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課件的質量。除資金投入外,還需要時間、精力的投入。目前,只有極少部分教科書配備有多媒體課件,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制作課件,相對輕松一些。而大多課程需要自己制作課件,從素材的搜集、處理到課件的編輯制作,較為耗費時間精力。
2 針對醫學多媒體教學的幾點建議
2.1 提高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水平
好的多媒體課件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生動展示教授內容,增強課堂教學效果。這需要教師掌握相關電腦技術,如Power Point、Photoshop、Flash動畫制作軟件、抓圖軟件、Media Studio、Gold Wave、聲音及視頻的采集、網絡資源的獲取等。但好的課件不是指在一個課件當中用盡所有的技術,大量運用圖片、圖像、聲音、音樂,動畫等,應該適當使用,否則,課件會顯得過于花俏,使得學生看的眼花繚亂,注意了課件本身,反而忽視了課件上的內容,讓課件成了教學的干擾源。
2.2 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多媒體在醫學課程教學中有諸多優點,能夠客觀、真實地從宏觀和微觀上反映人體各器官結構、形態,顯示細胞、分子的結構和功能,能動態地演示人體機能過程。但是根據美國教育家愛德加·戴爾提出的“經驗之塔”,來看,多媒體屬于替代經驗,盡管能夠彌補抽象經驗的不足,但從直接經驗到抽象經驗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一般規律。教育也不例外,應當使學生從直接經驗入手,向抽象經驗發展。特別是醫學這樣實踐性極強的學科,更應該加強學生直接經驗的獲取[3,4]。多去觀察實物、多實驗實踐、多見習,從中獲取直接經驗。不能因為有了多媒體,可以直觀展示很多圖片、視頻,而忽略了實踐能力的培養。人體是復雜的,患者的情況是多變的,只在課堂上看圖片、視頻是遠遠不夠的。
2.3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
多媒體教學是為了達到教學目的使用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因此,不能不顧實際盲目地使用。在多媒體已經普遍使用的情形下,有些教師和學生認為用傳統板書的教學方式已經落伍了。而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并不矛盾、相互排斥。同時,應該看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優勢。傳統教學方式在訓練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以及課堂應變能力方面要優于其它教學方式,并且傳統教學方式能充分展現一名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師通過富有情趣的講解,生動、簡練的語言和工整、明快的板書,通過富有啟發性的提問,可使學生思維活躍,積極回答問題,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是任何形式的多媒體所不能替代的[5]。
在教學中,能根據實際需要適當使用多媒體,和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可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即使是在多媒體教學中,也應當穿插板書,這樣能更好地解釋難點知識,能強調重點知識,讓學生印象更加深刻。
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教學效果好才是硬道理。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和探索,將多媒體教學的長處發揮到最大,力求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有機結合,目的是得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華興旺.對多媒體教學的理性審視[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10):15-17.
[2] 童衛東,劉寶華.醫學多媒體教學的不足及對策分析[J]S.中國現代醫學,2004,14(17):159-160.
[3] 許維新,郭光友,魏吉慶.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基礎[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4] 劉立東,劉開明.醫學多媒體教學研究[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6,26(3):77-79.
[5] 沈雷,李公啟,劉冰華,等.醫學多媒體教育技術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6):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