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婷


古老的瑜伽文化源于五千年歷史的孕育和積淀,它能完美銜接外在形體與內(nèi)在靈魂的凈化,是綠色、健康生活方式的代表;它能給予人正能量,讓身體與心靈融入自然;它令人內(nèi)外相兼,展示出生命的動靜皆美。
2013年6月29日,備受廣大瑜伽愛好者和媒體關注的“2013中印瑜伽周”活動在盛夏的北京火熱開幕。中國醫(y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CPAM)、印度駐華使館、國內(nèi)政府高層領導以及瑜伽界、藝術界知名人士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一百多位瑜伽愛好者和從業(yè)者參加了活動開幕式。為了契合瑜伽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次活動的主題設定為:生命之美,動靜之魂,智慧人生。屆時,世界級瑜伽大師團將應邀蒞臨,為中國民眾獻上瑜伽智慧的饕餮大餐,傳播綠色、健康的新都市生活理念。該活動由綠色中國行活動組委會主辦,北京印梵國際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承辦。
“2013中印瑜伽周”活動共歷時7天,包括高端論壇、導師提升專業(yè)課程以及公益巡講三大步驟。作為瑜伽領域的文化傳播活動,能夠獲得世界級瑜伽大師的蒞臨指導,且全程由多位印度瑜伽導師出席和親授,這在中印瑜伽交流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盛事。
2013中印瑜伽周活動不僅獲得了印度駐華大使館的傾情支持,也得到了印度權威瑜伽機構的大力協(xié)助,將有多位印度瑜伽專業(yè)領域的杰出代表來華授課。其中包括近半個世紀以來獲世界瑜伽大賽冠軍最多的一代宗師鮑·姆昆德辛教授、印度駐世界各國的專職瑜伽大使、曾受國家元首親自接見的道潤導師,以及最為特別的瑜伽修行者——世界瑜伽學術界的泰斗級人物——Swami芒共提桑大師。
Swami芒共提桑大師原名A.K.Ghosh,他是印度國立瑜伽學院MDNIY的專家委員會委員,也曾出任世界著名比哈瑜伽學院應用科學學院院長。同時,大師還是印度Swami Satyananda、Holistichealingplace古老傳統(tǒng)醫(yī)學研究中心的創(chuàng)始人,對當代瑜伽科學的發(fā)展與推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Swami芒共提桑大師從青年時代起便拋棄世俗生活,一生始終堅持修行瑜伽。他是世界公認的瑜伽休息術大師、目前在世的最高級別傳授者。身為醫(yī)學博士的他,多年不斷深入研究瑜伽和醫(yī)學之間的聯(lián)系,撰寫了多部傳世著作,其中包括《心理疾病治療的希望之光》、《瑜伽科學》等瑜伽領域權威書籍。作為“思維色彩學”的世界首位發(fā)現(xiàn)者,Swami芒共提桑大師對整個瑜伽界,甚至更為廣泛的生理學、醫(yī)學領域都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他關于人類腦電波在瑜伽狀態(tài)中的循環(huán)變化、思維在不同狀態(tài)下呈現(xiàn)不同色彩的發(fā)現(xiàn),是震撼世界的科研成果。作為世界上首位運用科學方法驗證瑜伽休息術功效的瑜伽科學家,Swami芒共提桑大師也被譽為“瑜伽休息術之父”。
2007年7月,Swami芒共提桑大師受邀成為印度政府衛(wèi)生部瑜伽自然療法研究中心的成員;憑借其杰出的貢獻,進一步被選為印度政府瑜伽專業(yè)委員會委員。2009年,印度政府向其授予印度最高嘉獎——Ayurveda Ratna金牌獎。
在開幕式上,Swami芒共提桑大師、鮑·姆昆德辛教授與道潤教授分別做了《古老瑜伽與現(xiàn)代生活》、《體式練習與理論練習》以及《瑜伽理療能為你提供什么》的演講,印梵西瓦瑜伽創(chuàng)始人辛格老師也做了專項主題的發(fā)言。
本次活動的主辦方綠色中國行組委會秘書長、綠色中國雜志社社長繆宏表示,古老的中華文化講究人與自然世界的和諧共處,講究動靜結合的藝術,從身心兩方面體驗生命的本真;而瑜伽同樣力求與周邊環(huán)境和諧相生,給人以疏通、凈化和調(diào)理,使我們完全接近自己、覺察人生。瑜伽與中華文化中的很多精髓是相通的,閃爍著東方智慧的共識。當今,“綠色”、“健康”的主題已經(jīng)日益成為國內(nèi)外所共同關注的話題;在建設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更是成為整個民族積極探討的主題。瑜伽在治療和改善亞健康、倡導自然康復方式、弘揚積極人生觀等方面,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希望通過這一活動促進中印兩國在健康養(yǎng)生領域的交流,在瑜伽及自然療法領域建立合作關系,唱響健康人生、智慧人生的和諧篇章。
瑜伽是門博大精神的文化以及健康學科,在中國發(fā)展只有不到四十年時間,相關瑜伽信息仍是以點和線的形式由少數(shù)先行者和機構傳播進來。我們國內(nèi)目前主要是開發(fā)了以哈他瑜伽為主導的體式練習,而對于身心各方面亟待調(diào)整的都市消費者來說,市場需求仍是空間巨大的,其大部分還沒有被開發(fā)出來,比如:瑜伽理療,蘇斯瑪巴揚,身體疾病治療,心理疾患調(diào)適等。據(jù)統(tǒng)計,世界瑜伽領域精彩絕倫的大量信息、論文、學習資料,在中國只有約萬分之一不到的信息被翻譯成中文。中國瑜伽和世界瑜伽資訊的發(fā)展水平之間還未完全接軌。而在國外,曾經(jīng)風靡一時的體式瑜伽,已經(jīng)被靜坐冥想等練習理念所替代。
對于三個大師的訪華,對于促進中國瑜伽行業(yè)發(fā)展、促進每一個人對瑜伽領域的認識,是極具價值并且意義深遠的。Swami芒共提桑大師聯(lián)合鮑·姆昆德辛教授和道潤教授的來華之旅,可以說是中國瑜伽界發(fā)展的一個里程碑,我們期待這次來華能帶動中國瑜伽界和世界整體瑜伽領域的進一步接軌。
“2013中印瑜伽周”真正做到了國際頂級大師強強聯(lián)手,呈現(xiàn)高端智慧盛宴,構建健康智慧人生。這次活動不僅給瑜伽界專業(yè)人士提供了一次聆聽世界大師的交流機會,也為兩國瑜伽文化帶來了一次高端碰撞。隨著瑜伽文化的廣泛傳播,它必將成為全世界都市人群凈化身體、洗滌心靈的獨特選擇。
Swami芒共提桑
人生是需要冥想的
Swami芒共提桑,是世界公認的瑜伽休息術大師,他曾在印度比哈市的帕戈爾布爾大學出任基因機制調(diào)控研究的教授,不僅擁有理科碩士、博士學位,還在莫斯科獲得了量子醫(yī)學學位。
1980年,Swami芒共提桑大師遇到了人生中的重要導師Paramhamsa Swami Satyananda Saraswati(世界著名比哈瑜伽學院創(chuàng)始人,把瑜伽休息術傳播到世界的第一人),從此博士決定出家,成為一世修行的僧侶。
在那之后,Swami芒共提桑大師致力于將瑜伽科學在人類社會的應用發(fā)揚光大。作為目前在世的瑜伽休息術最高傳授者,Swami芒共提桑大師努力研究和教授瑜伽,將瑜伽和醫(yī)學聯(lián)系起來,二者相輔相成。Swami芒共提桑大師撰寫了多部書籍,其中的著名著作有《心理疾病治療的希望之光》、《瑜伽科學》等瑜伽領域權威書籍,后人也對他的成就做出了很多研究。
通過在倫敦查靈克羅斯醫(yī)學院所做出的一系列科學研究,Swami芒共提桑大師證明了瑜伽休息術的原理、功效和益處。同時,他還是世界上第一個用科學方法證實瑜伽休息術可改變?nèi)祟愐庾R形態(tài)的大師,他發(fā)現(xiàn)并確認了進行瑜伽休息術時,人類腦電波從beta到alpha再到Delta的循環(huán)變化,震驚了世界。他認為,我們需要精神食糧來滿足內(nèi)心深處的渴望。否則,我們就會一直焦慮和不安,總感覺生活中缺了什么。為了填補這種內(nèi)在的渴求,我們嘗試了各種方法,暴飲暴食、吸煙、購買不需要的物品。只有瑜伽冥想才能提供我們所需要的真正的精神食糧。
人的一生總在不停地學習、不停地勞動,目的就是要我們的生活變的美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摒棄陋習、克制欲望,達到和自然的和諧、和社會的和諧,這個過程也是在不斷尋找幸福的過程。Swami芒共提桑大師指出,冥想能改變一個人的健康、情緒及精神狀態(tài),使之達到內(nèi)在的平衡改善由內(nèi)到外的問題,這就是為什么冥想瑜伽練習者會感到他們的健康、情緒以及生活都漸漸得到改善。比如,當人面對廣闊的大海和藍天時,情緒是最放松的,那么他的思維色彩便會成為藍色。
Swami芒共提桑大師一生都在致力于瑜伽文化的傳播和相關學術研究,他是英國查靈克羅斯醫(yī)學院、倫敦瑜伽公立醫(yī)學院、劍橋大學、倫敦的國王學院的客座科學家和研究學者。同時,他還是紐約科學院的重要成員,在世界著名的比哈瑜伽學院出任教授和瑜伽科學、應用科學學院院長。Swami芒共提桑大師也是印度Swami Satyananda古老傳統(tǒng)醫(yī)學研究中心的創(chuàng)始人。
2007年7月,Swami芒共提桑大師受邀成為印度政府衛(wèi)生部瑜伽自然療法研究中心的成員。由于其杰出的貢獻,他還被選為印度政府瑜伽專業(yè)委員會委員。由于Swami芒共提桑在瑜伽領域所做出的巨大貢獻,2009年印度政府授予他Ayurveda Ratua這一印度最高的獎項。
鮑·姆昆德辛
用身體傾聽心靈的聲音
鮑·姆昆德辛教授于1952年出生于印度。在1980年成為了Swadami Ohirendra Brahamchari大師(國立瑜伽學院的創(chuàng)建者,印度前任總理甘地和尼赫魯?shù)蔫べだ蠋煟┑牡茏又弧?/p>
鮑·姆昆德辛教授曾獲得過六次全國瑜伽比賽的冠軍,13次世界級瑜伽比賽的冠軍。他是當前全世界瑜伽比賽中獲得冠軍次數(shù)最多的一位瑜伽名師。
在采訪中,鮑·姆昆德辛教授告訴筆者,瑜伽不僅僅只是減肥塑身、緩壓靜心、祛病強身,延緩衰老、永葆青春,而且能夠心曠神怡、從容脫俗、氣質(zhì)高雅,達到自身與周圍環(huán)境的和諧統(tǒng)一,讓心地變得更為光明與祥和。因為瑜伽中的某些冥想和體位舒展促使我們身體與精神均衡,通過回到我們身體本身──我們的第一個工具,學著運用它,使它達到最大限度的和諧。通過不懈的練習,我們凈化和加強身體的每一個細胞,使我們在面對日常的傷害時,能釋放它的潛能。
瑜伽體位是動靜結合,柔中帶剛,剛中帶柔,剛柔相濟,把人的能動性結合起來,外練筋、皮、骨,內(nèi)練精、氣。所以,鮑·姆昆德辛教授說,理療瑜伽很適合現(xiàn)在的都市白領,高度腦力勞動,身體久坐導至低度體能,肩頸、腰椎、腰肌勞損等生理疾病及壓力、憂郁等心理疾病,都需要通過掌握并練習瑜伽這門生命技能,才能自我修復療愈。更多地靠身體的力量去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回歸自然體驗生活,獲得靈性生長,獲得愛。
當我們討論起在中國風靡一時的“熱瑜伽”時,鮑·姆昆德辛教授立刻指出這種瑜伽完全是錯誤的。他說,在印度,瑜伽是人通過肢體的習練達到“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一種境界、是人與自然的結合,而不是一種體操、舞蹈或僅僅是減脂減肥的運動。
鮑·姆昆德辛教授向筆者解釋,古老的瑜伽之所以有如此神奇的作用,是因為古印度修習者通過細微的觀察和自身反復的實踐,創(chuàng)立出一系列有益于身心鍛煉的系統(tǒng)體式和呼吸等方法。這些瑜伽方法經(jīng)歷無數(shù)代人幾千年的錘煉,不僅有精神層面的意義,更有祛病延年的神奇作用,尤其在激發(fā)人體健康活力、增強免疫力、改善心智情緒和調(diào)節(jié)心理疾病等方面有著不可思議的功效,這就是瑜伽在當今世界產(chǎn)生廣泛影響的原因。
鮑·姆昆德辛教授去過很多國家,他通過舉辦研討會的方式將瑜伽推廣到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城市,如巴西、德國、法國、意大利、波蘭、羅馬、幾內(nèi)亞、烏克蘭、日本、柬埔寨、菲律賓、韓國等。1987年,莫斯科還專程邀請他,向戈爾巴喬夫總統(tǒng)闡述瑜伽的實踐性。
1998年,鮑·姆昆德辛教授出版了著作《瑜伽》,引導人類養(yǎng)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2000年,著作《Yogasana》進一步出版。目前,鮑·姆昆德辛教授是莫拉吉·德賽國立瑜伽學院的資深瑜伽教授。該研究院位于印度的新德里市,是印度惟一的一所政府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