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斌
清末民初,上?;刈迳倘藗冮_始自覺,一批回族社團也隨之孕育和誕生,上海清真董事會就是其中創建時間較早、發展規模和影響力都比較大的一個。上海清真董事會的影響力和作用層層滲透、擴展到上?;刈迳鐣畹母鱾€領域。上海清真董事會的建立和發展改變了以往孤立的商業個人和分散的群體,回族商人們開始相互協調、配合,統一從事大規模的社會活動,包括反抗愛國斗爭、教務整頓、慈善救濟等,逐步形成為一支獨立的社會力量。
一、上海清真董事會的建立與發展
清末民初,上海深處半殖民地的泥沼,飽受帝國主義的殘酷掠奪和剝削。加之官僚買辦和軍閥政客的巧取豪奪,上海各行業、各階層為了保障財產,維護自身的權益,紛紛“合團體創工會”。其中,上海回族商人所辦社團,最早的是成立于清宣統元年(1909年)的宗教團體上海清真董事會。
上海清真董事會前身是福佑路清真寺務本堂(1905~1909年)。后南京籍穆斯林有識之士為了“教中集會、興學、培塋,整規暨一切興利除弊諸要務”,于清宣統元年(1909年)呈請上??h知事田寶榮,改組務本堂為上海清真董事會,并于民國24年(1935年),以上海市清真會之名向政府注冊,當時有近百名回族商人及回族同胞參加了成立大會。后來由于董事會元老的相繼辭世,一批經營古玩、珠寶、洋廣百貨的南京籍回族商人方子杰、馬晉卿、馬心田、劉正琳、金從仁、陳春圃、宗棣棠等接管上海清真董事會,于民國25年(1936年)11月改組,以個人交納稅款的多寡,明確各自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原董事會董事均改稱為納捐人代表,后于民國31年(1942年)7月,正式更名為“上海福佑路回教堂納捐人代表會”,會址設于福佑路清真寺。民國32年(1943年),上海福佑路回教堂納捐人代表會由于墓地糾紛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調節,矛盾激化,11位委員集體辭職,代表會工作隨即停止。民國33年(1944年),為恢復上海伊斯蘭宗教團體活動,由馬心田、金幼云、李慶忠、李鵠成、王治平、何星武等回族商人及熱心鄉老發起,改組上海福佑路回教堂納捐人代表會,并成立上?;亟烫美硎聲?。
二、規范的社團制度
上海清真董事會作為上海地區最早的回族商人社團,它的發展同樣經歷了由初級到高級的演變過程?;刈迳鐣某跫壢后w一般規模較小,常常以回族家庭、家族或村社為單位,在其互動過程中以伊斯蘭教為紐帶,以宗教情感交流為主導?;刈迳鐣拇渭壢后w常常以回族企業、公司、商店或學校為單位,為了達到某一特定目標或宗教目的而形成的一種共同活動群體,其內部實行一定分工并確立旨在協調成員活動的正式關系。作為回族社會內部具有較高組織程度的社會群體組織,回族社團的出現則展現了其組織結構合理、互動性強、運行規范的特點。作為回族宗教團體的上海清真董事會,自成立之初,無論是其社團宗旨、目標、工作內容、規章文書的制定,還是多層級辦事機構的設置,都體現了其宗教目的明確、民族內部互動性強、規范合理的特征。
制定團體內部成員一致認同的宗旨和目標,明確了社團的發展方向,規范了回族商人團體的社會活動。上海清真董事會在創辦之初即以“同鄉共教,敬恭篤桑梓之情,異地一心,合力收大同之效”為宗旨,并且以“教中集會、興學、培塋,整規暨一切興利除弊諸要務”為目標。明確了合群體之力,整頓伊斯蘭教教務,振興伊斯蘭教事業的宗旨和發展目標。
明確團體內部實施的主要工作內容。就宗教團體而言,不管是前期的上海清真董事會,還是后期的上海福佑路回教堂納捐人代表會和上?;亟烫美硎聲?,其工作重點主要還是圍繞伊斯蘭教事業的建設開展的。上海清真董事會創辦初衷就是為了適應和滿足日益繁重的各項教務狀況,“整頓教務,統一管理上海福佑路、小桃園清真寺、高墩路清真女學以及清真別墅等清真寺;選聘各清真寺的教長;新建小桃園清真寺,修建第二清真別墅、藥水弄清真寺,擴建福佑路清真寺;創建清真公立兩等小學堂;修建清真公墓;救濟貧苦教友“發放小額貸款,施行冬賑;協助就業;施放殯葬費等。”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上海福佑路回教堂納捐人代表會將工作重點放在施賑和救助等伊斯蘭教慈善公益事業上,其主要工作包括:保持寺產,保全墓地,收容難民,辦理教務,聘請所屬清真寺的教長、阿訇和職工,主持東賑,發放獎學金??箲鹋R近勝利,上?;亟烫美硎聲_始致力于宗教事業的整頓和恢復,其工作主要包括:整頓健全伊斯蘭教組織,統一管理福佑路清真寺、小桃園清真寺、清真第一別墅、清真第二別墅、高墩路清真女學、西倉橋清真女學,兼管浦東清真寺??箲饎倮螅虾;亟烫美硎聲謱⒐ぷ髦攸c放在清真寺、墓地以及學校的恢復上,包括重修清真第二別墅,整頓清真墓地,收回、恢復開放高墩路女學,創辦崇本小學等。
明確成員權利和義務的規章文書。社團內部必須具有嚴密的規章,團員必須嚴格履行,非全體成員同意不得隨意更改。規章明確每個管理職位的權責和具體的處理事務的程序,大大削弱血緣、地緣和業緣聯系的影響,更有力地協調社團運行。上海清真董事會成立1年,即將會務文件及工作記載整理成冊,刊印成《上海清真董事會志》,內容包括:上??h發給董事會的告示,《清真兩等小學堂的暫行規則》,郭靖阿訇教授經文,公文集捐規則,老北門、南門外兩座清真寺照片。穿心街(即福佑路)清真寺大門及內部繪畫圖景,以及標明清真寺地址所在的專繪地圖等。以嚴密的規章制度取代個人情感的維系,讓回族社團的管理職能做到分工明確,管理權力層層分布,管理機構各盡其職。
擁有分工明確、職權分明的多層級的辦事機構,以協調整個團體的活動,使之發揮統一的功能。大會選舉馬廷樹為總董,回商哈少夫、金彭庚為協董,并由哈少夫主持董事會日常事務。董事會下設書記、財務、學務、工程、殯葬、公墓、走公墳、招待等部門,由蔣星階、蔣星吾、金子云、金恒為、馬子卿、馬乙棠、馬維楨、石子藩等回族商人和熱心鄉老擔任各部門負責人。參加各項工作的董事有80余人。在第一屆納捐人代表大會中,由馬心田、宗棣棠、伍詠霞、楊稼山、陳樹屏等組成常務委員會,由140名納捐人代表參與選舉。大會選出執行委員8人,監察委員6人。民國31年(1942年)7月26日,召開第二屆代表大會,大會選舉馬心田、馬受百、宗棣棠、李云甫、楊叔平、楊稼山、謝克為常委會委員。設執行委員會和監察委員會,并下設總務、財務、墓槨、宣傳4股。第一屆理事會選舉理事35人,候補理事10人;監事5人,候補監事5人。各清真寺推選的代表為當然理事。各寺均設堂務委員會,設主任一人,委員若干人,以主持清真寺日常寺務。上海回教堂理事會設常務理事會,理事會下設總務、財務、保管、墓槨、福利等股。由常務理事共管會務。曾擔任過常務理事的有馬心田、金幼云、楊叔平、楊稼山、宗棣棠、王治平、李鵠成、馬受百、劉鳳高、答容川、李云生、石象玲、許曉初、常子春等回族商人。多層級辦事機構的設置,明確了上海清真董事會內部各部門負責人的分工,分明了社團商人們的職權,保證了社團協調、有序的發展。
三、與宗教事業和國家權益緊密結合
一般來說,社團是由一部分有著共同目的、共同關系、共同地位和共同行為的人組織的團體。上海清真董事會正是由在上海回族商業領域處于顯赫地位的回族珠玉業商人為主要發起人和組織者,以整頓伊斯蘭教教務和維護廣大回民宗教權益為目的創辦的。因為對于回族而言,“其主要的共同性是宗教信仰,而不是種族的同一。這決定了伊斯蘭教對回族具有特殊的意義。對于回族來說,伊斯蘭教是這個民族的一種民族形式。一個民族統一于宗教,它的組織化也就更容易從宗教開始?!碑敃r上海著名士紳趙獻可先生對上海清真寺董事會的成立就有這樣的認識:“上海一隅,教中人商于是者,日臻繁盛。鑒于時局,爰組織董事會,維持公益,整理教務。”所以,宗教事務一直是上海清真董事會圍繞的主題和工作的重點。
上海清真董事會的經費,“主要依靠上海富有的穆斯林工商業者樂捐資助。”“‘清真董事會管理當時上海各清真寺的財務、回民墓地慈善事業,其基金即來自上?;孛裰閷毠磐嫔倘司杩詈汀抠N”。上海清真董事會始終維護伊斯蘭教利益,積極保障回族同胞的各項權益,“上海清真董事會曾以無息貸款給從事餅饅業的回族小商小販,而古玩市場珠玉公所附近的小攤販也多受惠于此。該會還為穆斯林青年尋找職業提供幫助,經董事會介紹,他們或進入電車、汽車公司任售票員、駕駛員;或被介紹入租借巡捕房任華捕。”
除了加強伊斯蘭教慈善公益事業建設,保障回族同胞基本生活和工作權益外,上海清真董事會更是積極維護民族和國家權益。民國14年(1925年)10月,化名為左東山的日本人佐久間貞,冒稱與上海清真董事會合辦《回光》月刊,在二卷一號上發表《中國政局與回教徒》,假借回教之名,大肆煽動回族獨立。上海清真董事會遂即刊登啟事于《中國回教月刊》聲明:“在滬發行之回光月刊,純為某日人個人事業,敝會從未與聞,海內君子,幸共鑒之?!眴⑹驴且院?,《回光》隨即停刊。
作為上海地區回族商人社團的開端,上海清真董事會對于此后的各個回族社團,在制度制定、機構設置,以及社團運作方面給予了參考和借鑒。與此同時,作為一個社會團體,上海清真董事會的宗教活動和愛國活動的積極開展,在回族社會內部加強了廣大穆斯林的宗教認同感,并進一步激發了回族同胞的愛國熱情,增強了民族凝聚力。
民國時期,上海清真董事會的誕生,將回族商人群體和廣大回族同胞的組織程度及凝聚力大大加強,上海清真董事會的出現和發展不僅在政治上承擔組織和領導大規模愛國護教的反抗斗爭,而且在慈善救濟、整頓教務,以及傳承伊斯蘭文化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保障和促進了民國時期上?;刈迳鐣姆€定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