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金紅
日前,廣東省農業廳與人保財險廣東分公司、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廣東分公司、中華財險廣東分公司三家保險機構簽訂水稻保險經辦協議,全面鋪開政策性水稻種植保險。據了解,廣東省的政策性水稻保險,保額為每畝400元,保費每畝20元,由農戶、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分擔。農戶只需交納保費的20%,即每畝4元,就可得到每畝400元的風險保障。
筆者認為,政策性水稻種植保險既是對農業生產的經濟保障,也是穩定農民收入的社會保障,是支農惠農的大好事。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從古至今糧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命根子,因為有了糧食人們才能解決溫飽,社會才能向前發展,經濟才能騰飛,百姓才能安居樂業。但是,糧食生產是弱質和低效益產業,為了鼓勵糧食生產,增加糧食產量,我國黨和政府歷來十分重視糧食生產,從以糧為綱的計劃經濟時代,到改革開放后實行的聯產承包政策,再到近幾年出臺的糧食補貼政策等,無不體現著黨和政府對糧食生產的高度重視。
現在,在全省推行政策性水稻種植保險,為“三農”工作保駕護航,必將激發廣大農民種糧的生產積極性。這項惠農政策定能“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