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耿新?陳其樹? 陳晨光

梅縣雁洋鎮橋溪村,位于陰那山五指峰西麓,屬長教村下一自然村,距雁南飛景區4公里。橋溪村開村于明萬歷年間(1573-1619),村中朱、陳兩姓經過數百年艱苦創業,營造了富有客家特色的自然村落。據傳,昔時因山村道路沿山溪澗邊蜿蜒曲折,崎嶇坎坷,村民行走尤其負重行走,一俯一仰甚為艱難,步態形似叩頭行禮,故將橋溪村戲稱“叩頭溪”。
橋溪村四面環山,溪流清澈,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古樹婆娑,遠山含黛,層林盡染。村中有數十座古色古香、氣勢恢弘、結構獨特、雕龍畫鳳的古近代建筑,且有400余年豐富的文化積淀和原生態環境,遠近聞名。其中有客家傳統民居建筑13座(明代1座,清代11座,民國1座),有清代鄉村教育家塾1座,族塾1座及族塾遺地1處,形成了“橋溪村古民居建筑群”。
1947年冬,粵東地委機關遷到橋溪村,駐在朱屋的祖德居,指揮著粵東地區的武裝斗爭。祖德居有地下室、有暗道,設有電臺、收發報機和油印機等工作室。
1948年6月的一天,敵“剿總”司令部曾分兵三路“圍剿”橋溪村,企圖把三條道路堵死,將粵東地委機關和雁洋武工隊一網打盡。而駐守在橋溪村的粵東地委機關及全體武工隊員,則緊緊依靠血肉相連的群眾關系和高山峻嶺、深山密林,與敵人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來無影,去無蹤,一次一次地挫敗了敵人“十字掃蕩”、“分區駐剿”的陰謀,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2012年以來,為加快創建幸福導向型產業試驗區,推進廣東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區雁洋核心區建設,按照“政府主導、企業運作、集體受益、村民得利”的模式,梅州市委、市政府啟動了“橋溪古韻·夢里客家”項目建設,由廣東寶麗華集團公司進行保護性開發建設,打造全國著名休閑旅游勝地和“中國最美鄉村”。目前,政府已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寶麗華有限公司已投入資金4000多萬元,對溪床進行全面清理,飲水、排污管道全部埋入地面,恢復了橋溪溪水的原貌,鋪設完成350米溪邊道路,以繼善樓為中心沿溪邊種植了多種名貴花木,全面綠化、美化了村中環境。
如今的橋溪新村,處處綠水青山、花團錦簇、鳥語花香,吸引各地游客紛至沓來,在這里領略客家風情,感受客家文化,體驗山水生態,享受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