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然

近年來,連州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加大農業戰略性結構調整力度,引導農民充分發揮當地的土地、氣候、水質等自然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綠色農業,所生產的農產品以品種多、品質優而受到了市場的歡迎,在珠三角地區日漸聲名鵲起,且價高暢銷。尤其是連州菜心,從前幾年的售價每斤一、兩元上升到去年的每斤五、六元,讓廣大農民嘗到了綠色農業的甜頭。
2012年,連州市農民人均純收入7781元,同比增長11%。有省、市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5家、20家,成功創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3個、有機食品品牌21個、綠色食品品牌11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43家18多萬畝、認證產品86個。
連州市大面積種植蔬菜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主要以反季節蘿卜為主。連片種植的孔圍蘿卜成為該市最早取得綠色食品認證的農產品之一。近年來,連州市結合打造“一鄉一品”、“一村一業”,加快建設優勢農產品基地,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對已形成的特色產業在鞏固的基礎上繼續做大做強,特別是糧食生產、生豬養殖、優質水果、紅蔥、反季節蔬菜、烤煙、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涌現出連正蔬菜發展有限公司、祥盛蔬菜專業合作社、公誠蔬菜專業合作社、金色田園等一大批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為主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格局。
連州市注重農產品的品種選擇、品質培育、品牌打造,促進農業增產增效。大力開展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綠色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推行連州水晶梨、星子紅蔥、連州菜心等特色農產品的標準化種植,確保農產品品質。
從2011年起,該市連續兩年舉辦“連州菜心節暨名優特農產品展銷會”,以菜心為媒,大力推廣連州優質特色農產品,精心打造“綠色、健康、原生態”的連州菜心品牌,以進一步提高連州菜心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借此促進農業品牌的規模化、標準化生產,以品牌帶動產業輻射效應。“菜心節”上,星子紅蔥、東陂臘味、大路邊百合、豐陽牛肉干、西江紫心番薯、瑤安冬筍冬菇、連州沙坊粉等數十種連州名優特農產品大放異彩,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連州菜心”更是迅速走紅,暢銷各地。珠三角的許多賓館、酒樓與連州菜心基地對接,專門打出“連州菜心”吸引食客。連州菜心也于2012年春進入廣東省人大、政協“兩會”餐桌。
蔬菜種植業的日益壯大,也催生了一批蔬菜流通協會和營銷大戶。連州市及時出臺獎勵政策,引導、鼓勵蔬菜銷售大戶和龍頭企業做好農產品的流通銷售。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市場+農戶”、“專業協會(合作社)+農戶”、“經營大戶+農戶”等多種有效的聯結形式,促進基地與企業對接、企業與市場對接、農產品與超市對接,推進農工貿一體化經營。在蔬菜生產旺季,連州市平均每天運往“珠三角”的蔬菜達90車次,1000多噸。據統計,連州市目前共有蔬菜流通協會10個,營銷大戶300多戶,每年銷售蔬菜333049噸,價值2.44億元,蔬菜商品率達80%。并在網絡上發布供求信息和社會關系,積極為種植戶牽線搭橋尋找銷路,解決了種植戶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