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光


近年來,陽江市老促會從自身建設抓起,努力做好市委、市政府的參謀和助手,為加快陽江市老區的新發展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日前,記者對陽江市老促會進行了走訪,了解該市老促會近兩年的工作情況。
抓自身建設,改善環境規范制度
走進陽江市老促會的辦公室,記者一下子被室內清新的布局吸引住了。嶄新的辦公桌,一應俱全的電子設備,擺設整齊的各種刊物……老同志們的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這一切都讓人感受到這個集體的溫馨與和諧。
還沒等記者詢問,老促會秘書長林恩葆便樂呵呵地介紹起了老促會的情況。“這兩年來,老促會辦公條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林恩葆說,“我們之所以能有這么好的工作環境,得益于兩位新會長的‘加盟。”林恩葆所說的兩位會長,正是現任會長楊大欣和第一副會長關則敬。
據了解,楊大欣和關則敬均是原陽江市副市長。退休后,他們倆來到了市老促會,充實了老促會的力量。在楊大欣和關則敬的領導下,老促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自身建設。一方面,更新老促會破舊的辦公設備,改善辦公環境,以此提升會員們的精神面貌,提高他們的工作信心。另一方面,不斷完善老促會的規章制度,建立完整的領導機制,規范老促會的各項工作程序,豐富老促會的活動內容。
“兩位會長一到任,便著手完善制度。如今,老促會每兩個月召開一次例會,會員們互相交流思想,探討問題,工作開展起來更加快捷高效了。”林恩葆說,老促會每三個月還會召開一次季度會議,總結工作,研究問題,落實相關措施。通過例會、季度會、年會和不定時召開的會議,讓所有會員都參與到老促會的日常工作中來,增強歸屬感,提高會員為老區服務的積極性。
“老促會是個特殊的群體,不同于一般的社會組織,它具有半官方的性質,因此,完善的規章制度和運行體系,是我們有效開展活動的保障。”第一副會長關則敬言簡意賅地說。
抓調查研究,發揮參謀助手作用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只有通過深入老區調查,才能確切知道老區人民需要解決些什么問題,才能為市委、市政府提出科學可靠的調研報告。”采訪中,老促會會長楊大欣說。
近年來,陽江老促會特別重視對老區的調查研究工作,始終把“調查研究”作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楊大欣說:“凡是能下鄉的會員,我們會不定時帶領他們下鄉,或參觀、瞻仰革命遺址,或調查扶貧項目落實情況,或了解群眾生產生活中面臨的問題。”
近年來,陽江市老促會多次深入老區進行調研,向市委、市政府反映了不少老區群眾面臨的問題,引起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老區革命遺址存在許多問題,一些通往革命遺址的道路非常難走,需要擴建。此外不少革命遺址受到風雨侵蝕,變得破爛不堪,成了危房。更有一些頗具文化價值的遺跡面臨著消亡的危機。”楊大欣指出了他們在調研過程中看到的現象。“保護好革命遺址,充分利用這些遺址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做的。”楊大欣說,“像陽江戰爭紀念碑、陽東許氏宗祠等遺跡,都已需要修繕。”
2011年11月10日,在多次調研后,陽江老促會寫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市重要革命活動遺址保護利用工作的建議》調研報告并呈送到市委、市政府。2012年5月,陽江市正式出臺了“兩辦”[2012]21號文,明確落實革命遺址修繕措施,決定用五年時間,將該市所有的革命遺址進行排查修復。在老促會的努力促進下,陽江市革命遺址修繕工程正有條不紊地進行。
除了對革命遺址進行調查研究之外,陽江老促會還加大力度對省扶貧“雙到”工作中有關項目的進展情況進行調查。一方面對尚未開工的扶貧項目進行核實、監督,確保不虛報、亂報;另一方面,對已經開展或建成的項目,老促會協同相關專業部門前往驗收,確保每一個項目都高質量完成。
在烈士后裔助學方面,陽江老促會同樣做了大量工作。楊大欣說,調查發現,過去烈士后裔助學對象基本上都是一代到三代的男丁為主,嫁出去的后裔子女即第四代烈士后裔并沒有得到相應的補助,這種補助方法是不合理的。“從去年開始,我們填補了這一空白,讓包括第四代女性烈士后裔子女在內的孩子都能得到助學補貼,解除他們讀書的后顧之憂。”楊大欣說,“從去年開始,我們統一協調了助學金發放的時間,做到在孩子入學前將全部助學金發放完畢,保證了孩子們有錢注冊入學。”
抓宣傳溝通,讓更多人支持老區建設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懂老促會是干什么的,這其中甚至不乏一些機關單位的年輕干部。”楊大欣會長認為,要充分發揮老促會在老區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當務之急,是擴大老促會的影響,加強宣傳讓更多人了解老促會、支持老促會的工作。
近年來,陽江老促會不斷加大對對老區的宣傳力度。一方面,老促會通過下鄉調查的機會,向各縣、各鄉鎮有關部門宣傳老區政策,介紹老區刊物《源流》的相關情況,增強基層機關單位重視老區的意識,擴大基層單位訂閱數量。今年陽江市訂閱《源流》的數量由去年的574份上升到712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我們將加強和市委宣傳部的聯系,充分了利用網絡平臺,擴大老促會的宣傳力度,讓更多人支持老區建設。”楊大欣如是說。據了解,陽江市老促會正著手編撰一套名為《陽江市老區鎮村名錄》的工具書。楊大欣說:“通過編撰這本書,我們可以對陽江老區有一個更加詳細、更加立體的了解,這也有助于我們開展老區工作。”
目前,陽江老區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省扶貧“雙到”各項工作得到了有效的落實;烈士后裔助學問題迎刃而解;革命遺址的修復問題也有了著落;老區所有行政村硬底化道路已鋪設完畢,偏遠自然村硬底化道路修建正陸續開展;老區群眾安全飲水問題也已得到妥善解決……一系列惠民工程得以快速有效地落實。
“目前,老區群眾面臨的問題還不少。”楊大欣表示,“接下來,老促會將繼續深入老區調研,為加快解決遺留問題獻計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