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志英
新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通過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感到多媒體教學手段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教師有效地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為學生多樣化學習創造環境,同時有助于學生形成信息素養。
運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教師運用多媒體學習資源創設學習情境,使學生感到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從而對數學課的興趣逐漸增強,不但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加大學生參與的廣度,而且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在講授《10的認識》一課時,我制作了一個課件:帶學生去數字王國參觀,在一片綠油油的草坪上,矗立著一座美麗的城堡,這就是數字王國。學生被數字王國的畫面吸引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我又創設了只有找到金鑰匙才能打開數字王國的大門,數字使者才能出來迎接我們的情景,這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的欲望,鼓勵學生完成后面枯燥的計算。整節課,師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
運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獨立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核心特征,只有當學生有了獨立學習的能力,他才能不斷向上攀登。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能夠創造學生獨立學習的機會,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在講解《找規律》這一課時,我設計了幾幅有規律而又沒有完成的畫面,讓學生運用電腦自主選擇喜歡的畫面并把它補充完整,學生在補充的過程中,實際上已經找到了這些畫面中的規律。又如,在講解《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我用課件介紹了其中1張人民幣的識別方法,學生借助電腦的演示,清晰地感知了人民幣的識別方法,接下來再讓學生去獨立認識其他面值的人民幣,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獨立學習的有效性得到了保障。
知識的獲得不僅僅依賴于教師的講授,還可以運用多媒體的信息化平臺和數字化資源,讓學生通過探究知識、發現知識、形成知識、運用知識、創造知識、展示知識的方式進行獨立學習,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運用多媒體教學,增強學生的體驗性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中豐富的信息資源和超文本結構組織信息的特點進行教學,能夠增強學生的體驗性。有了體驗,知識的學習不再是僅僅屬于認知、理性范疇,它已擴展到情感領域。
新課改特別強調學生的參與,雖然有些事情是學生無法親身參與的,比如統計我國每年的綠化情況,雖然學生沒有直接參與,但是學生可以通過上網查詢進行統計,從而了解綠化工作的重要性;又如,在講解《位置》時,需要讓學生了解影院的座位設計,但學生不可能立刻去影院,這時就可以通過課件的制作,展示影院的座位排列情況。
運用多媒體教學,體現學生的獨特性
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本質上都有其個性特征,獨特性意味著差異性。以往教學中的“一刀切”的做法,導致有些學生“吃不飽”,有些學生“吃不了”,有些學生根本不知從何“入口”。而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可以借助人機交換技術,建立虛擬學習環境,讓學生各取所需,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選擇難度大、知識含量高的內容學習;能力較差的孩子可以選擇難度低,知識含量也相對較低的內容學習,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收獲。
在講完20以內加減法后,我設計了一節練習課,除了一些基本知識的復習之外,還設計了闖關游戲:第一關比較簡單,都是一些基本練習;第二關稍有難度,出現了算式搭配、算式比大小等內容;第三關最難,出現了數形結合、填九宮格等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選擇合適的內容進行闖關游戲,如果進到哪一關,覺得難度不適合自己,還可以重新選擇。
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了學生可參與的環境,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主地選擇信息,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能動地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重復教學過程。這些都表明了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凸顯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編輯 王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