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意大利,尤其是意大利汽車,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等耳熟能詳的名稱多能脫口而出,然而,這一富有創意、富有激情的國度,絕不僅有以上超跑品牌,菲亞特旗下的藍旗亞(Lancia)便是不得不說的一個個性十足的汽車品牌。
藍旗亞對于國人來說尚是一個較為陌生的品牌,幾乎在國內的道路上很難覓其蹤影。而事實上,它是菲亞特集團下主攻高檔級別車型的品牌,“卓越,有品味,從不過分華麗”這是眾多駕車人對藍旗亞車的評價,在歐洲獲得了很不錯的聲譽,并且還是意大利的官方用車。
車標
藍旗亞的商標以長矛畫面為主題,代表了企業不畏艱難的拼搏精神,加上旗幟上的“LANCIA”,簡潔地體現了 “藍旗亞”的內涵。藍旗亞的商標其實有雙重意義:一是取自公司創始人——文森佐·藍旗亞的姓氏;二是“藍旗亞”在意大利語中解釋為“長矛”。騎著高頭大馬、手持掛旗的長矛者,便是中世紀意大利騎士的主要特征。
2007年,藍旗亞更換標志,新車標含有“不斷的改變”的寓意,象征著藍旗亞的品牌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都有能力適應任何變化和挑戰的意味。新版車標與傳統的標志相比有比較大的改變。色系雖然仍沿用從1911年就開始使用的藍色為主色調,但把舊款車標的藍色長矛、旗幟圖案和四分圓的圖案相互融合,設計成類似兩個半圓的背景圖案,將長矛的矛尖部變形成分割背景圓的尖狀突起,整個背景用藍色填充。新車標比舊版的更加簡潔與醒目。
歷史
文森佐·藍旗亞,1881年8月24日出生于意大利。他的父親,吉奧塞帕·藍旗亞騎士,在保鮮食品行業經營得很成功。藍旗亞騎士對他膝下四個孩子的將來早有打算,他希望小兒子——文森佐能成為一名律師,可是文森佐在上學的時候,卻被認為是個遲鈍的學生。也許是聰明過了頭,他根本無心念書,無奈,藍旗亞騎士只希望他能念點書,至少能做記賬員的差事。
當藍旗亞騎士還在為小文森佐上學的事感到煩惱的時候,賽瑞諾兄弟在藍旗亞騎士家院子里開了個自行車鋪子,這吸引了小文森佐的興趣。文森佐經常到鋪子里去,沒過多久就成了見習技工,也許正是因為文森佐·藍旗亞有著這樣的青少年時期經歷,才有了后來的藍旗亞汽車。
文森佐早年受雇于都靈的切拉諾汽車廠,后來切拉諾汽車廠被菲亞特公司接管,藍旗亞也隨之轉入菲亞特公司。1906年藍旗亞離開菲亞特公司,在都靈開設了自己的汽車工廠,命名為藍旗亞公司。
發展
“卓越,有品味,從不過分華麗”。這是眾多駕車人對藍旗亞車的評價。然而,藍旗亞對汽車產業發展做出的貢獻不僅僅于此,他們提出的嶄新的技術方案,往往與汽車業主流想法不同,因為藍旗亞常常是預先看到行業的需求。1907年,藍旗亞車首次推出的車型——Alpha的高性能在當時就已經令人驚嘆。
藍旗亞創業之初也是從賽車著手。從初創時起,藍旗亞汽車就在賽車場上頻頻獲勝,為藍旗亞汽車樹立起光輝的形象。在1908年至1909兩年間,文森佐·藍旗亞曾參加過一些車賽并贏了不少獎。而這之后,他卻突然停止參加車賽,并明確表示不允許藍旗亞公司的汽車公開參加體育競賽。也許,這樣的決定和他先前對于車賽的熱衷形成極大的反差,但也正表明藍旗亞對于民用車的承諾:全力以赴,設計生產出最好的車型。
不少購買藍旗亞車的人們,發現自己的坐騎原來是這樣優秀的賽車后,從此,藍旗亞車一發不可收:1936年,Aprilia車型的推出,讓二戰期間整整一代駕車人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好車。直到1951年,藍旗亞家族才有人重新回到賽車場:年輕的吉奧瓦尼·藍旗亞就是執著的賽車迷。在這之前,阿爾法·羅密歐1900曾被認為是最好的賽車,藍旗亞提出了挑戰并用事實證明了誰是賽車之王:四輛私人擁有、由藍旗亞公司支持的Aurelia,出現在Giro di Sicilia車賽上,并包攬了前四名。
1913年,推出的Theta車型是首批裝有車內電力系統的汽車。Theta車型曾披上過意軍灰綠色的戰袍,為軍隊高級指揮及拖運大炮、光電電池、運輸車、救護車的任務效力。Theta精美的車型被認為是當時最好的卡車,更是藍旗亞高價值車型的完美體現。
而后,在1922年推出的Lambda(蘭伯達)車型,是一輛劃時代的汽車,它首次采用了一體化車身結構、獨立前輪懸掛、承載式底盤、全金屬車身,奠定了現代轎車的構造模式,為汽車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1937年藍旗亞去逝,其家族成員負責管理公司,可二戰后公司經營狀況不斷惡化,1955年藍旗亞公司被一名意大利企業家收購,但形勢依然沒有好轉。1969年菲亞特公司買下了藍旗亞公司后,藍旗亞專注于高檔轎、跑車的生產,其產品在歐美各國受到歡迎。年產量約20萬輛,比較著名的車型有Y型(Ypsilon)車和Kappa (卡帕)車等。
藍旗亞一直堅持自己在汽車業的追求——提供最精良的機械設計,同時,藍旗亞還一直關注著市場的需要。
風格
藍旗亞的設計師們不僅在汽車工程技術方面很有造詣,對于車型的外觀設計也是追求至上。回顧藍旗亞百年發展歷程,不難發現這一品牌世家的秘訣:注重車身整體外形、主要部件和材料的挑選。世紀之初,汽車制造商自己沒有專門的部門生產車身,而是分包給小型的車身制造商。由于設計的車架非常別致,藍旗亞直到上世紀40年代末一直是這些車身制造商的最歡迎的客戶。Lanbda、Augusta、Artena、Astura、Aprilia這些車型,無一不是充滿創造性的而且逞有統一的風格,整個世界開始認識到:在汽車制造業,意大利風格誕生了。
經典車型——Thesis
藍旗亞的Thesis車型,我們熟悉的中華尊馳外觀與它非常相似,均出自國際級設計大師喬治亞羅之手。Thesis是為滿足新需求而設計的新車,它為高檔轎車帶來了有趣的新特色。例如它所獨有的意大利經典風格和創新性的設計;遍布車內的“看不見的技術”,為這款新車帶來了實質內容。對駕駛者而言,意味著操縱、控制、安全和駕駛樂趣;對乘客而言,意味著安靜的環境、舒適的氣流、照明與音樂和先進的遠程信息服務。
藍旗亞一直是意大利政府的官車,意大利總統、總理的座駕用的也是藍旗亞。進入21世紀,藍旗亞第一部新車Thesis更是在發布時就被作為禮物送給了羅馬教皇,它依然成為教廷的元首車,超乎世俗之上。
藍旗亞風格穩重,從不浮華,它從不尾隨潮流,而常常是推出與眾不同的新型技術方案:一開始看似無人接受,最后卻總是被爭相搶購。時間證明,藍旗亞的經典前臉還是能夠代表亞平寧半島充滿想象力的創意文化,這里幾乎很難看到模仿的影子,每一個曲折或平直的線條都能代表歷史積淀所產生的視覺享受。對于藍旗亞來說,這也僅僅是一個開始,因為它正在不斷被賦予更深層次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