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海霞等
摘要:選用29個玉米新品種為材料,以鄭單958為對照,重點研究各品種的主要農藝性狀和產量性狀,以判斷其是否適合在漯河地區種植。結果表明:洛玉7號、博農118、百玉1號、農樂988、鄭韓358、先單158、中科11、吉祥1號、圣瑞568、鼎鑫9號、滑玉14產量較對照增產10%以上,且各主要農藝性狀表現優良,適合在漯河地區種植,其它品種有待進一步試驗。
關鍵詞:玉米品種;農藝性狀;產量;品種篩選
中圖分類號:S513.038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3)07-0033-03
玉米是漯河市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在9.0×104 hm2左右,其產量占糧食產量的三分之一。近年來審定和認定玉米品種較多,生產上品種多亂雜現象嚴重,直接影響玉米產量的提高和規?;a,迫切需要選定適宜漯河地區農田種植的最佳品種。為此,我們選擇2008年河南省年種植面積6.7×104 hm2以上品種、近幾年國審以及2008~2009年河南省新審定品種、玉米育種單位自選的新組合共29個為參試品種,以鄭單958為對照對其主要農藝性狀及產量性狀進行綜合分析,以期篩選出適宜本生態區種植的新品種,為玉米品種合理布局及新品種推廣提供科學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參試品種
共30個,分別是農樂988(1)、浚單22(2)、中科11(3)、滑玉14(4)、吉祥1號(5)、金裕968(6)、豫單2670(7)、平玉8號(8)、濟研118(9)、焦單6號(10)、鼎鑫9號(11)、博農118(12)、鄭韓358(13)、喜玉12(14)、洛玉7號(15)、先單158(16)、百玉1號(17)、浚原單1號(18)、北青210(19)、圣瑞568(20)、隆玉58(21)、陽光98(22)、豫單608(23)、新單33(24)、浚6840(25)、洛0302(26)、漯7005(27)、商單08-6(28)、鄭單6006(29)、鄭單958(30,對照)。
1.2試驗設計及田間管理
小區采用間比法排列,重復2次,每10個參試品種設置1個對照(鄭單958)。每個品種設6行區,行距0.6 m,行長6.0 m(每行22穴),小區面積21.6 m2,同排種植。試驗地地勢平坦、地力均勻。各參試品種的種植密度均為6.0萬株/hm2。其它田間管理方式同大田。
1.3測定項目
玉米成熟后調查株高、穗位高。收獲時調查田間實有株數、穗數、空稈率、倒伏程度; 收獲中間4行計產,并選取10穗,測定其穗長、穗粗、穗行數、行粒數、百粒重和出籽率。
1.4統計分析
做圖與試驗數據分別用Excel、DPSv 7.05軟件進行。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玉米品種株高比較
從圖1中可以看出,不同品種之間株高存在明顯差異,先單158株高最高,為248.0 cm,比對照鄭單958高13.82%;其次為商單08-6,為244.0 cm;株高最低的是漯7005,為194.0 cm,比對照低11.0%。
2.2不同玉米品種穗位高比較
從圖2中可以看出,不同玉米品種之間穗位高存在明顯差異。穗位最高的是北青210和浚6840,為110.0 cm,比對照958高21.5%;其次是鄭韓358,為109.0 cm。
穗位株高比是衡量玉米植株抗倒性的一個重要指標,穗位/株高比值越低,其抗倒性一般越好,反之,則較差。從表1中可看出,商單08-6比值最低,其次為浚原單1號和漯7005,北青210比值最高。
2.3不同玉米品種產量性狀比較
從表2中可以看出,產量最高的為洛玉7號,達到8 406.0 kg/hm2,比對照高20.8%。其次為博農118和百玉1號,產量分別為8 083.7 kg/hm2和7 947.3 kg/hm2,產量最低的為濟研118,僅為6 075.2 kg/hm2,比對照低12.7%。穗長最長的品種是漯7005,為19.1 cm;穗粗最細的品種是濟研118,為4.2 cm;穗行數最多的品種是豫單2670和豫單608,均為14.8行;行粒數最多的品種是豫單608,為36.2粒;百粒重最大的品種是百玉1號,為34.2 g;出籽率最高的品種是洛0302,為92.8%。
3結論
不同品種的主要農藝性狀及其產量性狀在漯河地區種植表現出較大差異。本研究結果表明,洛玉7號、博農118、百玉1號、農樂988、鄭韓358、先單158、中科11、吉祥1號、圣瑞568、鼎鑫9號、滑玉14產量較對照增產10%以上,且各主要農藝性狀均表現優良,適合在漯河地區種植。
本試驗只是從農藝性狀和產量方面進行初步研究,要科學地評價一個品種的好壞,并且判斷是否適合某個生態區種植,還需從抗逆性和耕作方式等其它方面做更為細致的研究,從而找出最適合某生態區種植的玉米品種,為高產雜交種的推廣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郭慶法,王慶成,汪黎明. 中國玉米栽培學[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4.
[2]畢世敏,舒中兵,申萍. 遵義部分主推玉米品種產量及其相關性狀分析[J]. 種子,2012,31(2):65-67.
[3]袁劉正,柳家友. 不同玉米品種農藝性狀及產量研究[J]. 中國種業,2010,增刊:38-40.
[4]洪德峰,張學舜,馬毅,等. 黃淮海部分優良玉米品種產量及主要農藝性狀相關和通徑分析[J].中國種業,2010,1:35-38.
[5]毛彩云,肖荷霞,魯珊,等. 玉米主要農藝性狀與產量的相關及通徑分析[J]. 河北農業科學,2011,15(11):21-23.
[6]陳士林,趙新亮,王春虎,等. 不同產量水平玉米雜交種主要農藝性狀的遺傳相關與通徑分析[J]. 河南農業科學,2003,5:14-16.
[7]姜善濤,馬京波,李安東,等. 膠東玉米品種的篩選與播期研究[J]. 山東農業科學,2011,6:43-46.
[8]李學杰,李武建,侯廷榮,等. 魯西地區玉米品種篩選試驗[J]. 山東農業科學,2009,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