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先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大力推進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苯處熯\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造性設計,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可以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談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毙睦韺W家皮亞杰也曾經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美國拉扎勒斯等人的實驗研究表明,興趣比智力更能促進學生努力學習,學生一旦對學習發生強烈的興趣,就會激發內在的學習愿望和學習動機,就會聚精會神,努力追源,并感到樂在其中。傳統的教學和現在的許多教學都是嚴格按照教學大綱,把學生封閉在枯燥的教材和單調的課堂內,使其和豐富的資源、現實完全隔離,致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日益衰減。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融于教學課堂,充分挖掘與教材內容有關的生活元素,精心設計與教學目標相關的生動教學情境,運用生動直觀的多媒體動畫、視頻,用懸念叢生的問題、新穎奇妙的圖片等,激起學生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激發動機和興趣,營造民主、和諧、樂學的課堂。
二、快速顯示,創建“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教學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與作用,在規定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學任務,最完美地實現教育教學三維目標的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達成育人目標。
傳統教學中,教師不僅經常需要花大量時間進行板書,而且單純的教師講述還限制了課堂教學的密度,往往很難處理好師生在課堂中的地位,使課堂成為教師的“一言堂”與“獨角戲”,學生成了被動的“聽者”和“觀眾”,這使得化學課堂教學效益大大降低。運用多媒體技術則可以解決這一難點問題,使課堂容量增加,留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
例如在學習“工程問題”時,課堂教學中需要補充許多課外的例子,同時補充一些課堂練習,板書內容很大;而把信息技術作為顯示工具后,就可避免在課堂內書寫大量的板書,節省大量的時間,增大課堂教學容量。
三、增強互動,搭建交流平臺
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都需要協作和交流,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交互性,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直接或間接地與學生交流,組織、引導、幫助學生學習,學生可以直接獲取網絡上的信息,也可以通過網絡直接從教師或其他學生獲取信息,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信息交流,使得教師、學生借助計算機網絡進行學習交流,獲得了問題解決的方法和途徑,進而提高教學效果。另外,還可以運用先進的多媒體網絡平臺,開設網絡環境下的教學互動,無論是例題還是練習題,都能以各種新穎獨特的形象呈現在學生的面前,最大程度的體現了多媒體在學科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四、媒體輔助,培養創新意識
21世紀,國際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也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培養關鍵在教育。人的創造能力的培養基礎在小學階段,小學數學教育又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這就要求我們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鼓勵他們不斷求索與創新。而教師只有自己敢于創新,善于創新,才能使我們的學生具有創新意識,才能為國家和人民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接班人。
運用多媒體輔助較學,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尋求不同解法,從而開發學生潛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如:一年級數學在學完“1”的認識后,通過想象,讓學生用“1”說一句話,這下學生的興趣就來了,創新思維的火花點燃了,爭先說出:一個人,一本書,一個小朋友,一只兔子,一只山羊,一朵花等等。接著老師就用多媒體出示一片草地,草地上有一只小山和一只公雞,然后出示一只小白兔向這邊跑來,之后,便繼續引導學生,讓他們“跳一跳”摘到“果子”。
誰能用“1”說兩句話或三句話。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創新思維的閘門立即打開了,片刻之后,一同學竟然說出“在一片綠幽幽的草地上,一只小山羊和一只花公雞正在捉迷藏,這時又來了一只小白兔。”多好的創意??!我當時當著全班同學給予表揚和鼓勵,他那稚嫩的臉上頓時綻開了成功的微笑。在他的啟發誘導下,同學們的思維也隨之被打開,并不時地產生奇思妙想。通過這樣的創設情境,體現了數學知識的重要價值。
“整合”實踐表明,信息技術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的不僅僅是手段的先進、效率的提高,它改變了我們傳統的數學教育思想與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無疑將是信息時代中占主導地位的小學數學課程學習方式,必將成為21世紀學校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