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中等職業學校的班干部培養的幾個方面,從班干部的選拔、責任的分工、班干部的管理等方面,介紹了如何培養一個良好的班干部集體,對中職學校的班干部培養提出了一些見解。隨著中職教育的發展,學生思想的變化,班干部的培養方式也在發生變化,這就要求中等職業的教育者能夠結合新的形勢,做出調整變化,使班級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
【關鍵詞】班干部;責任;分工合作;信任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由于學習基礎比普通中學的學生要差,他們對學習的重視程度也沒有普通中學的學生那么高,容易形成散漫,缺少凝聚力的習慣。班級管理工作的好壞影響著中等職業學校自身的發展前景,也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隨著社會就業需求的變化,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模式也隨之有了較大的變革,這就意味著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班級管理的方式方法也必須有所變化。怎樣做好新時期中職學校的班主任工作是我們每位職業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責任。
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班主任的行為舉止,穿著打扮,對待事情的態度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班主任有不同的管理風格,這種不同極大的影響了班級的面貌,我認為,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必將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班集體,一個班集體的培養離不開優秀的班干部隊伍,培養出一個優秀的班干團體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一半。那么,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該如何培養班干部隊伍呢?我認為,一個班級必須要樹立正氣,要有健康的、積極向上的班級風氣。這就要求我們做到如下幾點:
一、培養班干部素質
首先,要樹立班干部為班集體服務的榮譽感。班干部的工作是義務勞動,是為班級作貢獻,為同學們和學校服務。所以,應該樹立班干部的榮譽感,因為這是班干部工作的動力。其次,需要培養班干部的責任感。只有具備較強的責任心,才能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責任感的培養應該從班干部的職責和管理規定入手,靠制度和規范來約束,做好了要表揚,做錯了需要班主任及時給予批評指正,同時要求班干部要以身作則。再次,樹立團隊精神,班主任可以通過營造和諧、相互信任的組織氛圍,并開展以團隊合作形式來完成的各種競賽或比賽等活動。只有班干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把本職工作做到位。
二、挑選認真負責,領導能力較強者
由于職業學校的學生對基礎課程的學習缺乏興趣,他們的學習是把技能學習放在第一位的。因此,在挑選班干部人選時,首要的條件并不一定是學習好的同學,而一定是愿意學習,愿意為班級做出奉獻的同學,尤其是班長,要能夠做出表率,讓大部分學生愿意聽從他的召喚,而不是在集會或者其它集體活動時,缺乏組織能力,應者寥寥,風氣散漫。班長要積極主動的承擔起班級事務的管理工作,要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
三、明確職責,責任到人
在班團組織中有不同的分工,有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紀律委員、衛生委員等等,相應的班干部擔負不同的責任:如班長的職責是管理班集體,能夠引導班級養成積極向上的風氣,團結同學,為共同的目標努力;紀律委員要主動協助老師維護紀律,提醒同學們在上課時、在集會中保持良好的紀律,展現班級優秀有一面;衛生委員能夠提醒相關值日生做好衛生工作,并負起監督的責任,檢查班級衛生狀況,指出存在的問題,并能引導相關同學做好改正工作。
四、系統管理,分工合作
雖然不同的班干部崗位有不同的分工,但在很多情況下是需要班干部間通力合作的,如文娛委員與體育委員、紀律委員之間的合作,在舉行合唱比賽等活動時,體育委員將要擔負起迅速整理好隊伍、紀律委員要維護好班級紀律的責任,這就要求建立一個團結,積極,責任心強的班干部隊伍來。
五、方法點撥,適當激勵
一些班級事務的處理,班干部可能不知如何去做,或處理的方式不當,這時就需要班主任對其點撥,教導其該采取應對的方式,方法有多種,如:共同探討,循循善誘,直接闡明等方式來告訴對方該如何做,不同的班主任可能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事件也不一定要用相同的方式,要特別注意法無常規。
適當激勵,表揚是最能讓人振奮、愉悅的方式,在很多情況下口頭表揚就行,不能養成物質激勵的風氣,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隨便做承諾,更不能承諾過的事情卻無法兌現,要言而有信,個人觀點,表揚一定要適度,不能一點雞毛蒜皮的事也做出表揚,表揚的范圍不能擴大,次數也不宜太多,否則會讓學生覺得缺乏含金量。
六、適度放手,學生自治
要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做事,不必事事親為,不要總是認為學生沒有能力做好事情,我認為,班干部的培養很大程度上是從替班主任做事開始的,班干部的培養只有在處理具體事務中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
總之,班干部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培養正氣,建立良好班級風貌的過程。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離不開班主任的引導,更離不開一個團結,積極,正氣的班干部隊伍。因此,通過班主任的引導,做好班干部的培養,并發揮好其優勢,對于提升學校整體管理水平,意義是重大的。
參考文獻:
[1]李來耀.班干隊伍建設探討[J].科教文匯,2008
[2]洪葉劍.讓班干成為班級管理的生力軍[J].法制與社會,2009(7)
作者簡介:
羅忠(1976—),男,湖南瀏陽人,深圳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