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公布《“十二五”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規劃》。規劃主要涉及創新基礎設施、創新主體、創新人才隊伍和制度文化環境等方面。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能力建設重點包括高效節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性能診療設備、高端裝備制造、新型太陽能發電、智能電網、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
在加強科技創新基礎條件上,《規劃》提出建設標準計量檢測認證平臺。完善國家和行業技術標準資源服務平臺,加強標準化與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協同發展,加快關鍵技術標準研制,提高參與制定國際標準的能力。推進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標準化工作,加強科技資源標準化整理工作,提高數字化表達水平。完善信息安全產品國家認證制度,突破食品安全等領域認證認可關鍵技術,提升標準和認證認可技術支撐能力。
《規劃》要求增強重點產業持續創新能力,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平臺和標準化建設。前瞻部署一批前沿技術研發平臺,完善一批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平臺,重點建設一批工程化驗證平臺,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有力支撐等。
經濟體制改革
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2013年將擴大
日前,國務院批準后的國家發改委《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對外公布。2013年改革重點涉及七大領域,包括行政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基本民生保障制度改革、城鎮化和統籌城鄉相關改革。在《意見》部署的財稅體制改革任務中,“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被明確提出。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正考慮擇機擴大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2013年會有具體動作。
關于財稅體制改革任務,《意見》明確將完善財政預算制度,推動建立公開、透明、規范、完整的預算體系。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減少、合并一批轉移支付項目,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此外,國家發改委還要求合理調整消費稅征收范圍和稅率,將部分嚴重污染環境、過度消耗資源的產品等納入征稅范圍。建立健全覆蓋全部國有企業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收益分享制度。落實和完善對成長型、科技型、外向型小微企業的財稅支持政策。
《意見》提到,在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方面,為社會資本進入鐵路領域創造條件。支線鐵路、城際鐵路、資源開發性鐵路所有權、經營權率先向社會資本開放,通過股權置換等形式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既有干線鐵路。
《意見》要求,在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需求的前提下,綜合考慮資源節約利用和環境保護等因素,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電、用水、用氣等階梯價格制度。同時,健全全民醫保體系。研究制定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
營改增試點
新版“營改增”試點稅收政策發布
日前,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簡稱《通知》),進一步明確今年8月1日起“營改增”試點擴至全國的相關稅收政策。
《通知》明確,8月1日擴容后的“營改增”試點涉及的應稅服務將包括陸路運輸服務、水路運輸服務、航空運輸服務、管道運輸服務、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鑒證咨詢服務、廣播影視服務。
稅率方面,《通知》指出,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稅率為17%;提供交通運輸業服務,稅率為11%;提供有形動產租賃服務之外的現代服務業服務,稅率為6%;此外,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應稅服務稅率為零。如何征稅問題,《通知》明確將新納入試點的廣播影視服務業作為部分現代服務業稅目子目,意味著該行業將等同現代服務業按6%稅率征稅。
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將
出臺
根據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建議,市政府已制定并即將出臺北京技術創新行動計劃(2013-2017),初步確定八個重大專項,作為今后五年北京技術創新的重點任務。3D打印機、4G通訊工程、磁懸浮軌道交通、大氣污染三維立體監測體系等均在其中。
市科委主任閆傲霜介紹,該行動計劃主要著眼于全市未來5至10年內有望形成或發展壯大的新興產業,面向民生需求,同時著重考慮以應用促進產業發展。目前初步確定的8個重大專項是:信息技術及應用、生物醫藥與醫療健康、軌道交通科技創新、重點新材料先導工程、能源與環保、高端裝備、現代農業(北京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建設)和科技服務業。
市人大常委會在審議中認為,市政府在制定行動計劃和組織實施重大技術創新項目的過程中,要堅持需求導向,切實加強市政府的統籌協調,加強研究科技創新分類組織實施的方式方法,完善政策、改善環境為計劃實施提供保障。
本市發布2013年節能低碳技術產品推薦目錄
市發改委、市科委、市經信委、市財政局、市質監局、市金融局和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作為本市節能低碳發展創新服務平臺的7個組成部門,聯合發布《北京市2013年節能低碳技術產品推薦目錄》。本次《目錄》共包括7個領域63項節能低碳技術。與往年《目錄》相比,今年在建筑、服務業應用的節能低碳技術數量明顯增加,比例達到68%,交通領域節能減排技術逐步得到社會重視。《目錄》還特別關注了與PM2.5減排相關的技術。交通節能與空氣清潔兩領域將成本市下階段節能低碳技術和產品推廣重點。
交通行業節能減排專項助推低碳交通
在本市節能環保周的政策發布會上,記者獲悉,2013年度本市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資金,主要優先支持以下領域:一是公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領域。二是道路運輸裝備領域。三是交通運輸管理與服務能力建設領域。四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試點示范項目。據悉,專項資金每花費1元錢,可引導社會投資約32元錢,節能減排效果巨大,社會經濟效益明顯。
本市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審查評價
日前市質監局發布了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審查評價工作方案。主要內容包括:
(一)重點目標。到2015年底,完成對本市241家重點用能單位的首次能源計量審計工作,促進241家重點用能單位約224.3萬噸標準煤的節能量指標的完成。為實現上述目標,2013年將選取工業企業70居家單位開展能源計量審查評價。(二)其他目標。2013年,在對工業企業開展審查評價的同時,將針對交通運輸、賓館飯店、商貿、學校行業特點分行業開展能源計量審查工作調研,分行業制定能源計量審查方案。(三)能源計量審查主要工作內容及方式。重點用能單位的能源計量審查工作,由各區縣局嚴格按照《重點用能單位的能源計量管理、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使用、能源計量數據應用、能源計量工作人員配備和培訓及自查和整改等能源計量工作情況開展審查。
京冀簽署合作協議打造首都經濟圈
日前,京冀雙方簽署《北京市——河北省2013至2015年合作框架協議》和十一個專項協議,進一步深化合作,著力打造首都經濟圈,加快區域一體化進程,共促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與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省委副書記、省長張慶偉出席座談會和簽約儀式。
周本順說,河北省各部門要做到四方面:一是明確河北在京津冀的定位,在深化合作中更加積極、主動、虛心。二是置身于首都經濟圈發展的大格局,積極尋找京冀利益結合點,努力尋求合作雙贏共振點。三是強化服務意識。四是以務實精神,認真落實合作框架協議。
郭金龍說,京冀兩地有特殊的歷史淵源,有著功能互補、協同發展的密切關系。要把加強區域合作作為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推進優勢互補,加快創新步伐,實現合作共贏。要突出工作重點,注重合作實效,扎扎實實推動兩地合作,重點在生態環境建設、區域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要健全合作機制,營造良好環境,全面落實交流合作的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