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佳
【摘 要】本文分析了當前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相關專業教育的現狀及問題,闡述了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專業教育改革的思路并提出了改進方案。
【關鍵詞】職業技術教育;計算機教育;教育改革
職業教育是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之一。職業技術學校的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社會市場的需求,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育的發展也迫切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革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要。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如何適應現代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從而在新科技、新技術不斷涌現背景下,適應相關工作崗位的需要,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教育現狀
伴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大部分職業學校都開設了計算機相關專業。而計算機應用技術教育也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同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我認為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課程設置不科學
(1)很多職業學校在學生培養方案與課程設置上不科學,沒有體現出職業技術學校應有的崗位針對性。據有關資料顯示,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畢業生近80%從事計算機銷售、辦公文秘等工作,在計算機知識和技術含量較高的局域網維護、網站管理與維護和軟件編程等領域工作的畢業生極少。這說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所學專業知識跟高等院校畢業生相比沒有競爭優勢。
(2)教學內容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教學的內容多側重于知識點的全面性,而忽視了知識的實用性和技能的培養,導致學生所學知識陳舊與社會需求不相符。教學內容多而雜,沒有系統深入的培養學生某一項專業技能。
2.硬件與軟件環境需提高
(1)很多學校實際硬件投入的配置無法滿足計算機相關專業的要求,涉及網絡課程的相關實驗、實訓,得不到保障。
(2)隨著我國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本科、碩士畢業生的增多,有不少高校畢業生加入到了職業技術學校的師資隊伍,雖然使職業技術學校的師資數量、素質得到巨大提高,但是,很多教師是院校畢業后直接走上講臺,沒有在相關行業的從業經驗,存在職業實踐經驗不足的問題。
(3)適合職業技術學校教育特點、針對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技術人才培養的教材、電子學習資料、網絡教學資源有待進一步完善。
3.生源質量不高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高等院校的不斷擴招,更多的學生選擇高等教育,使得職業技術學校的生源整體質量有所下降。職業技術學校的生源一般來自城市郊區、農村鄉鎮,大多是初中畢業且成績較差的學生。學生的基礎、能力、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有下降。部分學生選擇計算機的動機不成熟,認為學計算機就是玩游戲,面對復雜而枯燥的學習,很多學生堅持不下來,這也提高了教學難度。
二、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相關專業教育改革思路
職業技術學校的教育應該是適應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而產生的專業技術及技能的教育,我們應以就業為導向,圍繞就業組織辦學,使就業需要貫穿到整個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教育過程中去。
1.科學制定教學課程及培養模式
(1)計算機技術更新換代的周期是很短的,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們必須明確培養目標:適應現實的需求,緊跟勞動力市場就業需要。在開設各種課程之前先做好調查研究,可以定期不定期組織教師進入相關公司企業進行考察,把握當前的形勢,大膽放棄一些陳舊課程,使學生畢業后能適應社會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2)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以及就業意愿制定不同的培養方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
(3)大力發展校企合作。以企業的用人標準為培養目標。這樣可以把合格的學生輸送到相應的崗位,既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也解決了企業的招工問題。
2.改善硬件條件 提高師資隊伍
加大硬件投入,改善辦學環境。硬件的改善相比軟件的提高是比較簡單的,在大力提高學校硬件水平的同時應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因此,職業技術學校應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業務培訓工作,加強專業教師掌握新技能的能力;把教師定期送到相關企業中去學習和實踐;讓他們了解、參與項目開發,全面掌握工作流程,提高業務水平。其次應積極提供教師在大學或者國外深造的機會,鼓勵他們通過自學、自修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
3.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生源的質量我們無法改變,面對這些底子較差的學生我們更應該創新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職業技術學校的計算機專業教育相對與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教育更應該有自己的特色,職業技術學校強調的是實踐性、技術性和技能的掌握,應該強調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際應用能力,教師應有意識的讓學生加強這方面的練習和鍛煉。
創新的發展項目教學,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實踐活動。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對學有專長的學生和一些有特別興趣愛好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訓;鼓勵學生參加省市舉辦的職業技能比賽;改善實踐教學條件,加強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教產結合、校企合作的方式把課堂教學和實際職業崗位工作流程結合起來,有效增強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職業崗位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