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正操
【摘 要】信息技術課程需要在教學中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促進協作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正是符合這個原則的現代教學模式。本文論述了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指導思想及主要授課策略。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信息技術課程
1引言
信息技術發展到今天,已遠遠超出技術的內涵。其中蘊含著我們需要去領悟的教育新理念,是信息技術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教育理念并激發了我們的教育想象力。任務驅動教學法作為探究式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可以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對于信息技術課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法,具有明顯的優勢,在其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都是以完成一個具體任務為中心的。教師教學思路清晰,學生學習目的明確,更容易掌握學習內容由于學生有了一個具體任務目標。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去探究問題,使學生體會探究的成功感,從而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意識,以此來激發學習興趣。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歷,對“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應用做一些探討。
2任務驅動教學法概述
所謂“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為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學生培養了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習慣,學會如何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就是學習教學內容的過程,也是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它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啟發學生的求知欲。落實到信息技術課上,就是教師把一節課或一個教學單元要完成的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掌握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3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
3.1教師角色定位
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以網頁制作課程為例,教師應具有多重性角色。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恰當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避免枯燥乏味的去學習;當學生已經掌握初步的基礎知識時,教師的角色是繼續引導學生深層次的思考,同時加強學生創新思維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學生遇到困難不能解決時,教師要給予適當點撥,同時教師要對知識掌握程度進行系統評價,查缺補漏。由于學生剛學完信息技術基礎課,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總之,教師的引導和適當的角色定位是引導學生走向知識神殿的動力。
3.2任務選擇
教師根據實際教學情況綜合考慮教學的目標來選擇任務,同時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選擇采用開放性的還是封閉性的,是采用個人完成還是小組合作學習完成。隨著學生所掌握知識和教師循序漸進的講授的增加而逐步加大,加難。
3.3教學任務分析
這里的教學任務包括教師要教授什么樣的教學內容,每個教學內容要達到一個什么目標。教學任務的分析是許多教師難以處理和把握的一個問題。為教師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舞臺,使教學不僅局限于教材課本,它充滿了智慧另一方面,這樣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有極高的綜合素質,如應變能力,信息能力,科研能力,創新能力等等。網絡時代的到來,教師不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唯一渠道,教師的職能不再只傳授現成的教科書上的知識,而是要指導學生懂得從哪里可以獲得自己所需的知識、掌握獲得知識的工具以及他們學會如何根據認識的需要去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
3.4教學任務的布置
有了框架知識做鋪墊,教師就可以進行教學任務的布置了。教學任務布置下去以后,教師應在指導下進一步明確學生探索的方向。同時要及時以排疑解難,在布置教學任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任務完成情況合理把握時間,在照顧后進生同時,教師應避免花費太多的時間,造成教學效率不高。只要大多數學生能夠完成教學任務了,掌握學習任務,教師就應該進行下一環節,同時,教師要對一些關鍵點提前提示,避免學生卡住。
3.5總結與評價
評價的主體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學生,積極發現其它成員的不足,并引以為戒,避免重蹈覆轍。評價的方式采取:①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②自我評價,建立完善的評價標準。不要用簡單的好與不好來評價,要給出恰當貼切和專業的詞匯。
4結束語
結合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采取促進協作學習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需要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正符合這個原則的現代教學模式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也符合信息技術課程的層次性和實用性。學生可以由淺入深,由表及里,逐步精益求精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在新的形勢下,已被賦予了新的內含和更深刻的含義的信息技術基礎課程中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充分利用校園網,利用先進的教學系統,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任務驅動法”也必將越越來越趨于完善,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信息技術基礎教學中。
參考文獻:
[1]桑新民.步入信息時代的學習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教育出版社,2007(10)
[2]Donald R, Cruickshank著.時綺譯.教學行為指導[M].北京:中國教育出版社,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