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艷蘭
寫作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可以說,學生的寫作不提高將會影響到整體語文的成績。那么作為教師,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他們下筆更有神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1.開展活動,構筑平臺
初中生都有自我表現和被肯定的需要,所以教師可以利用他們這一特點來提高作文教學。班級上都有黑板報,每一個周,教師可以選評有些學生的好文章來填寫在黑板報上或是創辦本班作文報刊,利用手抄報的形式,將學生作品張貼上墻,讓學生擁有展示自我的舞臺,這無疑對學生的寫作興趣有促進作用。
2.以自主想象改寫文章
教師要指導學生突破課文情景,把思維的領域擴展到更加廣闊的生活空間,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從而提高學生的認識和想象力。想象既是閱讀的橋梁,又是作文的翅膀,可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合情合理又符合科學的想象是有利于情感體驗和人生感悟的,同時再某一程度上來說也起到很好的提神作用。例如《秋思》是元代散曲絕唱,是通過帶有深秋色彩的景物來寄托人物的思鄉之情的。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它改寫成散文,引發學生想象的著力點和觸發點,啟發學生抓住景物,展開想象:這是什么人?經歷了什么人生和社會變遷?心境如何?學生一旦在頭腦中再現“游子在黃昏古道”的圖景,就會想象、體驗到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景。在這基礎上來改寫,極大的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寫出有感情的文章來。
3.尊重學生個性,調動寫作激情
詩言志,詞言情,小說言心聲,凡人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作文是高雅地表達自己思想的形式之一,這是學生寫好作文不竭的動力。顧明遠教授指出:“要培養創造性人才,就要克服目前教育中的劃一性、封閉性,尊重學生個人,發展個性,培養自我負責意識。發展個性是現代教育的另一個重要標志。如果說作文教學不能尊重孩子,給他們自由的寫作田地,這樣的作文教學是阻礙學生正常發展的泥潭,因此教師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要以極大的熱情,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首先把學生看成是一個有思想、有情感、有思維、能感知的活生生的人,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疏通個性化寫作的彎彎細流,讓每個學生的寫作個性都能得到順利的發展。
二、注重身邊的所見所聞
葉圣陶先生曾指出作文的自然順序應該是我認識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瀾沖擊著我,我有說話的愿望,便想傾吐,于是文章就誕生了。這說明創作的沖動來源于對生活的熱情。如果下筆前沒有對事物的認識,沒有心靈的體驗,沒有感情的波瀾,就不可能寫出好作文來。所以,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寫作欲望。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學會多角度地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讓語文課堂教學與社會生活、學生生活相結合,使作文教學方式變成學生積極參與、樂于參與的生活過程。古有云:“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有源頭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
三、積累閱讀量
閱讀和寫作是一對孿生兄弟,從文字產生之日起,就相生相伴。閱讀是語文之根,閱讀是學習之母,閱讀是教育之本。如果不閱讀,寫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老師盡量讓學生從閱讀中盡可能開闊視野,拓展知識、增加積累、深入體驗,才可能做到臨場發揮“左右逢源”、“為我所用”。
寫作的關鍵就是積累素材,要想寫作得到提高,就必須熟讀背誦教材和其他課外書籍中優秀的篇章、精彩片斷、優美語句,能使學生從中得到較多的語言儲備,是積累作文材料的有效方法。因此,應充分利用初中學生年齡段是一生中記憶的最佳時期這一特點,加強背誦指導,強化記憶,積累起終生受用不盡的材料。
四、傳授寫作技巧
學生在寫作時,首先面臨的就是審題的問題,審題是作文過程的第一步,這一步工作的好壞,將決定全篇內容是否符合要求,決定構思能否按正確方向展開。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作文時由于審題不清而造成文不對題的情況屢見不鮮。清文題對行文的限制。文題對時間、空間、數量、人稱、內容等提出限制,規定范圍,作者必須嚴格的在規定的范圍內作文,只有這樣才能不離題,不偏題。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記住審題的步驟呢?有一個教師編出這樣一個精煉簡短的類似詩歌體來記住寫作審題的步驟:
題目要求先搞清,標志題眼要辨明;
明確題旨和范圍,確定體裁和人稱;
人時地事因經果,理物季候與環境;
要求之處必滿足,不要求處任你行。
這個方法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讓學生牢記這些要求,對寫作中學生偏題等現象起到很好的矯正效果。
寫作是人類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我,傾訴情感的一種內在需要,是對自我、對生活、對世界的一種碰觸、認知和對話,是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自己的想法以一種文體的形式記錄下來,是學生表達自己的方式。作為教師就應時時用睿智的眼光探尋自身,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積極的去探索有關教學方法,滿懷熱情、堅持不懈地為學生傳授知識。
參考文獻:
[1]陳佳民.文體寫作.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
[2]林中偉.海南省中學骨干教師論文集.南方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