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錦華
親子教育是指在幼兒園的帶動指導下,以嬰幼兒與家長的互動為核心內容,以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和愛護嬰幼兒身心健康,開發潛能,培養個性,提高整體素質的一種特殊形態的早期教育。近年來,我園探索組織家庭開展親子活動的模式,把家園合作推進到一個新階段,先后已開展過各種不同類型的“親子活動” ,如:家園同樂、親子互動、節假日親子派對、家庭小分隊等。下面結合我園的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廣泛發動,樹立親子活動意識
老師可以把相關的“親子活動”的信息發送到幼兒園的網站BBS論壇。還可以通過“期初家長會”讓家長討論并一起制定親子活動安排表,事先聽取得家長的建議;而且活動前發 “倡議書”,活動后共同傾聽孩子的講述和家長的反饋意見。這樣,家長們不但積極地參與到“親子活動”中,而且能及時將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通過口頭交流、寫信、網上論壇等形式進行反饋,他們中有成功的案例、有遇到的困惑、有調整策略等。同時,要引導家長轉換自己的角色。
二、突出特色,提高親子活動實效
1.活動內容的特色性
選擇示范性的親子活動項目,必須在促進幼兒發展中具有特色意義,而且便于向家庭活動延伸。比如,我們舉辦了一次“芳草園之旅”的美術親子活動。星期天,老師、家長帶著孩子來到風景如畫的小區“公園”。一陣秋風刮過,吹落片片樹葉,教師給孩子提出倡議——把落葉揀在一起,然后設計有關活動區域,并投放所需的輔助材料,組織幼兒創作“樹葉畫”。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在老師指點下,他們運用已學到的技能,發揮想象,選材剪接、粘貼氣氛熱烈。孩子們的創作熱情感染了家長,家長們紛紛參加到孩子的創造活動中,當看到自己的孩子能用樹葉和輔助材料組合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畫時,家長們無不驚嘆。在活動即將結束時,教師引導家長、幼兒將收集的樹葉帶回家繼續開展“樹葉畫”的家教活動。家長還利用帶孩子散步的機會拾落葉,創作了許多作品,大大豐富了幼兒園“幼兒畫廊”的內容。
2.指導方法的示范性
要幫助家長轉變角色定位,就要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指導策略。比如,我們組織一次“十字街頭”情境講述的親子活動。在這次戶外情境講述中,我們一邊引導家長的選擇適合幼兒講述的情境,一邊請家長為自己孩子的講述做好記錄,老師則巡回指導幼兒按一定的觀察順序,有意識地引入講述主題。例如老師先帶幼兒坐在離十字路口最近的候車亭,與他們討論把講述主題確定為“十字路口”,而后提醒幼兒由近及遠地進行觀察。剛開始,從家長的記錄紙上發現幼兒講述很簡單,只有一兩句完整的話。經過幾次練習之后,家長逐漸明確指導講述的方向,幼兒的講述水平明顯提高;能隨著主題的深入,描述性語言越來越多,有的孩子講完以后,馬上就會有其他人進行評價,被孩子確定為符合主題的優美的詞句才會被大家采納,比如“遠遠地看上去,馬路直直的,又寬又平,一直到十字路口,才分成好幾條呈十字形的路。”“紅燈亮時,車只能停下來,可是一些等不及的叔叔不遵守交通規則,摩托車騎得真快,就是想趕在紅燈亮以前沖過斑馬線。”通過這次活動,家長們感到學到了不少東西,也增強了教育孩子的自信心。
3.活動形式的多樣性
由于受到時間等原因的限制,示范性的親子活動不可能過于頻繁地舉行,因此必須考慮采用其他形式,靈活地進行親子活動的組織引導工作。老師通過各種手段向家長介紹親子游戲的方式,如:①家教專欄介紹游戲名稱、玩法、注意事項。②利用幼兒園日常活動,教給孩子游戲方法,再讓孩子把游戲教給父母,并要求幼兒向老師匯報在家中玩游戲的情況。③利用家長開放日,請幾位家長到班上當“十分鐘老師”,為幼兒和其他家長介紹、示范。還通過教師自己的示范、講解等形式引導家長創設寬松的家庭氛圍,建立平等的親子關系;并學習在游戲中觀察、分析孩子的表現,了解孩子的心理,以一顆童心和孩子交往。同時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季節的不同以及幼兒在運動中的不同需要,收集、創編了一些有鍛煉價值的親子游戲推薦給家長,根據孩子的興趣以及班級開展的主題活動每月自行設計一張圖文并茂的“親子智力游戲”表,引導家長每天利用10分鐘跟孩子玩一玩。這些做法收到預期的效果,在孩子匯報家庭親子游戲情況時,經常會聽到孩子們與家長在游戲中的有趣言語,孩子們講述的同時,臉上總是洋溢著歡樂。
三、注重提煉,拓寬親子活動平臺
我園曾進行了一些嘗試,如老師通過攝相、家庭小分隊交流等形式給以引導、評價,提升家長的育兒水平。下面是攝相的兩組鏡頭:
鏡頭一:這是小小班孩子的家長,她在幫助孩子穿衣服時邊說:“先把你的左手伸進來,再把你的右手伸進來,然后扣上扣子,整理就行,真漂亮。”她在幫助孩子完成生活環節中較難的動作,并讓孩子樹立自我服務的意識,傳授必備的動作技能。老師借助家長的典型事例進行宣傳,并鼓勵其他家長進行效仿。
鏡頭二:這是“家庭小分隊”在交流經驗,家長談論到自己利用接送的時間與孩子互動,詢問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了什么特別的事,玩了什么有意思的游戲,怎樣與同伴相處等,讓孩子現場描述、匯報,幫助幼兒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記憶與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