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華
【摘 要】用生活的理念指導自己的習作,把日常生活和習作練習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愛寫、會寫、善寫,寫出有時代氣息、有個性和靈性的習作來,寫出真實的生活,寫出獨特的感受。
【關鍵詞】生活;習作;學生;源泉
應該讓習作訓練成為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外延,讓學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導自己的習作,把日常生活和習作練習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以創新為核心,貼近生活、凸現個性、充滿生命活動的、開放式的習作大課堂。使學生愛寫、會寫、善寫,寫出有時代氣息、有個性和靈性的習作來,寫出真實的生活,寫出獨特的感受,這樣,學生的習作才有生命力。
一、讓學生融入生活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可見,作文教學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小學生習作也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了,學生語言表達才會有源頭。那么搞好習作訓練首先就讓學生走出狹小的課堂,走進廣闊的生活,參與生活,體驗生活,融入生活,產生“不吐不快”的欲望,從而讓寫作成為學生的生活需要。
二、讓生活走進作文
學生有了生活,并不等于他們在每次作文訓練中,都會獲取和選擇恰切、典型的材料。他們還是會感到“沒啥寫”。其中主要原因是學生缺乏認識生活和語言表達的能力以及靈活駕馭語言的能力。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寫……”。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通過對習作訓練過程的優化,引導學生對所經歷的生活深化認識、強化感受。
三、提倡生活寫真
生活是色彩斑斕的,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和感受又是各不相同的。提倡生活寫真,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隨時注意生活積累,隨時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學生想寫啥就寫啥,愛寫啥就寫啥。一方面培養學生養成勤于動筆、樂于表達的好習慣;另一方面,通過生活寫真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看法,釋放自己真實的情感。培養學生“說真話,表真情”的習慣。如學生有這么一篇《最近的我》中的片段:“近來,我天天沒有好心情,上課無精打采,回家做作業精力總是集中不起來。我被父母吵架的事煩死了,爸爸搓麻將像著了魔似的,常常是晚飯也不回家吃,一向勤懇的媽媽也像發了瘋似的沉溺于六合彩,幾乎天天與爸爸爭吵……”四十三位學生,生活經歷不同,寫出的作文也迥然有別。
四、讓學生習作凸現個性風采
傳統作文教學中的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將最富有個性的學習和創新實踐活動變成機械、枯燥、虛假的訓練,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因此,針對傳統作文中過分強調共性,壓抑學生個性的傾向,在生活化作文實踐中,我十分重視個性化作文方法的指導和訓練,吸收共性,發揮個性。
1.營造自由開放的生活環境
讓作文教學面向生活,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鼓勵學生參加興趣活動,充實學生的個人生活。利用節日、隊日組織各種形式的主題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并經常帶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讓學生擁有自己的見聞、感受,為寫出富有個性色彩的作文打好基礎。
2.鼓勵述寫個性化的生活經歷
在傳統的作文指導中,教師常常采用“求同思維”的模式,引導學生沿著一個固定的方向去思考。習作要體現個性化,首要問題是讓學生寫個性化的生活經歷。如寫反應家庭生活的習作,許多學生都是選取親身經歷的事,寫真實的感受,沒有了編造和拼湊,那一份份童真、童趣發揮得淋漓盡致,讀來令人感動。
總之,只有融入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寫出五彩斑斕,活靈活現的文章來。生活,才是真正的學生習作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