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說,中國最厲害的營銷人物是史玉柱。以前人稱“史大俠”,后來更有了“營銷教父”的美名。眼下“教父”宣布退休了,粉絲們仍不放過,逼著他出一本又一本營銷密笈,還拉著他到網上開營銷講座。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哦也……
“教父”的頭銜可不是好玩的。比如喬布斯,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神奇產品,創造了讓青年人如癡如醉的蘋果文化,史玉柱憑什么呀?憑腦黃金?腦白金?黃金搭檔?黃金酒?《征途》網游?還是那則“不收禮”的電視廣告?好像都拿不出手,說不出口。
那么千千萬萬的營銷人憑什么這么崇拜他?說白了,憑的是人家掙錢的速度和致富神話:三下兩下就把產品弄得鋪天蓋地了,三下兩下就把債還完了,三下兩下就成億萬富翁了……這才是咱營銷人的真經啊!
史玉柱的“術”與“道”
牛叉的人或許會說,錢算個鳥,史玉柱有價值的東西,是他做宣傳推廣用的小冊子、小報、報紙中的整版廣告,以及在產品開發、廣告策劃中真刀實槍的的方法。
綜合方家考證,史玉柱的成功密笈大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做實消費者調研,注重消費者體驗。
2.瞄準中下層市場,農村包圍城市。
3.先做樣板市場,成熟了再推而廣之。
4.廣告火力聚焦,強勢出擊。
5.注重地面推廣。線上廣告必須有終端落地的配合,網絡產品也不例外。
6.注重細節。連軟文刊登在報紙的哪個版面、用什么字體、字號大小,都要定出標準。
這些密笈,看起來都非常“正能量”,完全可以入選MBA教材。
那么,是不是學會了這些東西,就可以復制史玉柱的成功,創造新的商業傳奇呢?嘿嘿,這些都是表面性的東西,是營銷之“術”;大俠真正的成功之“道”,玄著呢!下面我們試著參悟參悟。
首先,充分利用人性的弱點,把準人的情感與欲望。史玉柱的保健品系列,無不牢牢抓住了中國人的親情與人情,把保健品當成禮品來賣;當親情的營銷功能衰減時,就直接拿拜金心理來引誘,“腦白金里有金磚”,誘得人口水直流。《征途》網游就更不用說了。
《征途》是史玉柱親自鼓搗出來的,居然后來居上,秘訣在于史玉柱對深層人性的把握。史玉柱總結說:“玩家來玩游戲,內心深處第一的需要其實是想獲得他人的尊重,要獲得榮耀。玩家需求,第一是榮耀,第二是榮耀,第三是榮耀。”
榮耀這個詞很光鮮,落實在游戲里,就是“國王”、“幫主”、“族長”等包含了嚴格等級秩序的身份,以及不斷更新的各種英雄排行榜,以及失去榮耀(被人殺死、罵“垃圾”)之后的復仇欲望。而獲得榮耀、完成復仇的手段,就是暴力殺戮和搶劫。在《征途》里,這些行為都是能得到獎勵的,誰能砍人誰牛逼,整個一黑壓壓的叢林法則。
靠武力取勝、過關斬將好歹算一個游戲規則,打出來的英雄也不容易。但《征途》與別的游戲不同,高富帥們可以直接拿錢購買頂級武器裝備,一下沖到最高級,然后享受殺人盈城、號令天下的快感。而如果你不肯花錢,你會發現自己“連荒地里的一只蚊子都打不過”,你的活動空間甚至僅限于出生的小村子,永遠充當被其他英雄“秒殺”的小嘍羅。最終,金錢法則成為暴力之上的第一法則,誰有錢才是英雄漢。
《征途》號稱是第一款不花錢的網絡游戲,不需買上網時間,但只要你進來了,受榮耀心理驅使,不出點血是不可能的,游戲和網吧里的廣告中都會不斷提醒你更新裝備。為了讓玩家覺得不貴,史玉柱采取了化整為零的手法。比如在刀上鑲一個寶石需要1000塊錢,史玉柱設計的方式是讓玩家用10塊錢買一顆寶石,但鑲嵌成功的概率是1%。這樣,不管高富帥和窮屌絲,都不得不一個勁往里砸錢,號稱不花錢的《征途》比其他游戲更費錢。
其次,充分利用認知與事實的差異,做消費者“認為好”、“感覺好”的產品。注意了,這可以說是史玉柱真正的大殺器。史玉柱老早就道破:“說這個東西有用沒用,在于人們信不信。這就是訣竅。”他后來更進一步指出:“與其改變消費者固有的想法,不如在消費者已熟悉的想法上去引導消費者。”
1997年以后,褪黑素被多個廠商引進國內,史玉柱只是其中一個。與其他廠商不同的是,腦白金的產品除了褪黑素膠囊之外,還搭配了一瓶包含低聚糖、山楂、茯苓的口服液。為什么要將這兩種東西搭配在一起?從產品功能來說,膠囊幫助睡眠,口服液潤腸通便,二者的配對看不出有什么相加作用。除非一個人同時睡眠不好,排便也不好,否則有什么必要同時服用兩種東西?
這就是普通人的思維與營銷人的不同之處。史玉柱認為,產品要賣得好,一定要讓消費者感覺到有效。腦白金中的褪黑素,雖然據稱能改善睡眠、延緩衰老,但見效慢,而且不一定人人有效;而口服液的主要成份是低聚糖,類似于“三株”和“昂立”,能夠促進腸道中雙歧桿菌生長。由此產生的一個共同現象是,服用期間放屁頻繁,但只響不臭;大便的顏色變黃,氣味變輕。排便、放屁不臭正是腸胃健康的標志。于是腦白金抓住這個消費者能明顯感到的變化,在產品說明書中特別強調:服用腦白金后,要留意“每日大便次數、大便顏色及是否浮于水面”,“屁味與兒童比較,臭味程度”,“如果出現一種情況,就說明人體內部已開始進入美好的年輕狀態”。
與之對應,腦白金的廣告語是:“年輕態,健康品。”消費者服用后,很快發現果不其然,在“鐵的事實”面前,不能不對腦白金心悅誠服。
再次,充分利用中國特有的軟文形式,大膽編故事。軟文是咱中國營銷人的發明,它的神奇之處在于,讓你看不出與新聞、科普文章之間的差別。史玉柱把這種廣告形式發揮到極致,事必躬親,精心錘煉每篇軟文,書籍、宣傳冊子、小報、報刊廣告一齊出擊,讓消費者暈頭轉向。
腦白金軟文的“生產程序”恐怕比腦白金的生產程序還要嚴格,經過這樣嚴密的程序生產出來的軟文,就有了“原子彈”一樣的威力。它們對腦白金的營銷所產生的“功效”,恐怕要比腦白金產品對消費者產生的功效大得多。
腦白金入市之初,首先被投放市場的是新聞性軟文。經過千錘百煉生產出來的腦白金新聞性軟文共5篇:《人類可以‘長生不老嗎?”(一、二、三)》、《兩顆生物原子彈》、《98世界最關注的人》。一篇接一篇,持續轟炸,形成了一輪又一輪的腦白金沖擊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生物技術的兩大突破》一文,它把腦白金技術和克隆技術相提并論。由于沒錢在大報上刊登,就先刊登在一家小報上。沒想到的是,南京的某大報竟作為正文全文轉載,讀者也把當它當成了新聞,效果出奇的好。在讀者眼里,這些文章的權威性、真實性不容置疑,又沒有直接的商品宣傳,腦白金的神奇色彩被制造出來了。
緊接著跟進的是系列科普性(功效性)軟文。這些軟文包括:《美國人睡得香,中國人咋辦!》、《人體內有只“鐘”》、《夏天貪睡的張學良》、《宇航員如何睡覺?》、《人不睡覺只能活五天》、《女子四十,是花還是豆腐渣?》、《一天不大便=吸三包煙》、《你會睡覺嗎?》、《孫女與奶奶的互換》、《生命科學的兩大盛會》……
這些文章主要從睡眠不足和腸道不好兩方面闡述其對人體的危害,并指導人們如何克服這種危害,將腦白金的功效宣傳巧妙地融入軟文中。每一篇似乎都在談科普,并沒有做廣告之嫌,讀者讀來輕松,由不得不信。投入短短兩個月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充分利用中國特有的城鄉與地域差異,主攻二、三線及以下市場,主攻垂暮老人和血氣方剛的青年。這類人群由于信息量的欠缺,或者心理上的脆弱,對產品的辨識能力較差,容易受廣告宣傳的影響。史玉柱的產品都集中在這個用戶群,不是一個偶然。
學不學史玉柱,是個問題
平心而論,史玉柱對中國的營銷實務是有貢獻的,概括起來,核心是兩個字:“務實”—產品要能掙錢,廣告要能賣貨。縱使是忽悠人,也能忽悠來錢,把消費者想要什么、自己賣的是什么想得門兒清。這比那些不管不顧仍然賣不動貨、掙不來錢的營銷人強多了。
但是,評價一個企業、一個企業家,應該有更高的或者說更基本的標準,那就是你的產品為消費者貢獻了什么。這是大是大非,是基本的營銷倫理,應該擺在最優先的位置。至于你對朋友是否仗義,對同事是否大度,對工作是否努力認真,你的創業故事是否曲折精彩,這些屬于“私德”,是第二位的東西。遺憾的是,我們的企業家中充滿了太多私德好而公德差的人,這樣的人,是難以獲得真正的“榮耀”的。
說到這里,很多營銷人和小老板會覺得煩,說我又不是什么大企業家,不要那“榮耀”,我們現在要的是生存,要的是真金白銀、發家致富。是的,有這樣想法的人盡管向史玉柱學習好了,但也要注意到,史玉柱的這些方法,是有特定的時間與空間背景的。在大眾互聯網時代,隨著知識與信息的快速傳遞,這些方法的效用在遞減,消費者與社會公眾的抵抗力在增強。從腦白金到黃金搭檔再到黃金酒,從《征途1》到《征途2》再到其他網游,一條下降的曲線已經很明顯。
或許,史玉柱之所以這么早宣布退休,正是感到他的這一套,有點玩不轉了。
(余不諱,資深營銷人士,《新營銷》特邀研究員,近著《忽悠》、《擺譜》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醉心于研究各種忽悠之術與擺譜之道,心里撥涼撥涼,眼中仍含有希望。E-mail:yzd78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