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欽楠
“慢也好,快也好,關鍵是日子要過得好。”這是我從戶外野營回來后總結的生活體驗。慢與快都意味著時間在流逝,“慢”需細細品,“快”則是對好日子的感慨。野營并不是人人都喜歡的事情,但對于從來沒去過的人來說,還是充滿了好奇。森林、小動物、睡帳篷……這些事情對我來說是新鮮的。美國家庭從小會帶孩子去野營,當老師和朋友知道我從來沒野營過時,臉上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Valerie是學校今年新聘請的野營課老師,她不但管高中部的戶外活動,還組織夏天的野營,給我們上心理教育課,沒事兒就開展談心活動。Valerie特別積極,野營前兩星期就給我們發下了需要的物品單子,但同學一點兒興趣都提不起來,甚至已經盤算著找個什么樣的理由請假。看到單子上的各種東西,我對野營的好奇心早已經飄散,除了春假從中國帶過來的一個帳篷,剩下的東西不常野營的人估計都不會有。黎曄星和我一樣,什么都沒有,連帳篷都需要和我分享。我們極不情愿花了一筆小錢添置物件,心想明年野營可以接著用。
本來戶外野營課是不用自己掏腰包,都算在學費或者班費里,可到我們年級規則突然變了。老師為我們野營準備吃的,特意來問喜歡吃什么。雖然年級人數不多,同樣是眾口難調,這個喜歡起司蛋糕,那個又說頓頓都要肉。Valerie徹底無奈了,干脆直接帶我們一起去買。我們又不想花那可憐的班費,跟老師死皮賴臉磨,說食物的費用由同學一起承擔,支出了800美元,平均一人交70多。在野外保存肉是件特別困難的事,有家長給搬來了一個可以長期在戶外使用的冰箱。我們跟會來探班的老師打好招呼,說來的時候都別空著手,空著手就不要來。
5天的野營,我口口聲聲喊著要減肥,結果卻胖了幾磅。野營飲食都很有規律,早中晚三餐不落空,甚至還有各種意想不到的加餐,估計美國文化里是沒有“饑餓”這檔事。鍋碗瓢盆自備,做飯用的是一位家長提供的野營灶,有了它,不論是炒菜還是熱水都不在話下。
臨走之前,聽10年級學姐說,5月的野營絕對是最糟糕的,因為正趕上波特蘭沒完沒了的雨季。而我們運氣超好,整整一個星期的大晴天,陽光太燦爛也不都是好事——不涂防曬霜會直接曬傷。
野營地的英文是oxbow regional park,是距離市區不遠的一個森林公園,開車大約需要一小時。周一早上到學校集合坐校車,一共去了13個人。有一個妹紙打了退堂鼓,她請假的理由是她媽媽每天都要帶她去教堂,我們平常都不知道她有這個習慣。
帶隊老師Valerie還找了兩個老師輔助,一個是她的朋友Dina,一個是Jack。Jack是波特蘭華德福學校07屆畢業生,在一個“野外”大學學習有關戶外生存和野營的知識。他完成大學學業,現學現用,已經輔助我們學校很多次了。
公園面積很大,分為多個區域,我們占了公園里最開闊的一片野營區,這兒有一個大亭子、兩個廁所和兩個水龍頭。亭子里面有椅有桌,可以休息避雨;廁所里只有一個馬桶,不能沖水,給人一種特鄉村的感覺。值得慶幸的是,里面可能有什么特殊設備,雖然沒有水沖,但味道還說得過去,而且公園工作人員每隔兩天會來清掃。這兩個水龍頭是我們日常生活用水的來源,洗臉刷牙、煮飯燒水都能保證。但野營區里沒有可以洗澡的地方,這最讓人鬧心。
第一天到達目的地講完注意事項后,大家就把帳篷搭了起來。對于搭帳篷,我和黎曄星一點經驗都沒有,只能請老師和同學幫忙。帳篷想搭哪兒都可以,只要不出野營區、老師能看見就行。我的帳篷雖然外表難看了點兒,但是內部空間還是很大的,差不多能睡4個人。帳篷里還要鋪上幾層墊子,因為山地不平整,硌得慌。
每天早上7點鐘,老師都要模仿狗啊狼啊貓啊等各種動物的叫聲轟我們起床,要求10分鐘內到亭子集合。然后,每個人在森林里找個地方,孤獨安靜一小時,思考老師給的問題。于是,帶著仍舊處于睡眠狀態的身體,有時甚至連衣服都懶得換,穿著睡衣去自己的“座位”呆著。后來才發現,同學完全無法認真思考問題,都是靠在樹上或者直接躺那里睡個回籠覺。
每天的活動項目都不太一樣,Valerie和Dina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組織各種游戲,可是沒有一個游戲是我們喜歡的。她們總是用一些自以為是的方式帶著我們認識植物,但并不是很行得通。我們都是事兒多的主,也不跟著認真學,動不動就餓了,開始大吃零食。老師沒轍,只好帶我們去河邊,雖然不允許下河游泳,但是可以在河邊玩。打水仗,擺石頭,用石子打水漂,高興了還可以躺在溫軟的沙子上曬太陽。脫了鞋,把腳放在水里特別舒服,有的男生直接在河里洗頭了,頭發短也容易干。第三天,有的女生也用河里的涼水洗頭,仗著年輕,已經不管什么著涼傷風的了。一天下午去河邊,踩了一腳泥,男生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活動——打泥仗。后來,有幾個女生也加入了。圍觀的人也并不是很安全,很可能躺著就中槍了。
留下深刻記憶的活動是“沉默的一天”。 從前一晚上篝火結束,一直到第二天的晚飯之前,無論干什么都不能說話。大家分成了三組,我們組由Jack帶領,他是個特別好玩的人,哪怕不說話都能感受到他身上散發出的搞笑氣質。有時候也會很尷尬,我們和Jack一起爬山,走到中間時,有兩個老太太熱情地跟他打招呼。Jack擺出一張撲克臉裝嚴肅,沒理人家。之后那兩個老太太又和我們后面幾個同學熱情打招呼,我們只能笑一下,然后加快腳步走了過去,留下身后兩個不明所以、一臉惶恐的老太太。
后來,聽說另外兩組在Valerie和Dina帶領下做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尋找動物足跡什么的。而我們組的Jack什么都不想干,帶著我們爬到山頂,遞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你們可以想吃就吃,想睡就睡,OK。”沒一會兒,我們就聽到了Jack打呼嚕的聲音,我們面面相覷徹底無語。中午回到野營區吃飯,下午他又帶我們去了河邊,用手勢問我們是想走路還是睡覺,大家比劃著一致同意就在河邊休息。回到野營地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可以開口說話了,卻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在這“沉默的一天”中,大家也有憋不住的時候,小聲說那么一兩句,有時不自覺地脫口而出,手勢真的不能表達自己的意思。
本來以為5天的戶外野營很難熬,但到第5天的時候,才發現日子過得飛快。在森林里的每分鐘都無比漫長,結束時忽然覺得這段時間成了奢侈品,搭帳篷好像就是昨天的事兒。
(編輯·麻雯)
mawen2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