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民
在西城區虎坊橋路口北有一條胡同——櫻桃斜街。進了櫻桃斜街往北有一條很窄的小巷——小安瀾營二條。走進這條僻靜的小巷,在小巷深處小安瀾營二條2號的大門口,有一間不大的門臉兒房。房門上方掛著一塊牌匾,上書“天派鞋藝”四個大字。
走進這間十幾平方米大的小屋,映入眼簾的是屋子一邊一組組合家具,大小不一的格子內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制鞋機器。各種皮革、木制鞋楦、各型皮鞋把一間不大的小屋擠得滿滿當當的。這間小屋就是由原北京革制品廠的一名叫張國慶的下崗工人,憑借自己的一技之長,在1997年開設的一家鞋藝工作室,取名“天派鞋藝”。十幾年來經過張師傅不斷的努力和拼搏,他已經為不同人群做了不同種類、不同價格、不同款式的鞋500多雙,他所做的每一雙鞋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誠信帶來客源 口碑為他揚名
張師傅開店十多年,一直堅持誠信待人的理念。他認為,誠信,作為中華文明古國的傳統美德,幾千年來,受到人們的自覺信奉和推崇。通俗地講,誠信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因為只有你以誠待人,別人才會同樣以誠相待,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企業經營中,誠信都是最基本的準則。他把誠信視為生命。
當年小店剛開張,生意還可以,但不是十分的紅火。有一天一位女士路過小店,她疑慮地站在店門外,看著這間不大的門臉兒房??戳撕靡粫海艓е苫蟮纳袂樽哌M了店門。張師傅熱情地接待了她。問她需要什么幫助?這位女士問張師傅:“能否給做一雙女士正裝船鞋?”而且提出時間要快一點,說她急用。張師傅爽快地答應了,為她量了腳,然后把手頭的活兒往后放了放,先給這位女士做。當鞋做完后,張師傅才發現了一點小毛病,當然外行是看不出來的,也不影響穿,業內稱為松面,這是外觀輕微的問題。但是對一貫遵循誠信理念的張師傅來講,心里卻感到不舒服, 因為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他給自己定的標準是他所做的鞋都應該是精品。如果再做一雙時間來不及,另外還要造成損失,為了這個他做了一晚上的思想斗爭,他覺得有必要告訴顧客,要讓顧客明明白白地消費。第二天顧客來取鞋時,他把這一切告訴了顧客并表示要讓利。這位女士很驚訝地看著他說,你不說我根本看不出來,我覺得很滿意,這錢不用降,因為你的這份真心比金子都貴。
從那以后張師傅發現光顧他小店的客人逐漸增多。一位來訂做鞋的顧客說:“我們都是聽了畢女士的介紹,特意來的?!焙髞韽垘煾挡艔膭e的客戶那里得知這位畢女士是宣武區的一名人大代表,她使張師傅很受感動,讓他感受到人與人之間坦誠相待所帶來的信任與和諧。他的鞋藝工作室也因誠信而引來客源,他在顧客中的口碑逐漸聲名在外。
感人的故事,實在的制鞋人
張師傅開店十幾年來接待了數百名客人,每一位客人都有一段故事。其中有的故事已過去很久時間了,可仍然留存在他的記憶中,讓他記憶猶新,使他終生難忘。
那是在他的鞋店開張不久的一天,店里來了一位特殊的顧客。這位特殊顧客是一位腳很小的年輕女士,鞋碼只有19號。這么小的腳在張師傅幾十年的制鞋生涯中還是第一次遇到。而且這位女士還提出要高跟的,市場根本沒有,據她說原來是一位老師傅給她做鞋,可是老師傅去世后,她就再也沒有穿上合適的鞋了,她真希望能再穿上合適的鞋。張師傅看著她渴求的目光,一種制鞋人的責任感油然而生,決定不管遇到多少困難,也要讓這位女士穿上合適可心的鞋。要做這樣一雙高跟小鞋,談何容易,首先這樣小的楦就沒有。當時北京楦廠已經搬遷,離北京最近的楦廠也在廊坊,為了能做出一雙合適的楦,張師傅先后跑了三趟廊坊楦廠,鞋樣試了幾次,都不盡如人意,幾晚上他都睡不著覺,絞盡腦汁地琢磨如何做好這雙小鞋。中途他都要放棄了,可是想起對顧客的承諾,他又鼓起勇氣,叫著自己的名字:“張國慶呀,張國慶,如果這雙鞋做不好,就別在社會上混了。”做這樣小的鞋,成本已無法計算了,經過不懈的努力,這雙凝結著張師傅的心血,充滿著張師傅對顧客一片愛心的小鞋終于做成了。當這位女士拿到她稱心如意的小鞋時,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她對張師傅千恩萬謝,表示一定要向朋友介紹張師傅。這位女士也因此成為張師傅的一名固定的客戶。
還有一個故事更加的感人。有一天,一個年輕人推開小店的門,向張師傅詢問能否做殘疾鞋。張師傅不解地答道,我這里就是專門做特殊鞋的地方,應該沒問題。小伙子笑了笑說道:“是,我去過好多地方,剛開始時都說可以做,但是后來都沒做成?!睆垘煾涤行┟靼琢?,從小伙子的話中可以感覺到此鞋不好做。通過和小伙子進一步交談得知,小伙子到北京打工,經過幾年打拼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他是為他父親做鞋。他父親有一只腳是先天性畸形,自打他記事,就沒有見父親穿過鞋。父親穿的所謂的鞋,是用好多層布裹在腳上然后再包上輪胎。幾十年就是這么過來的,因為他們住在農村,條件有限,那時他就發誓等我長大后一定要讓父親穿上合適的鞋。張師傅被小伙子的這份孝心深深打動了,暗下決心,不管遇到多少困難也要了卻小伙子的心愿。張師傅開動腦筋,想盡了辦法,把他多年來所學的制鞋技藝都使了出來,經過多次反復的試驗,用時三個多月終于做出了這雙特型鞋。看到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穿上一雙真正的鞋,小伙子的父親失聲痛哭。看到有生以來第一次穿上真正一雙鞋的父親,小伙子也流淚了。一旁的張師傅眼睛也濕潤了。
張師傅認為,生意不論大小,只要你用心去做,說到做到,就能贏得顧客。他給自己提出的口號是“真心、真料、真工藝,實意、實價、實做人”。就是憑著這樣的經營理念,在制鞋市場普遍疲軟,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張師傅這間只有十幾平方米的“天派鞋藝”工作室,竟然生意興隆、顧客盈門、訂單不斷。憑借著顧客之間的口口相傳,不少顧客慕名而來,找到這間小巷深處的制鞋小屋。人常說:“酒香不怕巷子深?!睆垘煾稻褪菓{借著他誠信做人的優秀品格和高超的制鞋技藝,為穿鞋有特殊需求的顧客排憂解難。每當看到顧客在他的工作室拿到他做的鞋滿意而去的時候,張師傅心里充滿了無比的歡樂。
天派使者為民解難
如今,張師傅的“天派鞋藝”工作室已是隔著門縫兒吹喇叭,名聲在外了。他的事跡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他先后被評為“宣武區流動黨員之星”“創業帶頭人”。他的“天派鞋藝”工作室也被上級有關部門授予“黨員創業示范崗”“宣武區創業踐習基地”等稱號。
凡是在他工作室做過鞋的顧客,無不對他的人品和高超的制鞋技藝豎起大拇指,而且都成為了他的朋友。面對贊揚,他感慨萬分地說:“我只不過是發揮我的一技之長,為顧客做了一點兒我應該做的事,就得到上級領導和人民群眾的贊揚,實在是受之有愧。我認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努力為人民服務,是應盡的責任。當初為我的制鞋工作室起名為‘天派鞋藝,是想讓顧客穿上自己做的皮鞋能天天有派。而今這個名字又有了新的含義,我要做一名老天派來的制鞋使者,為人間那些因種種原因而為穿鞋發愁的顧客排憂解難,讓他們穿上我制作的鞋云游四海,走遍祖國名山大川?!?/p>
(編輯·韓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