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



日前,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發布研究報告,公布了未來12項可能改變生活、企業與全球經濟的顛覆性科技,這些技術有望在2025年給全世界帶來14萬億至33萬億美元的經濟效益。
在這份研究報告中,他們搜羅了大量可能具有顛覆性的技術,并對每一種技術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經濟的可能性進行了預測。或許他們得出的結論并不具有權威性,但通過他們的研究結果,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去品評如何看待技術創新。研究人員將研究對象縮小至那些目前已經在迅速進步(并非遙不可及)、具有廣泛的潛在影響(不僅僅對一兩個行業構成影響),并可能對經濟帶來重大影響的技術。至于那些在2025年之前不大可能實現的技術(比如核聚變能源)以及即將產生成果、但影響范圍較小的技術(比如私人航天)都被排除在外。
報道稱,麥肯錫的研究人員列出了12種技術,并估算了這些技術可能具有的經濟潛力。這12種技術分別是:移動互聯網、知識型工作的自動化、物聯網、云計算、高級機器人、全自動和幾乎全自動的汽車、下一代基因組學、能源儲存、3D打印、高級材料、高級油氣勘探和采集技術,以及可再生能源。
麥肯錫的研究人員認為,在未來十幾年里絕大多數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技術將是那些目前已經處于發展階段的技術。比如移動互聯網,目前已在發達世界基本普及,在新興市場增長也十分迅速,中國乃至亞洲地區已逐漸發展成為全球范圍內最具潛力的移動互聯網市場。應用的技術包括無線技術、小型、成本低廉的運算與儲存設備,先進的顯示科技、自然用戶接口,以及先進但價格低廉的電池。可用于提高勞動生產力,遠程監控系統,減少治療慢性疾病的成本。移動互聯網正在與全球各行各業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的深度結合,將創造更加豐富的應用,構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預估移動互聯網在2025年將帶來3.7萬億至10.8萬億美元的經濟效益。
知識型工作的自動化,可以組織、集成、共享企業海量信息,并且能夠按照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實現知識內容的梳理、推送、分析等自動化功能,比如能夠接聽客服來電的電腦合成聲音。應用的主要技術包括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自然人機接口以及大數據。可用于教育行業的智能學習、醫療保健的診斷與藥物發現、法律領域的合同/專利查找發現、金融領域的投資與會計等領域。預估可帶來5.2萬億至6.7萬億美元的收益,相當于增加 1.1億至1.4 億的全職勞動力。
物聯網,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代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能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例如在物體上植入傳感器,用來監控產品在工廠中的流向。物聯網用途廣泛,可運用于城市公共安全、工業安全生產、環境監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公共衛生、健康監測等多個領域,讓人們享受到更加安全輕松的生活。預估到2025年收益為2.7萬億至6.2 萬億美元,對制造、醫保、采礦運營成本的節省最高可達 36 萬億美元。
云計算,描述了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新的IT服務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設備。云計算的服務模式,是將自給自足的IT“自然經濟”轉換為IT“商品經濟”,可以讓云計算的服務提供商各盡所能,用戶各取所需。云計算最核心的是IT領域商業理念和商業服務模式的重大變化。到2025年可將世界的生產力提高 15%~20%。
還有下一代基因組學中,尤為重要的是下一代測序技術、基因診斷以及基于遺傳數據的個體化醫療,下一代測序技術將產生高通量遺傳數據,研究人員將這些海量的遺傳數據與疾病進行關聯(GWAS分析),從而提供疾病診斷和個體化醫療的靶向分子。可應用在治療疾病、發展農業上,還可以生產高價值物質。通過快速疾病診斷以及新藥物的研發等技術可延長及改善 75% 的生命。
據麥肯錫估算,到2025年上述的每一個領域都將給世界經濟帶來1萬億美元以上的收益。不過,在他們的分析中有趣的一點是:從現在到2025年,這些領域里最具吸引力的創新反而不會對經濟帶來很大的影響,比如無人駕駛汽車、3D打印和可再生能源。
他們認為,任何一種顛覆性技術所受到的宣傳和關注,與這種技術將給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并無必然的關聯。技術創新受到媒體關注的程度遠遠高于研究人員估算的這些技術日后在經濟上的重要性。
實際上,這項研究對人們最大的啟發在于:將在中期內對經濟構成最大影響的事物并非那些看上去令人們浮想聯翩、吸引極大公眾關注的事物。反過來,最具影響潛力的創新主要是那些多年來一直在以新的方式演變的創新。
報道指出,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連接并非全新的發明;它們已經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存在了很多年。然而,這些創新及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才剛剛開始。像租車服務出現了將近一百年,手機發明了幾十年,我們在汽車上使用全球定位系統只是近十年的事情,然而直到近兩年,美國Uber公司的創新者才找到了如何將這些技術結合起來,從而提供優質租車服務的方式。
在科技不斷演進同時,企業領導人應持續更新組織策略,確保公司保持前瞻性,并使用技術增強內部績效。對企業來說,顛覆性科技可扭轉市場局面,創造出全新的產品與服務,帶來新商機。決策者則可利用先進技術處理運營上的困難,例如使用物聯網來改善基礎建設管理,或利用移動互聯網創造新的教育與訓練系統,讓公共服務更有效率。
在任何一個領域,各家企業都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將所有技術以利潤最大化的方式結合起來。技術創新所帶來的實際經濟效益不會源自那些炫目的奇思妙想,而是源自正在趨于成熟的新興技術與存在了數十年的傳統技術的巧妙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