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朝平
摘 要:主要闡述了習作前、課外閱讀、習作時、習作后的選材訓練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習作;選材訓練;課文
要讓學生能輕松自如地習作,選材是關鍵,當然,這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學會之事,所以教師必須長期地堅持訓練。我在這幾年新課改的不斷學習、摸索和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一些方法,愿與同仁們共勉,并誠望得到指教。
一、習作前的訓練
其實,課文就是一塊很好的訓練陣地。然而,傳統的教學一般是為學生學課文而教課文,常常與習作指導脫節,沒有真正了解教材這樣編排的目的,當學生真正習作時,教師又時時長篇理論,不僅空洞乏味,而且沒有具體例證,讓學生感到高深莫測。為了讓學生學會選材,產生習作興趣,我是從課文教學入手的。
1.課文預習環節的訓練
學生回家預習課文這一過程,我們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起來,可不要小看這個作用,如果利用好了,對以后的習作選材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預習課文的方法,我是這樣要求的:(1)分析課文題目,弄清重點。拿到課文,先不慌進入課文,也不要急于去了解課文內容(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效果會更好),應該養成先分析課文題目的好習慣。(2)針對題目重點,學會提問。當學生找出課文題目或者說課文重點后,第二步就是要學會對課題提問。那么,提什么問題呢?這個很重要,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把握好方向,可以統一要求學生從兩個方面入手:我想從這篇課文題目上知道什么?如果我來寫同題目的文章,我會寫哪些內容?(換句話,就是我選哪些材料)。例如,《鳥的天堂》這篇課文就可以針對重點“天堂”來提:鳥的“天堂”在哪里、鳥的“天堂”是什么樣子的、鳥的“天堂”有哪些特點。提了這些問題后,要用筆把它列舉在課題之后,待讀課文后自查。
2.課文教學環節的訓練
如果說“課文預習環節的訓練”起到“畫龍”的作用的話,那么這第二步“課文教學環節的訓練”就有“點睛”之效了。所以這一步也相當重要。教師在課文教學時,切忌目的單一地教學課文,一定要做到兩個結合:一是結合第一步進行訓練;二是結合語文園地里的“習作”進行訓練。(只要學生在預習時按照老師以上的要求來做了,這第一個“結合”就好辦了。)(1)羅列出學生對課題的分析意見,集體評議。這里要著重對還不會把握課題重點的學生進行指導。(2)學完課文后,一定要做好總結工作。總結作者選取材料的方法;總結學生自己學完這篇課文后的選材收獲;總結學生以后在遇到類似課題的選材想法。(3)把教學的課文內容和語文園地里的習作要求結合,師生共同探討該課具體的選材方法;談談自己對本單元習作的選材想法。
二、課外閱讀的選材訓練
有條件的學生應該多讀課外書,讀課外書時也要求學生堅持用“課文預習環節訓練”的方法去訓練自己,并且長期一貫。
三、習作時的選材指導
應該說,前面幾個訓練只要扎實地進行了,真正習作時就不很困難了。但教師還是應該結合具體的事例來講解,在這個時候讓學生獨立閱讀(帶*號的)課文再合適不過了。
四、習作后的檢查訓練
習作完成后,我們還有一步要做,那就是檢查和修改(當然,學生完成作文后如果有時間的話,先不要急于修改,讓他們休息一陣,等頭腦清醒、思維清晰后再去修改)。除了要修改字、詞、句、段外,最主要的還是要再用以上提到的方法看看材料是否符合習作要求,不符合的應再加以修改。
我想,經過長期扎實的訓練,學生一定會正確把握習作的選材方向的。完成了習作這關鍵的一步,屆時,教師又可另辟新路對學生習作的其他方面進行訓練了。最后祝愿所有的學生最終都能樂于習作、輕松習作!
(作者單位 四川省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覺莫想
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