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鳳
摘 要:教師要利用教材,尋找人物,正面描寫形象美、品德美;不僅要正面描寫,還要側面描寫,寫“活”人物;描寫人物特點,要“四新”;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地描寫敬佩人物,從而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形象美;品德美;側面描寫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在小學的教材中,有許多文章,不僅讓學生受到好思想、好品質的熏陶、啟示和感染,而且讓學生學習根據人物的性格特點,提高寫作能力,寫好敬佩人物的作文。我從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中,尋找出怎樣利用課文,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方法,現做簡單闡述。
一、利用教材,尋找人物,正面描寫形象美、品德美
1.不同人物的描寫,體現人物品德美、行為美
例如,《奇怪的大石頭》描寫科學家李四光從小愛科學,探索大自然的奧秘;《頂碗少年》描寫頂碗少年不畏艱難,不怕挫折,承受壓力,從失敗到成功,體現敢于拼搏的精神。
2.人物外表,突出人物的形象美、品德美
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用“白發蒼蒼”描寫一位老爺爺的外貌,突出老爺爺年紀這么大,可意志還這么堅強。
3.描寫動作、神態,突出人物的高尚品質
如,《狼牙山五壯士》一文,用“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斗”“狠狠地打”“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一聲”“胡德林和胡福才臉繃得緊緊的,全神貫注地瞄準敵人射擊”,從每個戰士的動作、神態中,體現了五壯士對日本帝國主義刻骨的仇恨和英勇奮戰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挖掘教材,側面描寫,襯托主要人物的形象和品質
除了上述正面描寫外,還要側面描寫。側面描寫,它不是對描寫對象進行直接描繪,而是借助文章中其他人物或事物進行間接渲染,起了烘托的作用。
1.從險峻環境,顯示勇氣和膽略
如,《登山》中,用“背部緊緊地貼著峭壁”“把頭扭向一旁”“用碎小的步子在狹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動”的側面描寫巴果茨基的動作、神態,實際上是烘托說明列寧有著非凡的勇氣和膽略。
2.從陳設簡單,襯托生活儉樸
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通過“一張”“不大”的寫字臺,“兩把”“小”轉椅、“一盞”臺燈,這幾樣極其簡單的辦公設備,還有總理加班充饑的食物:“兩杯”綠茶、“一小碟”花生米。這兩處的側面描寫,不僅襯托了周總理生活極其簡樸,而且進一步突出了總理工作勞苦的崇高品質。
3.從嚴守規定,襯托誠實、正直的人
《釣魚的啟示》一文,描寫“我”和父親去釣魚,父親要“我”把釣到的一條漂亮的大鱸魚放回湖里,“我”是多么舍不得啊!因為這條鱸魚是在開放捕撈日以來首次釣到的。寫“我”多么不愿意放回釣到的鱸魚,襯托了父親嚴守規定,做個誠實、正直人的可貴品質。
三、描寫人物特點要“四新”,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我們每天在社會、學校、家庭中觀察到各種各樣的人物和事件。要描寫人物,讓人物的言行舉止活靈活現地躍然紙上,就要引導學生習作做到“四新”。
1.題目擬定新
俗話說:“題好一半文”,題目是文章的眼睛。
2.文章立意新
寫文章一定要選擇有教育意義的內容來寫,達到教育人、感染人的目的。
3.選材事例新
選材不要步人后塵,人云亦云,要“人無我有,人有我新。”這樣選材新穎,耐人尋味。
4.改換角度新
寫文章有時正面寫內容顯得平淡無奇,如果換個角度來寫,內容就顯得新穎有趣了。
四、抓住特征,描寫特點鮮明、敬佩的人,讓人物行為美
要寫好特點鮮明、敬佩的人,教師引導學生描寫人物應注意以下四方面:
1.精心篩選敬佩的對象
所謂“敬佩”就是曾經教育、幫助、關心過你或者這個人給你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的,如,家里的人(爸爸、媽媽)、老師、親友(同學)、熟悉的人(售貨員、環衛工人)等。從眾多的人中篩選出印象最深的一個人來寫。只有選擇熟悉人的事例來寫,才能得心應手、生動感人。
2.選好事例,突出人物品質
寫作對象確定之后,要注意選材。選材可以選一兩件事寫一個人,所選擇的事例要能表現這個人的好思想、好品質。
3.重點突出,寫清楚事情的經過
以事寫人要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寫清楚,同時要按照事情的“開始、經過、結果”的順序寫;重點要突出,著重把一兩件事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如,這件事先怎么樣,接著怎么樣,最后又怎么樣。重點部分要寫詳細,才會生動、有說服力。
4.內容真實,抒發真情感
寫他(她)的感人事跡,內容要真實,不能亂編亂造。在寫事例中,字里行間要抒發你對他(她)的真實感情。如,一位學生寫《我的好媽媽》一文的結尾:“啊!真是‘難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當想起媽媽那感人的一幕,總會激發我更加勤奮好學,知難而進。”這樣寫抒發了“我”對媽媽的敬佩和贊美之情。
總之,如果能按照上述方法,去引導學生寫描寫人物的作文,相信學生的寫作能力會明顯提高,定能寫出生動、感人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