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學
摘 要: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式教育合作學習被廣泛推廣。新式教育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更能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健康開朗的性格。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獨生子女已成為廣泛,他們缺少群體意識,以自我為中心,不愿與人合作,這種心理對學習也產生影響。而合作學習,則是把學生分為小組共同學習,學生在小組內共同分享,在討論、探索中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合作學習。這樣不僅為課堂帶來了活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樂趣,提高了教學質量,同時還完善了學生的性格,使學生身心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新課改中,我們把被動接受、死記硬背、重復試訓練更改為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學生由填鴨式學習變為主動接受,大大地增強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合作學習則是新課改中倡導的最為廣泛的學習方式之一,且合作學習發揮的巨大作用,則成為我們所關注的問題。通過對初中語文教材的教學實踐,我們深刻地體會到了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一、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溝通,增強合作能力
現代的中學生,作為家中的獨苗,一直生活在以自我為中心的環境中,很難與同學或者家長做好溝通,他們往往只考慮自己而忽略其他人的想法,而合作學習,不僅僅讓學習變得有樂趣,更讓學生的性格發展更健全。記得我們在活動課《成長的煩惱》中,由原來的大家讀讀課文,說說文章的中心意思,到現在的學生分組學習,先回家與父母交流,了解父母曾經在成長中存在的煩惱,問明白他們是怎么解決的,再回到班里小組學習討論,再讓學生把自己的煩惱寫出來,小組與小組之間互相合作為對方解決問題,大家進行情感交流。一節簡單的語文課,由于父母與子女、同學與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既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寫作能力,又解決了學生心中的煩惱,使整節課趣味性更強,還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覺得自己不僅僅是一個傾聽者,更是一個參與者,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參與興致,同時讓他們明白了在同學發生困難時應伸出援手,給予熱情幫助,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二、合作學習,各展所長,讓學生視野更加開闊
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每個學生都有其所擅長的知識領域,但是只抱著自己的課本學,不會互相討論交流,使其所明白的知識局限在自己的認知范圍,不能夠擴展到更寬的領域,例如,在《探索月球奧秘》這節綜合課上,大家分工合作,學生分“關于月球奧秘”學習小組和“精彩的月亮文化”學習小組,兩個小組又細分為“月相”“月食”“潮汐”“人類登月”“月球與人類關系”以及關于月亮的“神話傳說”“對聯”“民風民俗”“音樂繪畫”等各個小組。各組把收集的材料資源共享,進行豐富多彩的解說表演,在說、講、玩的過程中,增強了對月亮方面知識的了解,大家展己之長、補己之短,掌握不同的學習方法,提高了學習能力,同時還增強了集體榮譽感。
合作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要根據課文的不同及本班學生的特點設計不同的合作方式,讓其發揮最大效益。正確健康的教育理念,完美的合作方式,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體觀念,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競爭力和競爭意識,還彌補了傳統教育不能顧及所有學生的缺陷,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讓學生更愉快、更富有成效地去學習語文,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劉財英.運用合作學習,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效[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3).
[2]趙素芳.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語文教學質量[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22).
(作者單位 山西省呂梁市孝義市西泉建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