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燾
摘 要: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及中職學生科技活動的性質和任務,將PBL教學法引入中藥科技活動。從道地藥材電子資料的收集、常用中藥電子資料的整理、中藥常用方劑及常用中藥藥膳四個方面將課題活動進行項目任務分解,以促進項目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PBL教學法;道地藥材;方劑;藥膳
中藥標本在教學、科研、標本陳列展示、藝術欣賞、文化傳播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中職學生中開展傳承中醫藥文化建設、建設中藥標本庫的探索性科技活動是順應國家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需要,對于中醫藥人才的培養和中藥科普基地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為促進該項目的順利進行,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將教學過程中實用的PBL教學法應用到中藥科技活動中,激發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真實直觀的學習環境中熟練掌握中藥學的基本知識,為校級中醫藥標本庫的建設、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及中醫藥人才培養作出實際貢獻。
一、PBL教學法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基于現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PBL教學法最早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美國西余大學醫學院的綜合課程教育,后來擴展到包括教育學院、商學院、工程學院的教學改革中,已成為國際上較為流行的教學方法。PBL教學法的基本思路分為四步:(1)教師課前提出問題;(2)學生查找資料;(3)分組討論;(4)教師總結。PBL教學法順應時代的發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教師對相關學科之間的理解與聯系。
二、基于PBL教學法的項目分解
時至今日,我國的職業教育已步入“走內在質量發展道路”的階段。職業教育的辦學質量關系到職業教育的生存與價值。中職藥學學生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理論理解能力薄弱,形象思維能力強。基于中職學生的實際學情,為避免在中醫藥科技探索活動中讓學生流于看熱鬧、走馬觀花式的簡單的知識積累和記憶,在中職學生的探索性科技創新活動中,通過引入PBL教學法將該探索性科技活動中的電子資源標本庫建設活動分解為四個項目板塊,以促進中藥科技探索活動的順利進行。
1.道地藥材電子資料的收集
道地藥材,也就是地道藥材,是指功效地道實在,確切可靠的中藥材。道地藥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條件、生態環境的地域內所產的藥材,因生產較為集中,栽培技術、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講究,以致較同種藥材在其他地區所產者品質佳、療效好而著稱。古今醫家都喜歡使用道地藥材,但道地藥材的發展受集散地、環境氣候、炮制工藝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目前尚無統一的道地藥材標準,因此,通過整理文獻資料對道地藥材進行歸納和整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常用中藥電子資料的收集
中藥是我國歷代醫家防病治病及養生保健的主要手段和物質基礎,多年來,中醫藥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貢獻。回歸自然、崇尚天然藥物正成為一種世界性潮流,發展傳統醫藥已成為我國政府及民眾的共識。通過收集常用中藥材,可直接讓學生熟練掌握有關中藥學的基本知識,有效促進中醫藥文化的傳承。
3.常用中藥經方的收集
經方,是古代驗方的略稱。經方配伍嚴謹,用藥精當,是后世醫家藥方之祖。收集常用經方,對其所包含的中藥材進行梳理,可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
4.常用藥膳的收集
藥膳是在中醫學、烹飪學和營養學理論指導下,嚴格按藥膳配方,將中藥與某些具有藥用價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國獨特的飲食烹調技術和現代科學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通過收集常用藥膳并分析整理其所使用的中藥材,可使學生的所學知識學以致用。
5.項目資料的整合分析
通過將中職學生科技探索活動課題分解為四個任務項目并布置給不同的學生科研小組,讓其在設定的時間內去收集資料。然后讓不同的組別之間進行資料的交換、整理、討論。學生在觀察其他組別資料的完整度和真實性時,可有效提高自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通過專業老師的指導,進一步提高學生對項目資料進行整合分析的能力。
通過引入PBL教學法,將中職學生傳承中醫藥文化、建設中藥標本庫的探索性科技活動分解為四個具體的項目,將抽象的傳承中醫藥文化的目標具體化,可使學生在參與科技活動的過程中具有較高的熱情。并通過具體目標、查找范圍及時間的確定,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具有較高的目標性和階段成就感。
參考文獻:
[1]何國林,詹若挺,黃奕壘.中藥學專業庫的建設.藥學教育,2006.
[2]周忠信,陳慶,林藝雄,等.PBL教學模式的研究進展和現實意義.醫學教育,2007.
[3]高健,殷玉婷,黃飛,等.江中藥學形象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西中醫學院學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