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石 徐 雷
摘 要:生活中缺乏安全感,人就會感到恐懼。因此,政府、學校和教師就應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學生的安全,保障學生的生命。在安全的環境中學生才能幸福地生活,才能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幸福;安全;生命
安全從我們一出生,我們的父母就耳提面命,告訴我們安全的重要。上學后,學校、老師也不停地告訴我們怎樣做對我們才是最安全的。而在當今21世紀,人類文明賦予了現代教育“生命高于一切”的豐富內涵。平安不存,何談生命?生命不保,何談教育?青少年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生命,怎樣讓自己的身體、心靈、品德在安全的環境里得到全面發展,這是我國教育部門共同關注和并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怎樣關愛未成年人,使他們健康地成長?以下就是我對安全——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幾點淺見。
一、要給與學生幸福,教師就要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讓其重視自己的生命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中,規定了給予學生各種知識,但卻沒有給予學生最重要的東西,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里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這就是教育者應該追求的恒久性、終極性價值。”教師要給與學生幸福,就要以學生生命安全為前提,作為學生,一年當中絕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學校,在這個特殊的集體中安全更應該是同學們關注的重點,有的同學將提高安全意識,實施安全行為,認為是膽小怕事。這種思想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在安全的問題上,來不得半點麻痹和僥幸。如:2008年5月12日的東楚晚報《赴京尋找失蹤少女》一文追蹤報道了黃石八中初二女生王某失蹤一事:王某于3月8日失蹤,5月初發現被人拐騙至北京,10日晚上,涉案男子給王某的女同學發了短信,“邀請”女同學也去北京工作。北京刑偵總隊特別偵察支隊已立案進行調查。從這些案例中我們知道安全對于中小學生的重要,所以,教師在教育安全的問題上,要時刻提醒同學們,要重視自己的生命,不要拿自己的生命當兒戲,教師要時刻教育學生必須要樹立高度的安全意識,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都要珍惜生命,不能拿生命開玩笑,隨時隨地都要有安全意識。必須要警惕在前,防范在先,必須要警于思、合于規、慎于行;必須要筑起思想、行為和生命的安全長城。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生命之花開得更加絢麗!才能使我們更幸福。如果同學們不提高安全意識,在生活中不注重安全,那么,就會出現事故,甚至是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血的教訓。可見,有安全才有幸福。
二、要給與學生幸福,學校要創造安全環境,珍視學生的生命
營造校園安全氛圍,創造安全學習環境。學校有責任為學生創建一個和諧安全的校園環境。因為有了安全的環境學生才能安心地上課,羅丹說:“安全總是美的。沒有安全就沒有美。”沒有安全的環境學生總是提心吊膽地生活,還談什么學習呢?像美國發生的多起校園槍擊案,持槍者有的竟是在校學生,而死的也是學生。作為學校做沒做到創造安全學習環境,起沒起到對學生的保護責任,是顯而易見的。在我國國內有許多專家、學者對校園安全問題開展了一些研究,但是實踐證明這些理論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政府、相關部門為維護校園安全采取了許多措施,如:在每所中小學、幼兒園設立校園警務制度,聘用由公安訓練的保安,保安雖然不是真正的警察,但也能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保證了在校學生的安全。還有上級領導定期排查校園安全隱患,并要求學校必須安裝監控器等。這些措施對于維護校園安全、保障學生的生命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國內的每所學校都努力為學生創造和諧安全的校園環境,讓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努力地學習,并有步驟地鍛煉了學生的意志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多次模擬現實生活中的實例,以及模擬地震、火災、疾病等災害的逃離和處理。讓學生得到全面的鍛煉。讓學生在鍛煉中體會付出和收獲的快樂,體會安全對于生命的重要,從而健全學生的性格。讓學生感受到幸福,體會到了自己親身取得的幸福。
人如果在生活中有了周圍人的鼓勵與欣賞,他便具有了強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如果生活在受歡迎與和諧友善的集體中,他便會和周圍的人和諧地相處并愛他們;如果在幸福中生活,他便會有安全感,特別是學生,因為學生的生活很單純,沒有成年人的復雜和心機,只要自己身邊的人真誠地對待他們,他們就會相信自己身邊的人;他便會覺得世界非常美好,并會自覺去建設這個世界。所以,每一位老師都應該用心給學生創造和諧安全的環境,創造一種幸福的氛圍,讓每個孩子在自己的心理種下一個安全的種子。教師要用自己的責任心和行動去讓那顆種子發芽并茁壯成長,讓他們懂得如何得到幸福,如何守衛幸福。我認為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這與安全和幸福有關。
校園是學生與教師的家,安全也要時刻銘記在學生與教師的心中,教師和學生共同攜手,讓安全永遠留在校園內。用平安祝福校園的今天,用平安打造校園的未來。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