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瑞
摘 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師的道德素養、學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我國下一代青少年的成長和祖國的未來。而就目前來看,農村地區的教育水平相較于大中城市來說仍是較為落后的,其面臨著經費匱乏、專業人才短缺、觀念老套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如何發展農村地區的再教育工作也就成了人們所關注的問題。通過對農村教師再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做一個淺要的分析和探討,以使得農村教師再教育的問題可以得到一個較好的解決,促使國家人才教育戰略可以更好地實施。
關鍵詞:繼續教育;農村地區;中小學教師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明確地告訴我們教育對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重要作用。而目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專業化水平較低、教師素養不高,這就成為農村教育教學事業發展的一個瓶頸。實施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可以使教師的素養得到全面的提升,為建立高素質的農村教學隊伍提供保障。
一、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和領導的主動性不高
目前,學校的有關領導對農村教師的繼續教育問題的重視度不高,不能以一個長遠的眼光去看待這個問題,對一些文件的認識也不夠深入。在這樣的情況下,校領導對有些問題一無所知,更沒有采取相應的辦法和管理。這樣,繼續教育就成了一種形式。而且由于領導的不夠重視,加上硬件設施不完善、技術水平較差等一些問題,使得農村教師繼續教育的實踐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受教育者很容易形成一種惰性思維,對繼續教育也往往持一種消極厭倦的態度。不少老師對繼續教育也只是為了拿到文憑,為了服從要求。因此,他們對學習的內容和效果不重視,甚至采取一些非常規的手段去獲取、完成繼續教育學業。這也就使得繼續教育變為了一種被扭曲的形式。
2.教學內容單一、脫離實際
農村教師的繼續教育與傳統的應試教育存在著很大的不同,繼續教育應該以教師的實際需要為依托,找尋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設定教育方向和目標,使得老師的教學水平、職業道德素養可以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但是,在實際的教材編訂中卻存在著許多問題:第一,教材沒有根據農村教學的實際情況編寫,與他們的實際工作存在著很大的沖突;第二,教材內容編寫的不夠嚴謹、規范,多是采用的以前的版本,已不符合時代的需求;第三,忽略實踐的重要性,往往只看到了理論學習的重要性而忽視了實踐的作用。
3.監管不完善,經費不到位
教育部門對農村教師的再教育工作的監督力度不足,對他們的繼續教育工作也沒有給予足夠的支持和鼓勵,只是傳達一下上級領導的精神,對于繼續教育工作的開展力度、實施情況并沒有做一個硬性的規定,也沒有去定期的指導檢查。這就使得農村教師的繼續教育缺乏規范性。這種種的原因使得教師教育經費的落實不到位,這樣即使有些領導想要緊抓教師的繼續教育也有心無力,這使得一些科研活動難以按計劃展開,更沒有辦法派老師去其他地方學習、培訓。這就使得農村教師的繼續教育缺乏動力支持。
二、完善農村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對策探討
1.更新觀念,提高主動性
在對農村教師的繼續教育方面要加強對他們的思想教育,要使他們對繼續教育有一個深層次的理解,讓他們有思想上的動力,將繼續教育由國家規定轉化為自覺主動的行為。使得他們形成一種新的心態,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身于國家的教育事業中來。而且,在開展的教學工作中也應以農村教學實際為出發點,立足于教學工作,使得老師對學習有動力,對他們有吸引力,使得他們自覺主動地去學習。
2.注重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
繼續教育作為之后再教育,它的立足點是實用性,它是以實際工作需要為基礎的,因此在教學教材的編訂上也應立足于教學的實際需求,從實際要求出發,將學習內容與農村教師的教學實際相結合,在注重理論指導的同時不要忽視了實踐的作用,要通過一些實踐技術指導使得老師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時,也可以通過開展一些教師所喜愛的課程來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并充實他們的知識。
3.加強監管,確保經費的到位
各級政府和有關的領導要切實認識到農村教師繼續教育問題的重要性,對他們工作的開展、學習力度的情況要加強管理,通過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來督促他們的學習。同時也要積極的想辦法加強對他們的經濟支持,可以通過社會集資、提高教育經費的數量、申請撥款等方式使得教育經費的問題得以解決,使得教師可以更好的學習。
只有正確認識到現在農村教師繼續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并作出相應的政策調整,才能使得農村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使得農村教學的質量有更大的提高,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建華.關于中小學繼續教育的思考[J].教育評論,1998.
[2]尤登星.國外繼續教育發展趨勢簡述[J].繼續教育,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