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義雄
摘 要:通過文獻研究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針對當下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諸多誤區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以及適當的對策方法。又從教師角度提出了對于中學生這個年齡層次的英語教育需要用相對應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誤區;方向;方法;應試建議
教育是人類進步的主要推動力,語言教育是使人類知識廣泛交流的基礎,舉足輕重。跨學科的教育方法研究,在國內外都非常的少,不妨大膽創新,小心實踐,謹慎發展,提出實用英語與應試英語結合的學習方法。本人綜合多學科的知識,集百家之長是教育學說科學發展的突破點,自己淺知薄識,望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一、學生學習英語的誤區
(一)盲目背誦。背誦是大家學習口語常用的方法,背誦一些句子和文章,會有一些進步。但是為什么還是不能流利地表達自己呢?問題就在于我們背誦的很多句子不是自己想要說的。我們的思維受漢語的影響比較大,會受到排斥,最后只有少量的句子能說出來。
(二)多看英語電影。表達:跟讀美劇對發音有幫助,因為你可以模仿他們的發音。組織:你也只能模仿他們的語言,但是,對語言的組織,如果沒有語法基礎的話,那你會是云里霧里的感覺。思維:你所模仿的也只有相似性,一些簡單的語言,或者一些俚語你會模仿一些,但差異性和固定性沒法解決。所以,美劇在口語方面也只是發音和少量句子,結果還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流利表達自己。對英語學習確實是沒多大幫助的。
(三)過多重視語法的作用。可以這樣說,英語是外語,比較拘謹,沒有漢語靈活,如果能學好語法,對我們的幫助會很大,只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學,學習語法是為了什么。因此,需要大家科學地去學語法,如此這樣,學習語法就是學好英語的捷徑!
二、正確學習英語的方法
(一)英語學習一定有方法,這是一個大前提。那么這個方法一定要建立在正確的方向之上,才能有所作用。方向對,方法再差,還是能成功的。相反,方法再好,方向不對,永遠不會成功。
(二)結合心理學、語言學等學科,提出了英語學習的正確方向。我稱之為連續性,用下面的程式表示:思維—組織—表達—接受—分析—理解。其中,前三方面為輸出部分,跟口語和寫作有關系;后三方面為輸入部分,跟聽力和閱讀有關系。這一套程式就是正確的方向。找到了“正確方向”,再來找“快速的方法”,快速方法的基本思路就是:互連性。互連性就是根據英語和漢語的關系,找出彼此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為英語學習提供指導,這是所有快速學習方法的基本思路。我的學習方法是一整套方法,需要很多系統正確的方法來針對性地解決。那么以下就來舉例進行說明:
1.口語。口語屬于輸出部分,跟思維、組織和表達有關。要說出流利的口語,需要做到:按照自己的思維,組織成正確的句子,流利地表達出來。所以要符合自己的思維,正確地組織、流利地表達。
2.聽力。我們已經知道聽力主要是由三部分構成,接受、分析和理解以及基礎訓練、綜合訓練兩個階段。基礎訓練階段,我們將聽力的訓練分三步來實現。這三步分別對應于聽單詞、句段和句子這三個方面,循序漸進地進行。符合語言學習的一般過程,分別對應于聽力的過程,也是接受部分的強化。由于篇幅有限,理論方面知識就不再贅述。真正有無用處,還得靠實踐來證明。
參考文獻:
[1]鄧道宣,任寶貴.新課程背景下英語學習策略的指導和訓練[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7(01).
[2]伍家文.我國新時期中學英語課程改革與發展研究[D].西南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