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
摘 要:研究性學習法注重挖掘學生潛力,從一線教學角度對怎樣在電子線路教學中落實研究性學習進行討論與探索。
關鍵詞:電子線路;研究性學習法;創新能力
電子線路作為基礎性課程,對它的理解與掌握情況直接影響著后續知識的學習與課程開展。在電子線路課程教學中引入研究性學習方法,不僅是教育手段的有效創新,也是將電子線路教學和研究性學習有效結合,充分挖掘學生潛力,強化基礎知識的有效方法。和它相關的專業還包括信息類、電子類、自動化類與通信類。不管從課程學習角度來看,還是從專業拓展角度來看,都須牢牢掌握電子線路的理論知識,從而滿足新課程要求。
一、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引入與特點
電子線路課程教學作為一門實踐性與專業性都很強的學科,為了保證教學成果,必須在教學中使用不同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從目前的教材內容看,存在嚴重的知識滯后性,教學模式相對單一,但是僅對課程知識簡單傳授,忽略對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學習態度不積極,甚至很多學生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對電子線路進行學習。在課堂知識傳授中,師生地位仍然是老師占主導,學生被動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創造力與實踐能力的鍛煉與培養。
從整體來看,研究性學習方法具有深厚的內涵,通常可以從狹義與廣義兩個方面研究。從廣義來看,它是將相關知識與所有課程都融入探究式學習的形式。從狹義來看,它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對各種社會現象的觀察與知識儲備不斷發現、研究并且獨立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
研究性學習方法不僅是學習方法的創新,更是手段的創新,也就是研究。這種學習方法的提出具有很強的歷史必然性,它是在創新性與主體性教育的背景下提出的,和傳統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不同,它強調的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擁有強烈的主動性,以學生為主體,不斷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通過學生的自主行為與思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感興趣的方面。因此,研究性學習就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學習方式。
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特點是交互性與主動性,在這種學習方法的指導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熟悉更多的是依賴自身的知識儲備與體驗,達到對相關知識更加深入的理解與挖掘。同時,它還具有實踐性與開放性的特點,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傳統封閉的教學環境。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不僅僅是課堂,任何地方都能成為運用知識和學習的地點。它的實踐性不僅體現在知識運用中,還展現在實際問題的研究與回應中,進而為實踐提供更好的結論與理論效益。
二、研究性教學法在電子線路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研究性學習和傳統教學法最大的不同點是:它更注重學生的思維與主體地位,同時也必須發揮老師的誘導與指導作用。根據電子線路教學大綱的要求與安排,在電子線路教學中,將探究性學習延伸到各個方面,創設一個更加合理、完善的學習空間,可以不需要具體的問題;通過巧設“步白”等方式,將更多的思考空間留給學生;通過編制有引導性、啟發性的問題,誘導學生主動對其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包括提出、探討與解決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工作。
首先,導入情景,通過帶有啟發意義的情景導入,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思維空間。例如,在初期電路圖講解中,先展示相對復雜的電路圖,對于剛接觸電路圖的同學,理解方面存在很大困難。此時如果老師根據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適時指導,就會得到完全不一樣的結果。或者讓個別學生敘述他對該問題的思路,再逐步引導學生思考。
其次,研究性學習方法更注重學生創新能力與研究能力的培養,根據實踐性與開放性等特點,老師在教學中應該靈活運用教學方式。因此,老師在電子線路課程教學中,可以利用更加有效的組織方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共同協商中保障任務的順利完成,在更為廣泛、更大的領域不斷拓展學習空間與范圍。
最后,在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后,為了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必須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設施,在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下,及時引導學生運用綜合、歸納、類比等學習方法,將熟知的理論知識通過更多的角度展現出來。研究性學習從討論問題開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需要大量資料輔助學習,進而不斷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知識占有優于、多于、先于老師的現象頻繁發生時,老師應該轉變教學心態;在這過程中,老師的作用不僅是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
總之,研究性學習更加注重挖掘學生潛力,在探索知識框架和體驗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在學會與會學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保障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范麗芬.職業學校應引進“研究性學習”指導專業教學[J].吉林教育,2012(5).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張集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