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騰明
教師的教學評價語言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效果、思維方法、道德行為、認知水平等方面進行評定、啟發、激勵、引導的一種表達方式,這種貫穿于教學中的即時的、情景性的評價,在課堂教學中起著推動教學進程的重要作用。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應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恰當呈現并合理利用評價結果,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良好的評價語言,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啟學生的智慧,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靈感,活躍課堂氣氛,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智慧的評價語言,更是課堂的點睛之筆,彰顯教師的智慧。
教學案例:《用字母表示數》(王文盛老師執教)
學生在創意欄里寫出關于青蛙只數與腿數的關系之后,王老師選擇了四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師生共同評價。
師:設計好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的創意。
生1:100只青蛙,400條腿。
師:你是怎么想的?你們有什么意見?
生:能看出腿的條數與青蛙只數的關系,但無法表示所有青蛙的只數與條數。
師:這種方案有什么優點和不足?
生:這種方案只能表示出所有青蛙的只數和腿的條數,表示不出兩者的關系。
師:感謝這位同學,因為他愿意把自己的創意分享給大家。
生2:x只青蛙,x條腿。
師:你是怎樣想的,能給同學們解釋一下嗎?
生:因為青蛙的只數是無數的,寫不完,所以我用字母x就代表了所有青蛙的只數,還有腿的條數。
師:同學們同意這種表述嗎?
生:不同意。如果這里的x是1的話,就變成1只青蛙1條腿了。所以我不同意。
師:對了,同一個字母,在一個式子里只能表示同一個數。他這里用字母表示解決了第一位同學的問題,能表示出所有的可能性,但沒有表示出正確的關系。能想到用字母表示數,是一個比較大的進步,我們為他的創意鼓掌。
生3:x只青蛙,y條腿。
生:用2個不同的字母表示只數與條數,能表示出所有的可能性,但看不出正確的關系,例如x=2,y=3時,就不行,相對于前一種來說,又完善了一點,但還不夠。
生4:x只青蛙,x×4條腿。
生:好,這種方式不但表示出了青蛙所有的只數,而且還能看出兩者之間的倍數關系。
師:大家都非常贊成這種方案,你為什么贊成它?看來這種方案符合我們的要求。把掌聲送個這位善于動腦的同學。
王老師的評價,沒有采用簡單的肯定與否定,而是針對實際情況,指出錯在哪里,好在什么地方,在精心安排的匯報順序中,引導學生一步步接近合理的表達方式,彰顯了教師高超的評價藝術。
王老師的評價語言準確精練,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指出了創意的不足之處,通過引導學生辨析,圓滿完成了新知識的認識與理解。評價材料的選擇與呈現順序也是匠心獨具,顯示出良好的課堂調控能力。
怎樣才能具有良好的評價語言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開展課題研究
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專題研究。
第一階段,廣泛閱讀相關文章,查閱資料。重點學習諸如《名師精彩課堂實錄》之類的書籍,收集好的教學案例,上網查閱與研究內容相關的資源,可以是教學設計,也可以是教學反思,還可以是教學點評。然后在小組內交流,實現資源共享。
第二階段,以課例研究為載體,通過課堂教學這個平臺,分析執教教師的評價語言,相互探討,共同打造,提高執教教師的語言評價能力和團隊的研究能力,共同提高。
第三階段,總結提煉,形成研究成果,并把研究成果運用于日常教學之中。
2.記錄課堂,走進課堂
把自己的隨堂課錄下來,反復觀看,分析和思考,哪些地方可以不說,哪句話說得不好,哪些話可以可以換一種說法。走進別人的課堂,多聽聽有經驗的教師的課堂教學,吸取別人的優點,學習別人是怎樣組織語言的;還可以觀看教學錄像。
參考文獻:
余文森.小學數學名師高效教學設計藝術[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10:239.
(作者單位 重慶市北碚區朝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