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木質手工電腦
由瑞典學生拉爾斯·漢森(Lars Hansson)設計的“4M”是一臺小型手工木質電腦。這個極具蒸汽朋克美學的設計,在概念上受到了著名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拍攝的《2001太空漫游》的影響。片中的一臺HAL9000高智能電腦給這位設計師帶來了靈感。從前面看,4M的面板是用胡桃木制作成的,擁有一個DIY的球形手柄操縱桿,有一個銅質視窗,窗口上裝有放大鏡,可以看到內部的CPU散熱器。拉爾斯·漢森形容自己的設計是一個“半有機”的物體,連接了原本分裂的科技與自然。極簡風格的電腦顯示器同樣也用胡桃木制作,上面配有銅螺帽和螺栓。
3000K色溫的光環燈
設計師利用當前最先進的3000K色溫LED燈,創造了一個既具有方向性又帶環境光的光環臺燈“ipparco”。光環上裝有強力磁鐵,可以隨意調整它在燈桿上的位置,比方說放到底座上或是吸附到任何金屬表面。設計師讓使用者與“ipparco”臺燈互動—水平放、垂直放,以此嘗試各種不同位置。
用再生活細胞制造的3D打印人體器官
在最近有關人造器官的醫學探索中,來自康奈爾大學的一組科學家和醫生團隊開發了一種3D打印的人造耳朵。這項技術用于治療被稱之為“小耳癥”的兒童先天性畸形,或者是幫助那些因事故、惡性腫瘤而喪失部分或全部外耳的患者。數字化建模成可以組裝的人耳,然后將高濃度凝膠注入模具中,形成一個近似的人體器官。專家稱模具的設計需要半天時間,3D打印則在一天左右。
扭一扭就靜音的耳塞開關
在iPhone配合使用耳機并開啟靜音的狀態下,其實手機是沒有完全靜音的,Siri依舊會為你服務,而我們只是關閉了鈴聲而已。
現在,只要將Mutator這個小玩意插入耳機孔即可使用。如果想靜音,轉動90度就可以讓所有的設置調整到靜音狀態,包括音樂、視頻和游戲等。再轉動90度,就又會回到有聲狀態。
專屬3D打印禮服登場
眼前這件全鉸鏈式3D打印禮服專為女星蒂塔·萬提斯度身定制。黑色的長禮服由17個獨立構件拼合而成,有近3000個獨特的鉸鏈接頭,并裝飾了13000多顆施華洛世奇水晶。來自紐約的設計師邁克爾·施密特(Michael Schmidt)和建筑師弗朗西斯·畢同提(Francis Bitonti)以此向我們展示了3D技術的又一可能性。
聰明的豬豬存錢罐
我們傳統的存錢罐很單調,只是在變換著材質和造型而已,如果加上點科技元素,那么就變得有趣多了。Porkfolio就是這樣一個可以告訴你里面有多少錢的聰明小豬。通過與手機APP的關聯,你可以隨時查看存錢罐中的金額。當你將硬幣投入存錢罐中時,豬的鼻子會亮,而且硬幣不同,燈的顏色也會隨之不同。
超輕RoboBee蜜蜂機器人
這個名為RoboBee的蜜蜂機器人已被研發了十年之久,它僅有80克重,一對飛行時嗡嗡作響的翅膀,每秒鐘可以拍打120次。它采用了19毫瓦電力飛行,這個數字相當于大多數昆蟲的能量消耗。RoboBee的設計靈感來自于蒼蠅仿生學,它擁有極薄的翅膀和由壓電制動器制成的“飛行肌肉”。這些壓電制動器在應用電場時可以擴張和收縮的陶瓷條,每個翅膀都被固定載線腿上訪一個細長碳纖維軀干的頂部。同真正的蒼蠅一樣,這些翅膀可獨立活動、旋轉和拍打。拍打翅膀產生向下氣流,使蜜蜂機器人升到空中。它的向前和向后飛行是靠傾斜身體完成的。目前它還沒有應用在實際項目中,不過可以預見其將在搜索、營救、監視和環境監測等方面會有所作為。
史上最炫電腦裝備帝王蝎
所有科幻英雄背后都有一把心愛的大班椅,坐在強勁的電腦前面把整個宇宙玩得顛來倒去。但在現實世界里,沒有什么能比Martin Carpentier的工作站更帶感的了。加拿大魁北克MWE的設計師卡朋特的杰作Emperor 1510 LX實現你的夢想,它配備可伸縮顯示器懸臂,最多可掛載5臺27英寸大屏。一把可以可調節大班椅,一套HIFI音響系統,意大利上等真皮包裹。
Facebook外套給你一個真實的擁抱
這是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梅利莎·周(Melissa Chow)設計的Facebook外套—Like a Hug。作為可穿戴的社交背心,連接上Facebook帳號后,當你的好友給了你一個“贊”時,這件背心就會自動充氣,仿佛在給你一個擁抱的感覺。如對方也穿了這件外套,當你擠壓外套做擁抱動作時,對方的背心同樣能夠感受得到。
運動發電的足球燈
設計師將足球和臺燈組合設計,開發了既實用又能玩耍的足球燈。Soccket的外形是一只足球,其內置發電系統和一盞照明燈具,踢踢足球就能發電,為燈具提供電力。只要在足球場上踢它30分鐘,這盞LED燈就能夠照明3個小時,玩后打開足球一側的橙色蓋子,即可當作電燈使用。不過你要將它擦拭干凈才行哦!
隨身帶的可折疊電動車
匈牙利Antro公司設計出一款可折疊的電動摩托車,這款摩托車名為MOVEO,使用碳纖維材料制成,重約25公斤,時速可達45公里,每次充電可續航35公里,而且只需要1小時即可充滿電。到達目的地后,使用者只需數秒鐘就可將其折疊起來,帶上火車或放在汽車后備箱中,或是像拎手提箱那樣帶入辦公室,不必再為找不到停車位而苦惱。該公司CEO塔馬斯·斯里扎克(Tamas Slezak)說:“人們可以用更環保、更輕松快捷的方式出行,這種產品適合全世界大城市的上班族。”
隨手制作的極簡手電筒
設計師山中一弘(Kazuhiro Yamanaka)設計的這款極簡風格手電筒,僅僅是一張紙、一個LED燈和一節電池創造的。將紙卷起來之后就是一個能提供充足照明的手電筒。當使用者把紙旋轉成一個圓柱形,相交的縫隙向內擠壓,通過兩個隱藏的開關,自動給LED燈供電。當把紙張攤開,燈光自動關閉。
油炸數碼產品
攝影師亨利·哈格里夫斯(Henry Hargreaves)以挑戰傳統而著稱,現在由他為大家烹飪酥脆可口的油炸數碼產品。前菜有iPad、GameBoy與耳機;主菜則是MacBook與iPhone;最后來點甜點iPod Nano。大家是不是垂涎欲滴了。其實,這些并非使用了真的數碼產品,而是用紙糊的。它們只不過是哈格里夫斯又一項挑戰傳統而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