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麥克馬洪(Chris McMahon)
隨著3D產業(yè)競爭的日益激烈,設計師想要引人注目并不是那么容易。建筑渲染領域也不例外,如果設計師想要在已有的創(chuàng)意和現實的概念中標新立異,他們就需要有別于他人的閃光點。
葡萄牙藝術家塞爾吉奧·梅勒賽斯(Sergio Mereces)是建筑渲染領域中的佼佼者,成績斐然。他的作品在形狀、形態(tài)及構成上都獨具魅力,每一個細節(jié)似乎都在吸引你走入他的虛幻世界。
關于美學理念,他認為作品不僅要包含時尚元素,也應蘊含敘事口吻—這種風格來源于他對電腦技巧的多年磨練。“這都是受一些大師的影響,還有我也比較愛好攝影。”梅勒賽斯說到,“堅持每天嘗試這些技巧,風格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同樣,在任何領域,最終追求的目標就是建立屬于自己的風格。”
發(fā)現建筑之美
梅勒賽斯出生于葡萄牙北部小城克拉圖(Crato),小時候就對藝術頗感興趣,幸運的是,如今他已經在這個領域里成就卓越。他回憶說:“在藝術學科上,我通常是成績最好的學生之一,從12歲開始,就獲得了很多當地比賽的獎項。后來,我進入藝術學校苦功三年。可是學校中的課程卻不太能夠滿足我,所以,我開始接觸網絡,并從上面自學了很多知識,這對我在3D領域的發(fā)展幫助很大。”
梅勒賽斯對3D及CG的興趣源于早期對電腦游戲的鐘愛。他最早期的一些繪畫是借助ZX Spectrum創(chuàng)作而成的(ZX Spectrum是1982年由英國Sinclair公司生產的一款8位個人電腦)。數年后,他擁有了個人第一臺電腦,嘗試使用第一代3Ds Max軟件。“我對3D藝術的興趣與日俱增。能夠使用軟件通過多層次的細節(jié)描繪出現實的圖片,這令我很驚異,也很著迷。自那以后,我就成為了3Ds Max的忠實用戶。近幾年,我也使用一些新的軟件,如Softimage、ZBruch、Photoshop及After Effects,這些在我的工作中很有用。”
因為對交互娛樂的濃厚興趣,梅勒賽斯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葡萄牙曾經最優(yōu)秀的電腦游戲公司Gameinvest做3D渲染。他回憶到:“在前五年中,我的電腦技術進步很大。但隨著葡萄牙的3D服務市場逐漸轉向建筑領域,我決定在這個領域試一下。結果我領略到3D技術更多的魅力。于是,我就在建筑渲染領域找了一份工作。同時,我發(fā)現了自己除了軟件之外的第二個愛好—攝影,這又對我日后的3D技術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四年后,我選擇做一名自由工作者,一直持續(xù)到現在。”
創(chuàng)意設計
梅勒賽斯不為設計而設計,而是出于對創(chuàng)意和藝術的熱情,這也是他區(qū)別于其他設計師的地方。對藝術和美學的熱愛貫穿于他的設計—竭力使建筑美觀,并且能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何讓建筑與眾不同、別有情趣,好的氛圍、獨特的拍攝角度及清晰的故事敘述是達到目標的關鍵,”梅勒賽斯繼續(xù)說到:“‘氛圍會抓住觀者的注意力,使其產生認同感。讓作品浸潤在日出或日落的背景中,這條格外奏效。”
把作品置于敘述的口吻,是梅勒賽斯與眾不同的另一點。被賦予了故事的作品,使得單一圖像也具有了視覺沖擊力。“我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認真思考畫面的每一部分,想想觀者會如何看待這些。這一步對構圖很有幫助。”
梅勒賽斯的作品“Modern House”很好地呈現了這一點。這是一座幾何構造的建筑,外部附著的玻璃突出于磚墻,內部為暖色場景。這類結構你可能在夢中見過:怪異但迷人,混沌無序但又似被某種秩序約束。毫無疑問,這給了梅勒賽斯很大壓力和挑戰(zhàn)。他回憶說:“一開始,這個項目很有趣,但也是最困難的一個,因為從草稿到最后完成圖紙,只有一天半的時間。考慮到時間這么短,我不可能花費大量精力在模具的細節(jié)上,所以我聚焦于畫面的概念化,也就是給予它強烈的視覺和藝術感。希望把它做得很有趣,讓即使毫不了解建筑的人也能喜歡上它。最終,這件作品成為了我的代表作之一。”
略施小計
梅勒賽斯參與過很多項目,從室內設計視覺化到室外場景。其中作品“Red Riding Hoop's House”完美展現了其使事物“最少化”的功力,而“安哥拉競技場”(Angola Arena)則體現了梅勒賽斯通過建筑渲染做到“高大全”。
每個項目的開始都很簡單,梅勒賽斯會引用一些建筑、攝影及概念藝術來建造場景。他說:“我一旦有了想法,就會不斷地調整它,通過不同的方式解決最終的構圖。但過程中,我始終有一個信念,就是直到自己能夠滿意的時候,創(chuàng)作才算結束。過程中,我會把它轉為低分辨率,用Photoshop打開來觀看效果。”
梅勒賽斯建議使用2D元素來使創(chuàng)作生動,比如在安哥拉競技場中的人群,即是這一概念。
完美場景
梅勒賽斯揭示出“Cubus House”可視化場景背后的秘密。“這是我最喜歡的‘Cubus House畫面,也是最近剛完成的作品,包括兩個場景—白天和傍晚,一對夫妻出現在畫面中,增加了浪漫的味道。傍晚的場景很好營造,但重點是拍攝角度的選取、畫面構成元素及合適的光度,能夠敘述出我想要傳遞的故事。我會將80%的精力花費在影像合成測試的執(zhí)行及角度的選取。我強烈建議類似的項目都可以如此,通過角度和構圖的多次測試,找到傳遞訊息的窗口。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引人入勝的不僅是幾何圖形,還有其周圍籠罩的氣氛。作品中,即使留有大量空白,梅勒賽斯都要使用一些圖像,來使建筑看起來不那么突兀。
他的作品通過渲染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其實完全倚仗另一原則。他解釋說:“在我看來,真正重要的是知道如何使用真實的視覺影像來創(chuàng)作畫面。這一點上,你需要像個數碼攝影師,也就是說對于你的場景,你要很清楚視覺和創(chuàng)意的手法,能夠抓住最終影響成片的光感。這也是我為什么建議建筑渲染設計師要能夠把傳統(tǒng)攝影做為自己的愛好。攝影會提高審美、尋找角度,這對最后呈現的作品有很大影響。”
對梅勒賽斯來說,掌握攝影,對作品中光感的把握有很大幫助。“說到光感,我不依靠任何特別的工具。室外場景,我就用VRaySun和V-Ray Dome燈光,外加HDRI圖片合集。而這更多的是依據場景所需的燈光而定。我還用V-Ray相機的參數來控制整個場景的燈光。”
未來項目
梅勒賽斯把這一原則逐步演變成一種如同設計過程一般的藝術形式。“現在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顧客希望3D藝術家不僅能夠創(chuàng)作出惟妙惟肖的圖畫,也希望這些畫面能夠美輪美奐,獨一無二。下一步,我想做一些純碎藝術的東西,《The Third & The Seventh》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The Third & The Seventh》是一部由Alex Roman領銜制作的CG短片,試圖以建筑攝影的角度來詮釋一些建筑大師或經典家具或超現實的作品。)
即使考慮到個人發(fā)展,梅勒賽斯也只關注一件事:自身的不斷學習。“作為一名3D設計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新技術、新工具,及軟件和插件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每天我都在學習新東西—這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我也關注3D建筑及渲染的一些交流論壇,很高興看到這一領域在不斷發(fā)展,對設計師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
“未來我還沒有計劃去公司找一個固定職位,其實更享受現在自由職業(yè)人的身份。我喜歡有挑戰(zhàn)、能調動積極性的項目,而在這些項目中我確實能有所為。將來,當我回顧做為一名3D設計師的職業(yè)生涯及作品時,我會為自己做到的事情感到驕傲。”(編輯:Bravo,本文轉自《3D Ar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