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虹茹 李楠

民間的一句俗語中有一個排列,叫做柴米油鹽醬醋茶,雖說將茶排在了最后一位,但無論是茶也好,茶器也罷,它的千般滋味卻需自己體會。品茶是一件雅事兒。茶器自然也要雅到極致。未及手掌大小的銅壺,用作紅袖添香時的裝水器皿立于案頭。涓涓細流慢慢浸入墨汁,茶香似乎也就在此時蔓延開來。又或是將只有拇指大小。卻小巧精致的茶壺配以金銀項鏈,懸掛脖頸之上,取“福”的諧音,既喜慶又不顯庸俗,雅之一字更是得到彰顯。哪怕是品茶之時一個插花用的小花瓶,雖然看似簡單,但不僅色澤的質感大有講究。看似窯疤狀的斑點,其實更因為是嵌了南瓜籽在其中,才得以成型,又因“三生萬物”,從而只燒制了三顆。
與茶葉一樣,茶器同樣擁有低調奢華的氣質。無論是未經打磨,看上去如同一塊普通石頭狀的紫砂,還是一筆一畫畫上各種栩栩如生人物的瓷碗,一旦細細探究,都會讓你驚訝于它在細節中所呈現出的高貴。甚至是一只放在一邊,只是為裝茶器所用的茶盤,認真觀察之下,你不僅會發現它的每一個竹節完全是由手工編織而成,更會發現它所用到的材質,是那個時代的貨幣單位——銅,但它卻就這樣安安靜靜地立于一旁,不喧囂、不浮夸。
既然精致的物件小巧,那簡單的器具就要大氣。就好像藏區所用的茶壺,由于當時缺少燒火用具,所設計的器具便無一不朝著實用的角度去思考,但器具所呈現出的造型,在保證了最快速度傳導受熱的同時,卻也揉進了藏區人粗狂灑脫的性格。淡淡的古銅光澤下,是異鄉人頂著漫天風沙進屋后,喝下一小口煮得滾燙的藏茶后的溫暖。當然,如若要出遠門,背囊里少不了的,必然有一個大家伙,也可以說是將大氣演繹到極致的茶器—遠行所用的茶壺。沒有花哨的造型,也沒有古樸的紋路,時光的變遷甚至讓它略顯斑駁,但就這樣一個簡單的矗立,卻讓人感受到了它的高大和安心。